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沒有容易的創業,只有艱難時刻的選擇與堅持(上)

观点|没有容易的创业,只有艰难时刻的选择与坚持(上)

观点|没有容易的创业,只有艰难时刻的选择与坚持(上)
观点|没有容易的创业,只有艰难时刻的选择与坚持(上)

文 / 經緯創投

來源 / 經緯創投(ID:HV_matrixpartnerschina)

—1—

車好多楊浩湧

“我創業不是想證明什麼,也不是為了財富,而是這個事情本身有意思。”

观点|没有容易的创业,只有艰难时刻的选择与坚持(上)

2016年,楊浩湧站到桌上動員員工啟動一個重要項目

創業以來,我做得最艱難的選擇就是58和趕集的合併。

有一天,我收到一條姚勁波的短信,說人生苦短,咱們聊聊。我本來想回復且行且珍惜,但最後還是選擇了刪掉它。

從創立趕集網開始,十年來我帶著它一路成長,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了這上面,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樣,所以我當然是很不捨的。

但那個合併有很多資本的力量在後面,我自己也有很多糾結,但最終還是選擇合併了。

合併後那半年,我主要解決合併產生的問題,一邊做一邊也會反思——一個公司做了10年合併了,其實還是有些難過的。另一方面,我在處理問題的過程中,也慢慢覺得當這種聯席CEO意思不大,可能也要自己做一點事情。

我開始思考,到底是休息還是做投資,還是去找一個有意思的事情去做一做,但我沒有完全想清楚。

那段時間其實挺痛苦的。我之前是很有目標、很有信心地做事情,合併後,我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我有一陣子對生物、醫學這類東西挺著迷的,但我發現研究還是要有一個目的,不能為了研究而研究。

後來我發現自己其實還是挺渴望不確定性,可能還是創業比較適合。然後我就想,自己創業的動力來自什麼?既不是想證明什麼,也不是為了財富,是我覺得這個事情本身有意思

當時我也在做投資,所以藉著看項目的機會,一個一個去掃。正好當時瓜子出來融資,我覺得這件事足夠有意思,就選擇去做了。

這個選擇成了我創業以來最慶幸的選擇。我非常喜歡我現在每天的狀態,總在解決問題,做很有意思的事情,這種感覺非常好。

—2—

車和家李想

“要做出更好的選擇,唯一的方法就是把自己變強。”

观点|没有容易的创业,只有艰难时刻的选择与坚持(上)

李想創業第一年

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是我創業18年至今最為糾結的階段。

當時,汽車之家發展得非常好。但我們發展得越好,我們的現金流就越差。因為我們做的是廣告業務,廣告有3個月的賬期。當時汽車廠商遇到了經濟危機,拖著廣告費不給。我們也沒什麼辦法,因為這是他們財務的一個政策。但我們的現金流就很難受。

我印象很深的是,汶川地震的時候,很多同行都給災區捐錢,捐20萬、50萬、100萬的都有。但當時我們賬上什麼錢都沒有,我自己卡上也只有一萬多塊錢了,那真的是最慘的時候。

那時候大家還說李想是什麼80後億萬富翁,其實狗屁都不是。

當時我手下還有200多個員工,他們的工資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我只能到處借錢來發工資。

後來,我見了幾十家VC,也沒有融到錢。有一些VC給了我們投資協議,但最後都沒有投,因為那時候很多基金的LP也都不打錢了。

公司的現金流出現了問題,融資也融不到,所以公司內部的股東對我有很大的意見。有一次,幾個股東跟我們都坐在一張桌子上,有一部分股東就指著鼻子罵我們,說要把我和另一個合夥人踢出公司。

我當時覺得非常地委屈,因為我所能做的努力都去做了,但我們團隊沒有融資的經驗。他們不會認為這是經濟危機產生的負面影響,他們只會認為李想無能,所以李想融不到錢,李想拖累了我們的發展。

