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十大扶貧政策之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健康扶貧解讀

「脱贫攻坚」十大扶贫政策之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健康扶贫解读

「脱贫攻坚」十大扶贫政策之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健康扶贫解读

1

產業發展扶貧

政策解讀

扶持對象

全縣建檔立卡的省定貧困村、貧困戶,輻射帶動貧困戶明顯的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產業能人大戶,村級集體組織實施的貧困戶參與程度高的產業基地項目。

主要扶持產業

大力扶持發展蔬菜果業、茶葉、油茶、畜禽水產、中藥材等優勢特色產業,引導帶動貧困戶參與到這些產業中來,脫貧致富。

1、蔬菜果業。重點扶持芙蓉農場、太泊湖農業綜合開發區、定山鎮、東昇鎮、龍城鎮等鄉鎮發展蔬菜種植,打造無公害蔬菜基地;扶持黃花鎮(黃花菜)、黃嶺鄉、東昇鎮、太平關鄉(特種水果)等鄉鎮發展特色水果種植。

2.中藥材和掃帚草。

重點在黃花鎮、芙蓉墩鎮、天紅鎮、浩山鄉、黃嶺鄉等鄉鎮扶持貧困戶發展掃帚草種植,通過訂單農業種植1000畝。

3、茶葉產業。根據茶樹生態適宜性的要求,結合地理、土壤、氣候條件及茶葉產業發展潛力等要素,重點扶持丘陵和山區鄉鎮貧困戶發展茶葉產業。2017年力爭扶持新發展和改造茶園面積1600畝。

4、油茶產業。扶持全縣所有鄉(鎮)大力推廣應用高產無性系油茶造林,重點扶持貧困戶為主體發展油茶生產,通過栽種油茶獲得長效穩定收益。

5.畜禽水產養殖。重點扶持東昇豚、灰天鵝、蝦(蟹)稻種養等產業。鼓勵建立農民專業種養合作社,採取“公司(或合作組織)+基地+農戶”、土地流轉、農戶參股、合作經營等現代經營模式,與貧困戶建立合理緊密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

產業扶持重點建設內容

1.支持現代農業示範區的道路、橋樑、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等基礎設施建設;

2.支持與特色種養業基地配套的機耕路、作業道、小型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

3.支持特色農產品規模種植基地相關基礎設施建設;

4.支持龍頭企業在貧困村建立原料生產基地,為貧困村提供技術、市場、信息等服務;

5.支持貧困戶以土地流轉、投資入股、合作經營等方式參與“公司(或合作組織)+基地+農戶+金融”經營模式,發展經濟果林、蔬菜、畜禽等特色種養業。

扶持政策

1、扶持貧困村、貧困戶發展產業。對開發擴大蔬菜、茶葉、油茶、蝦(蟹)種養等基地,具有一定種養規模,輻射帶動貧困戶較多的貧困村,傾斜安排項目資金用於改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條件。

積極引導建檔立卡的貧困戶發展農業產業,根據貧困戶發展產業的類型、規模等,在貸款、貼息、種苗補助、綜合獎補等方面給予一定的資金扶助。建檔立卡貧困戶新增種植產品收穫前,經結對幫扶幹部和鄉、村幹部及縣有關部門共同驗收合格,可申請產業扶貧獎補。具體獎補類別標準為:

(1)茶葉產業:新建低改茶園600元/畝;

(2)蝦(蟹)稻種養:300元/畝;

(3)油茶產業:油茶500元/畝。

上述獎補類別為重點扶持產業,未列入的產業類別不予獎補。獎補最低計算單位為上述獎補標準所列單位數。獎補實行總量控制、補助封頂,獎補政策執行期限暫定兩年,獎補資金總額為一年200萬元,封頂金額為符合獎補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每戶不超過3000元,當年申報因總額限制未能得到獎補的貧困戶下年優先進行獎補,每戶兩年獎補資金累計不超過3000元。獎補資金根據產業特性和進度可在前期、中期、後期申報(不得重複申報),每半年彙總審批一次。6月及12月的20日前,由貧困戶提出申請,結對幫扶幹部、駐村幹部審核驗收簽署意見後,各行政村進行公示並將公示結果報所在鄉(鎮)初審,由各鄉(鎮)報縣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彙總,經組織相關部門聯合審批報縣政府扶貧辦批准後,由縣財政局核撥,獎補資金直接從縣財政撥付到建檔立卡貧困戶“一卡通”賬戶。如發現有挪用、套取產業扶貧獎補資金的,實行責任倒查制度,嚴肅查處,觸犯法律的,移送司法機關。

