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高考改革政策:學業水平考試作為錄取依據

一、關於總體概況

1。問:為什麼實施高考綜合改革?

答:這次高考綜合改革在保持現行考試招生制度穩定的基礎上,著力解決唯分數論影響學生全面發展、一考定終身使學生學習負擔過重等突出問題。實施高考綜合改革,是為了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多樣化高素質人才的需要,更好地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科學選拔各類人才、維護社會公平,構建更加公平公正、科學合理的高等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推動高中階段學習多樣化有特色發展,為國家建設民族振興培養高素質人才。

2。問:為什麼國家選擇海南作為高考綜合改革試點?

答:高考綜合改革由教育部統籌進行頂層設計,之所以選擇海南作為試點省份,與我省高中課程改革與高考改革探索具有良好基礎有關。一是改革基礎好。2004年,作為全國第一批普通高中課改的四個省份之一,在多年的課改實踐中,在課程建設、學生管理、教師評價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另外從2007年開始,我省又將基礎會考成績的10%計入高考錄取總分,基礎會考組織完全按照高考標準進行,我省已經進行了多年的實踐,積累了豐富的實操經驗。從整體來看,不論是在高考改革的實踐操作,還是社會、師生、群眾的認可度等基礎都比較好。二是學生基數相對較小。全省人口920萬人左右,全省高中學生約17萬多人,目前每年高考考生穩定在6萬人左右,新高考改革影響的學生基數相對較小,便於統籌管理和組織實施。三是海南高考綜合改革方案相對成熟。我省從2014年1月正式啟動方案研製,起步早,經過深入調研、充分論證,方案制定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集思廣益,不斷完善,得到教育部相關司局負責人和專家的指導肯定。四是地域上有一定代表性。6個試點省市中,海南在地域上雖屬於東南沿海,但教育基礎和條件較薄弱,與中西部省份教育特點相似,海南的試點對中西部省份可以起借鑑作用。

3。問:我省高考綜合改革的總體目標是什麼?

答:2017年我省啟動高考綜合改革。高考綜合改革通過調整統一高考科目、完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製度和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改進高等學校錄取方式等,到2020年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高等學校考試招生模式,健全促進公平、科學選才、監督有力的高等學校考試招生體制機制。

4。問:我省高考綜合改革主要包含哪些方面的內容?

答:高考綜合改革主要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完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製度,在我省原有高中基礎會考的基礎上,調整考試的類型、科目、內容、範圍、考試時間等;二是完善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在我省原有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基礎上,完善評價內容、規範評價管理、明確評價使用;三是深化高等學校考試招生改革,改革高考科目設置、明確高等學校招生錄取選考科目、改進高等學校錄取方式、完善和規範高等學校自主招生、探索本科高等學校綜合評價招生、完善高等職業教育考試招生制度。

5。問:《海南省深化普通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試點方案》(以下簡稱《試點方案》)是如何研製出臺的?

答:我廳把研製系列改革方案當作一項涉及民生的重要事項,嚴格履行公眾參與、專家論證、合法性審查、風險評估、集體討論決策等相關程序。一是深入調查研究,認真開展論證。省教育廳作為政策研製的牽頭部門,及時組織由教育行政管理人員、教育政策專家、教研專家、高中學校校長、學科骨幹教師組成的研製小組,對先行試點的上海、浙江高考綜合改革情況和我省各市縣教育狀況進行了摸底調研,對相關重大基礎理論、國家政策要求和實踐操作問題,組織開展了全面論證。二是匯聚各方力量,整體系統設計。在2016年先後發佈的《海南省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和《海南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海南省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辦法》等配套方案基礎上,結合高考綜合改革重點課題研究成果,以及課題校實驗實施情況等,我們組織研製組認真研究起草文件。2016年以來,根據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新要求,進一步充實了教育測量、教育統計方面的專家力量。三是廣泛徵求意見,反覆修改完善。召開了160多場次徵求意見會,對象包括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教育行政、教研、考試部門和高校招生部門,高校和普通高中校長、教師、學生及其家長以及有關專家等。我們還分別召開專家諮詢和專家論證會,在認真梳理各方意見基礎上,反覆修改,先後數易其稿。2017-2018年,國務院、教育部多次召開高考改革工作會議,我省在吸納各項工作新要求,借鑑上海、浙江成功經驗基礎上,根據社會各方面意見,又作了進一步修改完善,細化了有關要求。四是風險評估。因高考改革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改革是自上而下的。2017年秋季實施高考改革,我省在普通高中辦學條件、師資隊伍、教學管理方面以及考試招生組織、專業支持等方面,都將面臨新的挑戰。我們也組織專家對高考改革帶來的挑戰進行了風險評估,分析了教育系統內部、教育系統外部等12個問題,並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五是集體討論決策。我們多次向教育部彙報我省《試點方案》研製情況,及時就方案中涉及的政策性問題進行溝通。兩年多來,我們多次召開會議進行研究,尤其是對一些焦點問題展開充分研討,在一些重大問題上達成了廣泛共識,經省政府常務會審議通過後,省政府先後兩次報教育部核准備案。教育部於2018年2月28日正式批覆我省《試點方案》。

