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表演艺术家——唐喜成 连载二十八 艺术更上一层楼

著名表演艺术家——唐喜成 连载二十八 艺术更上一层楼

艺术更上一层楼

自从唐喜成在科班“倒呛”,练出了一个“二本腔”之后,唱了许多戏,但是在演出过程中,他还总觉得对有些戏中人物性格感情还表达的不充分,甚至表达不出来。总觉得嗓音响亮而不够宽厚,尤其解放后演了几个现代戏,并且还演了几个老头,自己也觉得不够理想。到了歌剧团后,看到许多青年演员都在研究和练习大本腔的演唱技巧,又学习了乐理和声乐发声知识,对声带的上下前后的发声部位,以及对头顶、口腔、胸腔、腹腔的共鸣部位,才有了理论上的理解,当时还提出了真假声相结合的唱法,喜成也是十分的感兴趣,一心想利用各种的科学手段和方法,练出个宽厚的声音来,到北京的学习,向老师和同学们请教,对发声部位、共鸣部位、换气控气方法等等知识,作了更进:一步的学习研究。回来后,他每早五点起床,跑到公园的小河边,运用各种声乐知识,试音、找音,一会发声部位提前些,一会发声部位移后些,共鸣部位和用气控量也随着不断地变化,不断地组合,由于求变心切,求进心切,还差一点儿把嗓子喊坏,真真地吓他了一跳。之后他又提出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计划,从头顶共鸣渐渐向下转移,直至胸腔共鸣,从声带的前端上端,渐渐地向后端下端练习发音,然后再倒逆方位的配合试喊、试唱,到底让他找到了个宽音厚音区域来。照他自己的说法,二本腔的位置在上头部,而夹半音的位置,在胸部则有感觉。他找到了最佳点之后,就进行了巩固练习,拓宽练习,实唱练习,调弦练习,演出运用练习,并得到了观众的信息反馈,然后再结合剧中人物的感情实际运用。

过他的这番半土半洋、半经验半理论、半摸索半应用的艰苦奋斗,他的声腔艺术有了一个飞跃的进步,可以称作自他“倒呛”后,声腔上的第二次突破,他感觉到在运用唱腔表达演唱剧中角色的情感时,明显地增强了力度和魅力。他本来就宏亮的嗓子,又增添了宽阔的炸音、沉厚的嗡音,形成了他那在继承豫剧“外八角”假声唱法的传统基础上,以二本腔和夹半音混合运用为主体的声腔;而更为可贵的是,他根据嗓音变化的特点,恰如其分地吸收了豫剧传统旦角声腔中的“华彩”因素,使得他的唱腔既激越高亢,又瑰丽多姿,在豫剧生角演唱艺术中,风韵别致,独树一帜。

当时由于拍摄电影《花木兰》(豫剧),一团的部分同志和二团的小部分同志到制片厂去了。院部决定,留在郑州的同志,进行一二团联合演出。虽说联合演出未排新戏只是恢复一些原来的节目,但由于原来两个团的戏均非一成不变的老传统戏,在导演处理、音乐唱腔、表演部位等方面都有所改动,甚至剧本结构、人物性格也会有多有少的修改,况且原香玉剧社是从西安回郑州的,两个团互相看戏的机会不多,对对方上演剧目的改动情况并不甚了解,所以每天白天都要非常认真的进行排练。在联合排练的过程中,双方的教师都要细致地介绍原来的戏路,改动的理由,观众的反映,有时还会出现一方要坚持按自己的戏路排的矛盾,当时在家主持工作的二团团长盖韵秋任导演,在艺术上很尊重喜成的意见,有事经常找喜成商量。喜成一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也将自己多年演戏的体会,到人民剧团和歌剧团后所学的文艺理论,以及刚从北京讲习会上学得的知识,结合实际的加以运用。如果与盖团长认识一致时,无形中就加深了这个理解,遇到与盖团长认识不一致时,少不了他俩也要开展一场小小的争论,自然也会将排演场中各位师傅们的意见带进来比较、权衡,……生活在这样一种浓厚的艺术研究、艺术探讨的气氛中,唐喜成对剧本的处理、人物个性的刻画,都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他完成了一个由单纯的接受师傅教导,模拟别人,按导演说的办的尊从型的演员,向自我理解、自我创造型的演员过渡。由用记忆演戏,过渡到了用心思演戏。只有到了此时,他的生活阅历,他的艺术积累,他的见解体会,才得以升华、飞跃,在艺术实践中发挥特殊的作用。

可以说,在这段恢复老节目的演出活动中,喜成的体会绝不是“烫剩饭,嚼剩馍”。他通过排演和演出,懂得了两个剧团整理改编剧目的思维方式的不同,也懂得了两个剧团在演唱风格与表现手段上各有其长;在联合排练与演出的过程中,又看到了这两个艺术团体互相取长补短,艺术上揉合、统一的艰苦过程。在无心人心目中,这不过是些平平常常微不足道的事情,可在有心人心目中却留下了不可估量的、相当深远的影响。唐喜成在这一段时间里,思想非常活跃,艺术生活也非常充实。老天不负有心人,1956年12月,河南省举办了首届戏曲观摩会演大会,唐喜成饰演《打金枝》中的郭暧,荣获了演员一等奖。

1957年元月中国戏剧家协会河南分会成立,唐喜成当选为理事。此后不久他又加入了中国戏剧家协会为会员。(未完待续)

著名表演艺术家——唐喜成 连载二十八 艺术更上一层楼

唐喜成大师饰演《恩仇记》中小生史子璋剧照

文字录入:王宝云(生活教授)

排版校对:张国伟(张喜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