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之使命民權│深挖“林下資源”優勢 讓群眾走向穩定致富

▶民權縣2002年被確定為國家級貧困縣,近年來,民權把脫貧攻堅作為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的頭等大事。2017年以來,全縣529個行政村全部成立了脫貧攻堅責任組,實現了貧困人口結對幫扶全覆蓋。“脫貧不是目的,穩定致富才是目標,要勵志脫貧攻堅,決不讓一個貧困村、一個貧困人口掉隊,確保群眾真脫貧、脫真貧!”民權縣委書記姬脈常說。

縣之使命民權│深挖“林下資源”優勢 讓群眾走向穩定致富

村裡建起扶貧車間每月能掙兩三千 還能照顧一家老小

民權縣程莊鎮楚東村是縣工信局的扶貧點,2017年工信局與鄉政府通過招商引來了一家服裝廠,利用村裡廢棄林地建起了扶貧車間。

車間建在家門口,這讓32歲的貧困戶辛平有了重新就業的機會。“以前農閒的時候,大家要麼串串門拉拉閒呱,要麼玩玩牌打發時間。自從開了製衣廠,大家一有空都來上班,收入不比在外打工賺得少。”辛平一邊快速地蹬著縫紉機,一邊熟練地完成一件女式上衣的縫線包邊。

據瞭解,目前楚東村扶貧車間就業點長期用工60餘人,貧困戶就佔到近一半,每年可以為每名前來打工的貧困戶增加收入近2萬元。

這只是一個縮影。據統計,民權縣129個貧困村共計新建扶貧車間129棟,建築總面積13萬平方米,完成發放財政扶持資金5200萬元。入駐企業多以服裝加工、元件加工、手工編制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帶動周邊貧困戶務工人員達2000多人,實現了2000多個貧困家庭脫貧致富。

發展林下經濟 抓好助力脫貧攻堅的“牛鼻子”

除了建起扶貧車間,民權縣還充分利用申甘林帶廣闊的林下土地資源優勢,把發展林下食用菌種植產業作為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牛鼻子”,堅持投資引商培育產業,壯大規模建設產業園區,發揮效益助力脫貧,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帶貧效益“三輪驅動”。

程莊鎮新趙莊貧困戶趙發彪、李銀菊和趙安祥、耿付榮夫婦到產業園務工,李銀菊和趙安祥在產業園裡任食用菌種植大棚棚長,負責管理10棚食用菌種植,趙發彪、耿付榮負責採摘蘑菇,每年每家增加收入2多萬餘元。

健康扶貧 為貧困戶築牢“防火牆”

“救護車一響,一頭豬白養。”來自民權縣扶貧辦的數據顯示,民權縣因病致貧人口37391人,佔全縣貧困人口的45.2%。因病致貧返貧已成為脫貧攻堅中難啃的“硬骨頭”。

65歲的民權縣龍塘鎮喬口村貧困戶吳鐵良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對於像他這樣的貧困家庭,在以往得了重病絕症基本上就是收到了死亡判決書,而今政府的健康扶貧政策“給力”,讓他有了第二次生命。

“要不是政府給俺報銷恁多錢,俺哪有錢看病呀,這把老骨頭,恐怕要見閻王了!”老吳說起自己這次患病,眼裡噙滿了感激的淚水。

去年3月,吳鐵良初診為食管癌,在鄭大一附院住3個多月,花了10萬多塊,診費基本上都是借親戚、求鄰居,東挪西借湊一起的。然而,讓他感到欣慰的是有政府實施的健康扶貧工程,除去基本醫療保險、大病醫療保險、大病醫療補充保險、貧困人口團體健康險、貧困人員特種病救治保險和民政救助外,他最後一算,只花了4000多塊。

近年來,民權縣各級各部門上下聯動,多管齊下,積極做好健康扶貧工作,為群眾提供了更加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著力為老百姓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讓健康扶貧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在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導下,民權用‘繡花’功夫,真扶貧,扶真貧,以‘馬上辦抓落實’推進機制抓好健康扶貧工作!”姬脈常說,在精準扶貧工作中,民權開好健康扶貧這劑“良方”,將其與產業扶貧、教育扶貧、金融扶貧等精準扶貧措施形成“組合拳”,有效緩解了貧困戶因病致貧、返貧現象發生,奏響了一首健康扶貧之曲。

縣之使命民權│深挖“林下資源”優勢 讓群眾走向穩定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