二、關於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

6。問:為什麼要修訂《海南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以下簡稱為《實施辦法》)?

答:學業水平考試主要衡量學生達到國家規定學習要求的程度,是保障教育教學質量的一項重要制度。2016年3月20日省教育廳印發了《實施辦法》,2017年1月、2017年9月經教育部批准我省先後兩次對《試點方案》進行了修訂完善並報送教育部核准備案,2017年12月底教育部正式印發了普通高中新的課程方案與課程標準。為更好地體現《試點方案》的主要精神,適應新的高中課程方案與課程標準,以及根據教育部要求我省最新修訂的普通高中學籍管理實施細則,需要對《實施辦法》進行修訂。

7。問: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考什麼?為什麼分為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

答:《教育部關於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實施意見》(教基二〔2014〕10號)中提出:“《普通高中課程方案》所設定的科目均列入學業水平考試範圍。”即學業水平考試涵蓋普通高中所有學科,防止群體性偏科,打牢學生終身發展基礎。

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分為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合格性考試各科目成績合格,是普通高中學生畢業或社會考生獲得高中同等學歷認證證書的必要條件和主要依據。等級性考試成績計入高考總成績,是高校錄取的重要依據。

8。問:合格性考試的科目有哪些?考試範圍有哪些?

答:合格性考試包括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通用技術、體育與健康、音樂、美術共14個科目。參加統一高考的考生,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可以不參加合格性考試,使用高考成績作為相應科目成績認定的依據,具體認定辦法另行通知。

合格性考試內容為普通高中各學科課程標準中的必修內容。

合格性考試成績分合格、不合格兩個等級呈現,成績終生有效。

9。問:合格性考試採取哪種方式?如何組織實施?

答: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6個科目的合格性考試只安排筆試。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通用技術學科除筆試外另設操作技能考查。合格性考試的書面筆試由省教育廳按國家教育考試要求統一組織實施。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通用技術5個科目的技能操作考查由省教育廳統一組織命題、統一考試時間、統一評分標準,由各市縣(單位)或學校按省教育廳的統一要求組織實施,考查結果計入綜合素質評價檔案。體育與健康、音樂、美術3個科目由各市縣(單位)或學校根據省教育廳的統一要求,組織合格性考試並評定成績。

10。問:合格性考試成績不合格有何影響?不合格可以再考一次嗎?

答:合格性考試成績不計入高等學校錄取的總成績,記錄在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中,按原始分提供給高校,作為高校錄取的重要參考。

合格性考試成績不合格的考生,高三畢業前可再參加1次考試,即允許補考1次。

11。問:合格性考試一個學年可以考幾科?具體是怎麼安排的?

答:高中學生高一年級時可報名參加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合卷,按一個科目計)等科目中不超過3個科目的合格性考試,高二年級時再參加其餘科目的考試。具體的考試時間為每年7月7、8日,每天安排4個科目的考試。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5個科目的技能操作安排在參加本科目合格性考試筆試的同一學期進行。

不參加高考的學生,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的合格性考試安排在高三下學期的4月份進行,具體時間為每年的4月9日。

體育與健康、音樂、美術3個科目的合格性考試安排在高三下學期的4月底以前完成。

12。問:合格性考試報名方式與報名時間如何確定?