這件事後來也就那麼扛過去了,因為我們不簽字,他們從法律上也沒有任何辦法把我們踢出公司。

後來,我選擇了把汽車之家55%的股份賣給了澳洲電訊。好處是我們可以更好地發展下去,而且又有足夠的資金了。壞處是放棄了相當的控制權,這就是一種選擇。

當時大家都認為我們做了一個非常好的案子,既解決了現金流的問題,又解決了內部矛盾的問題。後來汽車之家上市漲到了50、60億美金,今天又漲到了100多億美金。大家說,你們當時這個選擇賣虧了。但我認為不是,我要對所有的選擇負責任。

這個選擇是我當時能做的最好的一個選擇。之所以沒有做出更好的選擇是因為當時的能力不夠。所以,要想做出更好的選擇,唯一的方法就是把自己的能力變得更強。

—3—

滴滴出行程維

“有50個人拒絕了你,還是要選擇相信第51個人。”

观点|没有容易的创业,只有艰难时刻的选择与坚持(上)

程維與來訪的滴滴司機王明清及其家屬合影

創業者必須要走一條向上的路。向上的路就意味著你要不斷做沒做過的事情,面對沒有面對過的挑戰,所以面對挑戰是常態。同時,這也是幸運,有機會改變世界是年輕人最幸運的事。

滴滴可能是中國互聯網有史以來融資最多的公司了,但我們也經歷過沒人相信、都是拒絕的一段時間。

2013年我們融C輪的時候,因為有競爭和其他因素,導致那個時候沒有人相信我們。我在中國走了一圈,沒有人願意投資我們。

然後我就去美國,走了兩三個城市,甚至都沒有多少人願意見我們,約好的會議都被取消了,紐約答應給offer的投資人以各種理由放棄了,實際上是很失敗的。

我記得從紐約去舊金山那天,正好趕上感恩節大堵車,天上下著雪,去機場開了三個小時,嚴重擁堵導致誤機。我改坐凌晨的航班趕到舊金山,只是為了見一個投資人。但這個投資人後來還取消了行程,我最終也沒有見到他,只能無奈回國。

當時我的心情很灰暗。公司裡的同事很關心地問融資進展怎麼樣,雖然實際情況非常困難,但也不能說不行,因為大家會失望。所以我還是隻能告訴大家沒問題,國內還有一些新的投資人有機會。

我天生就是很樂觀的人。我覺得只要有一點希望,其實就都是機會。所以我還是選擇相信我們做的正確的事,努力到無能為力,上天一定會給你開一扇窗子。

結果我們回中國後,見了第一個投資人就搞定了。

所以說要永不放棄,不放棄希望,如果有50個人拒絕了你,還是要選擇相信第51個人會成功。

滴滴成立只有五年多的時間,但這段旅程就像電影一樣,劇情跌宕起伏,充滿了太多艱難而重要的選擇。

第一天我們決定出發,冷啟動,激烈競爭多次亮劍,直面政策挑戰,堅持獨立發展。還包括滴滴的全球化,以及我們的願景從出行平臺變成智能交通的引領者和全球最大的汽車運營商,這意味著我們要進入汽車的產業鏈中……我們一路上做了很多關鍵的選擇。

兩年前,我們做了一個很重要的選擇。篤定不斷創造用戶價值是滴滴放第一的價值觀。

我們早期從0到1的階段是規模驅動的,那個時候是狹路相逢勇者勝,我們必須跑得快。但後來我們很堅定地做了選擇,我們必須是用戶價值驅動的,眼中盯著用戶,思考不斷創新提升用戶價值,解決問題。

雖然現在還有很多挑戰,體系還沒有非常成熟,但是情況在一點點地好轉,我們走在了一條正確的道路上,我覺得這個選擇長遠看來是決定滴滴命運的。

我相信未來可能還會有更多的艱難。最重要的事情還是知道自己要去哪裡,懷著自信和感恩的心。

就像之前我們面對無數的艱難都走了過來一樣,未來的艱難也沒有什麼不可以面對的,它其實就是讓我們變得更強的路上的一些挑戰和過程而已。

—4—

客路林照圍

“如果你還有選擇,那就去放大它。”

观点|没有容易的创业,只有艰难时刻的选择与坚持(上)

KLOOK客路旅行林照圍和團隊:“2017的深圳年會Party。每一次年會我都會用手機和團隊自拍,到了公司第四年,拍了16張才全部拍下。”

