預防膝骨關節病股內側肌肉鍛鍊很重要

预防膝骨关节病股内侧肌肉锻炼很重要

缺乏科學運動是重要致病因素

保證膝關節健康需要髕骨受力均衡

正常情況下,髕骨能在股骨髁滑槽內沿著一定的軌跡穩定地運動。而這是和一套平衡的受力有關係的。髕骨受力包括股四頭肌、髕韌帶拉力,髕股關節壓力,它們形成一個平衡系統,其中以股四頭肌力的分佈關係最密切。股四頭肌的股內側肌和股外側肌是引起髕骨內外移動的重要因素。如果髕骨兩側股內股外側肌肉力量分佈不平衡,髕骨必然會向力量大的一側移動。因此這時髕骨就離開它的固定滑槽,與不匹配的股骨軟骨面發生摩擦,反覆摩擦就導致軟骨的磨損,導致膝關節疼痛,長期就引起膝股關節病的發生。所以說保持髕骨的內外力量平衡是至關重要的。

鍛鍊股內側肌肉能有效預防膝骨關節炎

由於人體肌肉分佈的特點和人們的不正確生活習慣,大多人都出現股內側肌肉弱於股外側肌肉的傾向,從而引起髕骨在屈伸過程中都出現了相對正常軌跡外移。某種程度上來說,股內側肌肉的萎縮是膝骨關節病發生的始作俑者。所以說強化股內側肌肉鍛鍊達到整個髕骨在屈伸狀態下的平衡狀態,是預防膝骨關節病的一個關鍵因素。通過科學的股內側肌肉鍛鍊可以預防膝骨關節病的發生,延緩膝關節病的加重,減輕膝骨關節病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小貼士

日常鍛鍊股內側肌肉的方法

走路姿勢腳尖時刻是朝前的,腳尖如果朝外,內側肌持續處於鬆弛狀態,容易萎縮。

平時由站到坐位,或者由坐到站位時,要保持膝關節朝向正前方向,並保持膝關節穩定,兩膝關節間隙保持不變。

平時處於坐的狀態時,儘量保持兩側大腿內收狀態,膝關節朝正前方。

如果平時上下樓梯疼,可以通過快走,慢跑來鍛鍊股四頭肌以加強股內側肌肌力。

專門的股四頭肌內側頭練習。

膝關節處在0~20°之間的任一位置靜止不動,踝關節掛重物抗阻力練習:目的是練習日常生活中不容易練到的股四頭肌內側頭(即股四頭肌最內側的那部分肌肉)。方法是腳上掛重物坐在床邊,膝關節先完全繃直,此時膝關節處於0°,然後慢慢屈膝,使之到屈膝20°,再慢慢伸直到0°,這就是0°~20°的概念。如此反覆幾次,就可以找到一個在0°~20°之間不痛的角度,待著不動,與踝關節上掛的重量抵抗。直到堅持不了才休息半分鐘到一分鐘。

踝關節處所掛的重量以一次在0-20°的某個角度能夠堅持3-5分鐘為好。如果太輕,活動10分鐘都沒有感覺,或太重1分鐘也堅持不了,都不能使得練習效果滿意。每次的一定角度抗阻練習加上中間休息,所有時間總和應該在20分鐘-30分鐘左右。

可以前往健身房利用大腿內收肌訓練機鍛鍊。大腿內收肌訓練機上就座,腳踏踏板。調整大腿擋板的位置,使之緊靠大腿內側膝蓋的部位。如果你使用的器械有重量釋放裝置,利用這個功能慢慢將重量加在大腿內側。雙手握住座椅兩側的手柄,背部靠緊靠背,以保持身體穩定。雙腿用力向內夾緊,直到相互接觸。為了防止雙腿觸碰後的反彈,不要用爆發力做這個動作,發力應該相對和緩一些,完成一次動作大約用時2~3秒鐘。

科學的運動需要長期的堅持,持之以恆,循序漸進,切不可操之過急,也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如果短期運動量太大,也容易損傷關節。預防延緩膝骨關節病,就從科學地鍛鍊股內側肌肉開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