答:報名方式為網上報名。報名時間為:2018、2019年安排在當年4月份和基礎會考同時報名;2020年以後安排與高考統一考試科目和等級性考試同時報名。

13。問:合格性考試各科考試時長是多少?

答: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學科每門考60分鐘。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合卷考90分鐘。語文考120分鐘,數學、外語考90分鐘。

14。問:等級性考試的科目有哪些?考試範圍有哪些?成績如何呈現?

答:等級性考試包括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

等級性考試內容為普通高中各學科課程標準中的必修和選擇性必修內容。

等級性考試成績以標準分呈現。等級性考試成績當年有效。

15。問:等級性考試什麼時間報名,什麼時間考試?每科的考試時長是多少?

答:等級性考試的報名採用網上報名的方式,與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統考科目同時報名,考試時間安排在高三下學期每年的6月9日--10日進行,每天安排3個科目的考試。每科的考試時長均為90分鐘。

16。問:什麼人必須參加等級性考試,等級性考試成績有什麼用?

答:報名參加統一高考的普通高中在校生、高中階段其他學校在校生和社會考生,均應參加等級性考試,其考試成績將和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組成高考總成績,是高考錄取的重要依據。

17。問:考生等級性考試的選考科目最後選定是什麼時間?選定後能更改嗎?我省等級性考試每科是否提供多次考試的機會?

答:考生根據自己的學科能力、學習興趣和高校招生專業對選考科目的要求,自主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中選擇3個科目參加等級性考試。選考科目由考生在高考報名時最後確定,高考報名結束後不可以更改。每位考生同一科目只能參加一次等級性考試。

18。問:學業水平考試製度把考試科目覆蓋到所有學科,會不會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

答:高考綜合改革的目標是減輕學生負擔,從政策頂層設計看,不會增加學生負擔。一是新實施的學業水平考試,雖然涵蓋高中學習的14門科目,但這14門科目的學業水平考試是分散在普通高中三年來完成,學生可以根據教學安排以及自己的實際,在高一年級選擇不超過三門科目進行考試,其他科目科選擇在高二、高三完成。這些考試均安排在學期末進行,最大限度減少了考試次數,由於考試安排在平時施考,減輕了學生備考壓力。二是學業水平考試中的合格考試成績以“合格、不合格”呈現,學生學業水平只要達到國家規定的基本要求即為合格,避免學生分分必較,唯分數論,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發展自己的興趣、特長。三是學業水平考試中的等級考有6門科目,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以及高校專業選科要求和自己的職業發展規劃,通過6選3確定等級性考試的3門科目,等級性考試成績列入高考總成績。由於等級性選考科目是學生自行選擇確定的,不限文理科,使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潛能和個性特點可以得到充分彰顯,更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19。問:學業水平考試作為高校招生錄取依據之一以後,高中學校和學生如何適應這一變化?

答:實行高考綜合改革後,給高中教育教學和學生學習帶來一些變化,主要是原來學生只能選擇文綜、理綜,多數學校按文科班和理科班教學,現在學生可以文理兼修、文理兼考,選擇權進一步加大,學校按學生的選擇實行走班教學。這些變化,為真正實現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個性特長髮展創造了條件,但對教學實施和學生管理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為適應學業水平考試帶來的變化,各普通高中學校要全面推進高中教學改革。一是調整教學組織方式。滿足學生選課的需要,合理編班,把走班教學落到實處。二是提高校長和教師的教學管理能力。加強校長和教師的培訓、研修,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根據學生不同的選擇,組織實施相應的教學,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三是加強教學條件保障。在設施設備、師資配備等方面要積極創造條件,滿足新的教學需要。 學生要在學習過程中培養興趣,發現自己的特長和優勢,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選擇,規劃人生。教育部要求建立高中學生髮展指導制度,我省也編制了《海南省高中生涯規劃讀本》並在部分學校試用。各學校要把學生生涯規劃教育落到實處,提高教師對學生人生髮展規劃的指導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