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孩子把書當玩具 “引誘”孩子愛上閱讀越早越好

鼓勵孩子把書當玩具,營造良好的書香氛圍

看到這個標題,很多家長可能會有疑惑:玩書,有何意義?的確,玩書,不是書籍的價值體現,但是,玩書,可以讓孩子從小就接觸到書籍,是孩子認識和熟悉書籍的開始。有專家指出,0-1歲是寶寶認識書籍的關鍵期,書對於這個階段的寶寶來說等同於玩具。撕書、啃書、摔書……這些都是寶寶玩書的方式,父母沒必要看到寶寶撕書就大驚小怪,更不應該呵斥孩子。專家指出:鼓勵幼兒將書當“玩具”去玩,視“書”為好朋友的觀念,可以讓兒童在很小的時候就對書面語言產生興趣。

現在是網絡時代,很多人都成為低頭族,走路盯著手機,吃飯也盯著手機,試想一下,家長在孩子面前天天盯著手機,孩子的好奇心不在手機上,又能在哪裡?所以,要引導孩子愛上閱讀,首先家長要讀書,至少能夠每天抽時間,給孩子朗讀,即便是咿呀學語的孩子,也絲毫不缺乏聆聽的能力。

經常有新聞報道,孩子私自用父母的支付寶打賞某網紅,或者購買昂貴的遊戲裝備。可以說,缺乏早期閱讀經驗的孩子感受不到閱讀的樂趣,注意力更容易被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吸引。一旦他們沉迷於電子遊戲與網絡,想要他們重新愛上閱讀,難度就大多了。有專家指出,電子產品還會影響孩子的社交能力,甚至導致孩子自閉。另外,動畫視頻是直觀的圖像,不需要經過大腦處理,減少了思考的機會,大腦得不到鍛鍊,直接影響孩子的智力發展。所以,讓孩子儘早接觸圖書,一旦愛上圖書,閱讀就會成為孩子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這樣,他們受電子產品的影響就會減少,也同時確保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讓書成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家長榜樣力量不可小覷

《蘇菲的世界》的作者、著名童書作家橋斯坦賈德曾說:最明智的父母,一旦給孩子吃飽穿暖之後,接下來最重要的事情,就應該去為孩子們選擇出最好的書,帶回家來,放進他們的臥室裡。而我們的家長甚至認為,讀書就是讀課本,讀學校發的書。

寒暑假時候,經常看到小區群裡有鄰居借書,因為孩子的老師要求孩子閱讀。我很好奇,既然老師讓讀,為什麼不給孩子買?回答竟然是,也不知道孩子會不會真的喜歡讀,就是借來翻翻,完成任務。再多問幾句,家裡除了孩子課本、輔導書以及少量老師指定的課外讀物,再沒有其他書。

如此回答,令人無語。要孩子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家長的榜樣作用,也是不可小覷的。通常家長嗜書,孩子多半也會被“傳染”,比如,錢鍾書與楊絳都是典型的書蟲,他們的女兒從小就把書當成了最好的朋友。楊絳在《我們仨》中就有這樣的記述:“她看到我們看書,就來搶我們的書。我們為她買一隻高凳,買一本大書——丁尼生的全集,字小書大,沒人要,很便宜。她坐在高凳裡,前面攤一本大書,手裡拿一支鉛筆,學我們的樣,一面看書一面在書上亂畫。”耳濡目染之下,從亂畫到閱讀,楊絳說,去爺爺家,院子裡一群孩子都在吵吵鬧鬧地玩,女兒卻在靜靜看書,那時候她十一歲,“已讀過《西遊記》、《水滸》等小說,正在爸爸的引誘、媽媽的教導下讀文言的林譯小說。她和鍾書有同樣的習性,到哪裡,就找書看。”楊絳這段文字,我曾經引用過,後期校對的時候,還自認為“引誘”是摘錄時的筆誤,特別改成“引導”。今天再讀這段文字,才領悟了“引誘”之妙。這個“引誘”不正是大人培養孩子讀書的一種循循善誘?對於孩子讀書,家長要多多學會“引誘”才好。可以說,親子閱讀與閱讀陪伴是幫助孩子早期養成讀書習慣的重要環節。

少走形式莫求功利,培養孩子讀書以興趣為主

培養孩子讀書,可以“引誘”,但不能“拔苗助長”,更不能“隨波逐流”。前段時間,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節目火了,據說,書店裡的唐詩宋詞也跟著銷量大增,許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像16歲女孩武亦姝一樣。據媒體報道,武亦姝的詩詞儲備量達到了驚人的2000首。要達到這樣的儲備量,如果沒有興趣,只是一味堅持,不能不說是一件很苦的差事。武亦姝之所以堅持背古詩詞,特別在學業繁重的時候還能如此,卻是出於熱愛。用她的話來說,“只要我還能享受到,就夠了。”這才是她成功的關鍵。

讀古詩詞沒有錯,就像武亦姝同學說的,“古典詩詞中蘊含的美感和情意,現代語言很難給人這種感覺。”值得注意的是,有專家指出,三歲以前,讓孩子背古詩詞,只屬於單純的模仿和強記強背,這類強迫性的記憶會讓孩子大腦受損;也有家長讓孩子背唐詩,遇見人就當才藝讓孩子展示,有專家指出,你可能沒意識到,如果孩子本身不情願,或在眾人面前緊張,在大家的期待中背不出來的時候,會形成非常消極的自我評價,如果這個自我評價建立以後,很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對其他事情都失去信心和興趣。

可見,培養孩子讀書,不能強迫,要循循善誘,要以培養孩子的興趣為出發點。家長不要把孩子玩耍和讀書對立起來,如果過分強調讀書,容易造成逆反,這樣反而消磨了孩子對書籍的興趣。

從聽書開始愛上書籍,養成閱讀習慣

現在沒有了小說連播節目,但是聽書軟件已經很普及,家長可以自主選擇孩子可能感興趣的書籍,和孩子一起“聽書”。等孩子聽上癮了,讀書籍的嚮往也就油然而生,這時候,自然會要求看書,因為,聽書,畢竟被動,而讀書,才是讀書人最大的享受。

另外,需要強調的是,培養孩子閱讀,家長不能一味只盯著書本,書本之外,值得閱讀,需要閱讀的東西還很多,例如,認識大自然,我們身邊的樹木花草;去博物館看展覽,聽音樂,看畫展,乃至旅行,都是閱讀,書籍可以聚焦各類閱讀,同時,各類閱讀也會提升孩子的閱讀興趣和閱讀品位。當然,自身養成一個好習慣需要堅持和耐心,培養孩子的一個好習慣,需要更多堅持和耐心。想一蹴而就,是天方夜譚,方法得當,卻可以事半功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