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新餘交警重拳整治,嚴查無牌無證“拐的”、“老年代步車”!

近幾年,一種外形酷似汽車的三輪、四輪電動車在街頭屢見不鮮,車身冠以多種名稱——“拐的”、“老年代步車”、“觀光車”、“低速四輪車”、甚至還有“新能源汽車”等。

注意!新餘交警重拳整治,嚴查無牌無證“拐的”、“老年代步車”!

這類車輛由於價格便宜、操作簡便,又能遮風避雨,部分銷售商還聲稱:“不用上牌、不用駕照”,因此備受市民特別是中老年人青睞,甚至還有些車主做起了“黑車”生意。

讓很多交通參與者深惡痛絕的是:這些車在路上無視交規,在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道上橫衝直撞,或是低速佔道,讓人不堪其擾。

那麼,這種車合法嗎?質量靠譜嗎?

被“老年代步車”忽悠的消費者

我國對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和產品實施目錄管理制度,工信部每年都會發布《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對納入公告的符合相關國家標準、獲得檢驗合格證的車輛,公安交管部門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予以註冊登記,之後才可以上道路行駛。而現在市場上大部分的“老年代步車”並不在《公告》範圍內,不符合註冊登記條件。

但是,由於其速度、車重等遠超非機動車國家標準,車輛檢測鑑定及眾多司法判例均將其認定為“機動車”。但眾多銷售商為了利益,或隱瞞此類車實為機動車的事實,或聲稱“不需要上牌、不需要駕照”,或表示為消費者購買所謂“三者險”。

還有部分企業“張冠李戴”,稱老年代步車是符合國家新能源產業政策的“新能源汽車”。實際上,早在2012年國務院發佈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中,就已明確強調“低速電動車不屬於新能源汽車”,也“無法達到機動車安全標準,不具備對於新能源核心技術的支持”。

因此,銷售商每一次成功出售,都是在賺取利益的同時將安全風險轉嫁給消費者。

質量安全堪憂

設計方面:這類車普遍被設計稱窄車身、輕底盤、高車體,因而重心較高,穩定性很差。同時剎車構件多為抱剎設計,要用很大力量踩到底才能剎住車。如果是反應慢、力道不足的老年人駕駛就更加危險。

安全配置:車身外部,前後都沒有防撞吸能結構;車身內部,連最基礎的安全帶都沒有,更不用提安全氣囊等配置。另外,這些車輛出廠前也未經過碰撞測試,安全性能無法保證。

注意!新餘交警重拳整治,嚴查無牌無證“拐的”、“老年代步車”!

危害:由於眾多老年代步車沒有登記上牌,駕駛人也沒有駕照和保險,一旦發生事故對他人造成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駕駛人為了逃避處罰,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逃逸,不僅給交管部門的事故查處、追責帶來極大難度,事故中受害的其他人員獲得賠償的難度也更高。

對駕駛人及其家庭來說,更是面臨兩方面的風險。

一方面,如果因車輛質量問題對自己造成人身或財產損失,不僅難以獲得保險賠付,廠家和銷售商還往往以“我們賣的不是機動車”為由推諉責任,消費者維權困難重重,拖到最後,損失只能自己承擔。

另一方面,由於老年代步車往往被認定為“機動車”,一旦在使用中發生交通事故,無論是單方事故,還是與其它機動車、非機動車或行人發生事故,都會因此承擔更大的事故責任和賠償責任。

新餘公安交警重拳整治“拐的”、“老年代步車”

4月20日,新餘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高新大隊民警對前期查獲的無證再次酒後駕駛四輪電動汽車的當事人辦理了行政拘留10日,罰款3000元的處罰。經鑑定,當事人駕駛的四輪電動汽車已經達到機動車標準,必須辦理機動車駕駛證才能駕駛。

注意!新餘交警重拳整治,嚴查無牌無證“拐的”、“老年代步車”!

4月24日早高峰,交警城南大隊集中警力在轄區主要路口對無牌無證非法營運三輪車開展集中整治。8時許,執勤民警在區財政局路口發現並攔停一輛無牌無證非法營運三輪車,但該駕駛員(女)不配合工作,拒不下車。在告知其車輛要被暫扣時,她情緒失控,衝上前撕扯執勤民警的反光背心、口哨。民警在口頭警告無效後立即採取措施將她控制,帶離過程中,該駕駛員不停的辱罵,並用腳踢打民警。目前,民警將該駕駛員帶至抱石派出所進行下一步處理。

注意!新餘交警重拳整治,嚴查無牌無證“拐的”、“老年代步車”!

4月24日,交警城北大隊民警在轄區主要路口針對重點違法車輛,特別是“老年代步車”開展整治行動,在攔停檢查一起“老年代步車”中,駕駛員下車後表示:“我們年紀大了,考不了駕駛證才買這個車,而且電動車要什麼駕駛證。”民警現場對其進行了批評教育,並將相關法律法規以及“老年代步車”存在的安全風險對其進行告知。

注意!新餘交警重拳整治,嚴查無牌無證“拐的”、“老年代步車”!

最後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

國家將出臺相關政策,

為這類“好開又實惠”的電動汽車制定標準

政策工信部會同相關部門組織制定國家標準

2017年7月,工信部對32位人大代表的建議進行了回覆。從回覆中可以看到,目前國家相關部門正按照“升級一批、規範一批、淘汰一批”的治理思路對四輪低速電動車進行規範管理。

目前,“升級一批”已建立通道。

“規範一批”方面,工信部會同相關部門正在組織制定四輪低速電動車國家標準,標準將以安全性和合理市場需求為基礎,根據其微型、短途、低速、特定區域內載客使用的定位,從車身尺寸、整備質量、碰撞標準、動力電池、制動性能等五方面對低速四輪電動車生產銷售進行規範。

標準正式出臺後,不符合標準的企業將在市場作用下被淘汰,在用的不合規車輛也會逐步淘汰取締。

相信不久後

套上安全“緊箍咒”的電動汽車

將更加會受到廣大市民的歡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