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敬畏心 做規矩人

曾經看過一部評價很高的紀錄片,名叫《遷徙的鳥》,講述的是候鳥南遷北移的故事。眾所周知,候鳥是一種很講紀律的動物。在紀錄片中,候鳥們在頭鳥的帶領下,經歷了狂風暴雨、冰天雪地、浩瀚大海,始終保持著完整的飛行隊列,直至目的地。在這個過程中,所有的候鳥都必須遵守紀律,否則等待整支隊伍的就只有死亡。

動物尚且如此,何況,是作為最高級生物的人類呢!

社會中,每個公民都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個體,有著各自不同的慾望和理想,要想讓整個社會行之有序,就必須依靠有效的規矩和準則來引導和約束。對於一個政黨來說更是如此,只有把規矩立起來、讓紀律嚴起來,才能使全體黨員在思想上團結統一,動作上整齊劃一,這樣的政黨才能凝聚起強大的戰鬥力。鄧小平同志就曾指出:“我們這麼大一個國家,怎樣才能團結起來、組織起來呢?一靠理想,二靠紀律。”革命戰爭年代,我們黨靠著鐵的紀律,團結帶領人民打敗窮兇極惡的敵人、奪取中國革命的勝利;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黨依然需要鐵的紀律保證,來團結帶領人民群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十八大以來,我們深切的感受到,黨中央監督執紀的力度空前加強,因觸碰紀律高壓線而倒下的“蒼蠅”、“老虎”不勝枚舉,在大家拍手稱快的同時,是否也會有一絲惋惜呢?或許這些如今身陷囹圄的人們,也曾懷著“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理想,也曾在自己的崗位上勤奮的耕耘,也曾接受著人民的鮮花和掌聲。然而,“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從一開始在小事上縱容自己,到後來肆無忌憚、為所欲為,正是因為對黨紀國法缺乏了最基本的敬畏之心,使得他們一步一步敗給了自己的野心和貪慾,忘記了當初在黨旗下的誓言,走到了人民的對立面。

如果說遵守法律是每一個公民的義務,那麼對於黨員幹部,則有著更高的紀律要求,他說“講規矩是對黨員幹部黨性的重要考驗”、“紀律是剛性的規矩,規矩是自我約束的紀律。”

身為共產黨員,“守紀律、講規矩、知敬畏、存戒懼”是我們永不懈怠的黨性準繩,而作為檢察人——我們還承擔著法律監督和打擊腐敗的神聖職責。 這不僅僅是一份職業,它更承載著世人對公平正義孜孜不倦的追求;我們也不僅僅是普通的黨員幹部,更是全社會公平正義的捍衛者。“講政治、守規矩,以更加嚴格的標準來規範自己的一言一行”,理應成為每一位檢察人銘刻於心的紀律信條,這樣,才能不負於人民群眾的信任、不負於胸前熠熠生輝的檢徽。

或許有人覺得,遵守黨紀應該是領導幹部操心的事情,作為基層工作人員的我們手中並沒有多少權力,不存在違法違紀的土壤,即使不拘小節,也不會觸碰黨紀的底線、不會逾越違紀的鴻溝。但是,當難以拒絕關係人的吃請,當心懷僥倖為親朋好友謀點便利,當會務出行大講排場,當個人生活變得愛奢華愛攀比,當正確的價值觀禁不住言論浪潮的衝擊時……原來,我們都曾處在違紀的風險口上。中央修訂的《準則》和《條例》為我們每位黨員幹部更加清晰劃出了一條道德的“高線”和紀律的“底線“,同時也進一步明確,在黨紀面前,沒有人是特殊的。就像作為駕駛員,要想確保行車安全,最關鍵不在於駕駛技術有多高超,也不在於對路況有多熟悉,而是在於能否嚴格遵守交規,做到令行禁止;而作為一名黨員幹部又何嘗不是如此呢?耍小聰明、抱僥倖心理是絕對行不通的,老實做人、踏實幹事,嚴格按照黨紀要求來規範自己的言行,這!才是最大的政治智慧,也是對人生最好的珍惜。

自由多元的時代賦予年輕的我們太多的選擇權,選擇了做檢察人,無悔且自豪。身穿藏藍,胸佩檢徽,它讓我深知,無論是在與貪腐份子的較量中幹得驚心動魄,無論是在與律師精英的辯論裡博得滿堂喝彩,無論是在與文句字詞的切磋中埋頭苦戰,作為一名檢察人,身後,必須始終緊繃一根守紀律、講規矩的弦。我堅信,只要我們常懷敬畏之心,循著規矩做人,那就一定不會迷失方向,也一定能夠在人生的道路上步履堅定,走的坦坦蕩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