創業以來,我最艱難的時刻是2016年。

當時團隊從香港、深圳、臺北這三個辦公室,快速擴展到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等近十個國家和地區,同時打多個用戶市場,業務十倍速增長。但融資一直不到位,A輪B輪融資之間隔了近兩年,運營和流動資金一度吃緊。到了2016年中,發工資都有壓力。

那一年我接觸的機構都數不清了,至少四五十家。當時在線旅遊創業持續低迷,投資人的顧慮很多,我完全可以理解。

但我不太能理解的是,那一年連續被放了三次鴿子。最慘的一次,簽署環節投資人突然消失,我和COO給他們發了一個月短信,本該接上的運營資金斷了,兩個月後他們投了競爭對手,並針對我們業務做了部署。

沒過多久,一個聊了很多次的企業在瞭解完我們的模式和數據後,迅速組建團隊做了一樣的業務。

那幾個月簡直是度日如年。焦慮就像洪水撲面而來,更像離岸流,每次快上岸的時候又把你捲走,週而復始,不知道什麼時候到頭。那段時間我掉了不少頭髮,早知道創業開始就應該用防脫洗髮水。

當時我和COO一邊找錢,一邊全亞洲飛,給團隊信心。讓人振奮的是,團隊戰鬥力十分強勁,每個地方都打了幾場勝仗。

2016年底,公司業務的規模化持續爆發出來,大中華區、東南亞和日韓的區域聯動逐漸清晰。2017年,我們連續完成BC兩輪近1億美元的融資。

現在回頭看,我要感謝創業四年來最難的2016,它給了我一個提醒:

如果一個公司和你模式類似,有什麼東西永遠抄不走?這些東西就是你的護城河,如果你還有選擇,那就去放大它。

在我這裡,答案是團隊,創新與誠信。

作為CEO,幸福都是短暫的,艱難才是常態,未來一定還會有更多艱難時刻,要保持敬畏之心。

只要這點不變,我們在未來每個岔路口,就都會選擇同一個方向。

—5—

獵豹移動傅盛

“凡是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

观点|没有容易的创业,只有艰难时刻的选择与坚持(上)

2013年獵豹年會

網上有人稱我是“創業導師”,還有人叫我“思想家”,我實在無心做這些。創業本身是一個極度孤獨和極度焦慮的過程,所以每當我有一些經驗總結,我都特別願意拿出來跟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更多同行者。

我最艱難的時刻有很多,早期和金山合併的時候,珠海的一些老員工不信任我。

當時真的是生死掙扎,外部對手四面圍剿,內部團隊還沒有擰成一股繩。有天晚上,團隊一個核心骨幹成員給我寫了一封離職郵件。從收到那封郵件開始,我的胃就開始疼,本來我的胃口很好,但那次真的很疼,一直疼到半夜。反覆想怎麼辦,怎麼能留他下來。

我的合作伙伴告訴我:傅盛我發現了,全世界通過合併成立的新公司,90% 以上都失敗了。只有蘋果這樣的公司才能逆轉。我當時看著他,說:你為什麼不早告訴我?如果你早告訴我,也許我就不這麼無知者無畏了。

當時我也沒有什麼選擇,我的選擇只能是往前走。其實很多時候,靠的是一腔孤勇,刀山火海也只能往前走。

創業真的很孤獨,你會面臨很多困難,你不知道跟誰傾訴,甚至都不能表現出來。你告訴員工,員工會喪失鬥志;你跟家人說,家人會勸你乾脆別這麼累;你反映給投資人,投資人早嚇跑了。

這些創業過程中遭遇的所有困難,都變成我的財富。我特別喜歡尼采的一句話:“凡是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

去年,我又做了一個艱難但堅決的選擇——all in AI。我肯定有更輕鬆的選擇,但我相信十年之後機器人將走進千家萬戶。那時候,獵豹有機會成為AI領域的領跑者,實現公司的新使命—— 讓世界更聰明。

观点|没有容易的创业,只有艰难时刻的选择与坚持(上)
观点|没有容易的创业,只有艰难时刻的选择与坚持(上)观点|没有容易的创业,只有艰难时刻的选择与坚持(上)
观点|没有容易的创业,只有艰难时刻的选择与坚持(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