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家的小區!從臭破衚衕到通州最美街巷,羨慕啊

“原來這條衚衕路面破損嚴重,雨季下水道經常堵。”從出生就在北京通州區熊家衚衕居住的李大爺談及衚衕的變化感慨良多,“現在恢復了傳統風貌,乾乾淨淨,讓我找回了許多關於衚衕的童年記憶,過往的行人和遊客也能看到真正的百年老胡同了。”日前, 北京市通州區中倉街道背街小巷經過整體規劃,原本簡陋暗淡的小巷不但在面貌上煥然一新,更有了自己獨特的文化韻味。

別人家的小區!從臭破衚衕到通州最美街巷,羨慕啊

北京通州區白將軍衚衕經過整體規劃後已經煥然一新。 趙晶 攝

其中一位居民連聲稱讚,以前這裡是堆放生活垃圾的站點,不僅影響大家出行,還影響衚衕景觀。經過改造後,這片空地變得乾淨整潔,以後都可以在這裡下棋,聊天,是大家交流感情的溫馨園地。

別人家的小區!從臭破衚衕到通州最美街巷,羨慕啊

北京通州區熊家衚衕的“牆上博物館”,有著獨特的文化韻味。 趙晶 攝

“社區通過留白增綠、改善環境、提升功能,打造一批精品街區、衚衕等和諧宜居示範區,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當地居委會主任李麗介紹,接下來,我們還將分區到人,保障社區環境的整潔有序,還居民一個安靜舒適的生活環境。

別人家的小區!從臭破衚衕到通州最美街巷,羨慕啊

社區工作人員從居民家中徵集來的50多件老物件,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流行的結婚必備收音機,到七八十年代最吸引孩子們的連環畫,形成了衚衕內獨具特色的牆上博物館,吸引了眾多居民觀看。他們一邊聽著物件主人的講解,一邊回憶著腦海裡的舊時光。

別人家的小區!從臭破衚衕到通州最美街巷,羨慕啊

改造前

“這些老物件刻下了時代的烙印,見證了居民們以前的生活,記載著不同歷史時期的風貌,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通州區蓮花寺社區居委會主任高豔輝表示,社區將繼續挖掘和傳承衚衕歷史文化,著力打造獨具特色的文化品牌,通過這種方式講好老故事,增強居民歸屬感。

別人家的小區!從臭破衚衕到通州最美街巷,羨慕啊

改造後

這只是通州衚衕改造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針對衚衕治理,當地轉變觀念,從“修舊如新”轉變到“修舊如故”,經過精雕細琢,街巷綠了,衚衕靜了,環境美了。同時,建衚衕博物館、打造衚衕“文化驛站”、“衚衕花園”等頗具創意的舉措也讓老街巷煥發出新容顏,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居民參與到家園建設中。

2017年,《核心區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設計管理導則》,從氣質、風格、色彩等方面著手,對背街小巷建築立面、交通設施、綠化景觀等十大類36項元素進行設計規範。

別人家的小區!從臭破衚衕到通州最美街巷,羨慕啊

2018年,通州將改造完成35條背街小巷整治。9月底前,全市所有街道完成“小巷管家”招募註冊工作,實現背街小巷“小巷管家”全覆蓋,有條件的鄉鎮試點開展建立“小巷管家”隊伍。

此外,本市還將在驗收達標的背街小巷中推選評比“五好”文明街巷,優秀街巷長、小巷管家,在全市樹立先鋒典型,形成精細化管理典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