2、鼓勵貧困戶依法採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及入股等方式流轉承包地。支持貧困農戶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形式與其他農戶組建合作社,按規定分紅。在貧困戶自願的基礎上,鼓勵流入方優先流轉貧困農戶的土地。

3、鼓勵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龍頭企業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幫助實現就業。對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的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可優先享受“財政惠農信貸通”政策。對帶動貧困戶20戶以上的農業產業組織,在符合項目申報條件的前提下優先安排,對帶動輻射貧困戶發展產業的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龍頭企業,在用地、用電、用水、稅收等方面給予相關優惠政策;對獲得“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的,享受相關補助政策。

4、積極鼓勵貧困戶以各種生產要素參與各種經營主體發展產業。鼓勵貧困農戶以土地、林地、產業發展資金入股農業企業。鼓勵貧困農戶組建、加入各種農民合作社。鼓勵有條件的貧困戶創辦家庭農(林)場。鼓勵貧困戶與其它農戶合作,實行聯戶經營。引導支持貧困農戶到農(林)企業就業。鼓勵貧困農戶與企業合作發展產業。

5、在符合相關條件的基礎上,按照資金渠道不變、用途不變的原則,將改善生產條件、提高綜合生產能力等涉農項目優先向貧困村、貧困戶安排。

扶持措施

1.加強技術培訓。縣農業、林業、水產等業務部門根據各鄉鎮產業特點和要求開展技術培訓,加強扶貧技術服務隊伍建設,建立畜禽、水產、經作、糧油、林業、農機等產業技術人員庫,公佈技術人員聯繫方式和專業供貧困戶及相關人員諮詢。創新技術服務方式,由農業、林業、水產等部門選派業務能力強的技術人員分別擔任駐鄉鎮科技特派員,負責鄉鎮的產業扶貧的指導服務工作。

2.做好市場信息服務。結合江西省整省推進信息進村入戶工程,2017年底在全縣80%的行政村建設村級益農信息社。可以依託小賣部、農資店、其他電商企業農村站點建設簡易型益農信息社,也可以依託農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殖大戶建設專業型益農信息社,還可以依託村委會等建設公益型益農信息社。益農信息社以“有場所、有人員、有設備、有農技服務、有產品溯源、有持續運營能力”的“六有”為建設標準,採取“政府+運營商+服務商+電商平臺+實體終端”的運營模式,開展“賣、買、推、繳、代、取”六項服務,加盟者自主經營、自負盈虧。重點推動公益、便民、培訓等服務的嫁接,要專注農產品上行,實現千家萬戶小規模生產與大市場有效對接。對於郵政、供銷、扶貧、農行、三大通信運營商的線下服務網點及淘寶、京東等其他農村電商線下服務站點,符合要求的嫁接農技服務、產品溯源、品牌打造三大功能,聯合掛牌、合作共建、融合發展。

3.構建利益鏈接機制。扶持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專業戶,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通過適合的經營主體使特色產業最大限度地覆蓋貧困村和貧困戶,鼓勵工商資本進入產前、產後環節,把農村生產領域更多地留給貧困戶。讓農戶通過加入專業合作社或依託產業化龍頭企業,分享產業發展紅利,形成購銷關係穩固、利益聯結緊密的鏈結機制。

4.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大力推進基層技術推廣體系建設,培育農技推廣社會化服務組織,提高科技服務水平。探索對貧困村、貧困戶技術幫扶的新模式,依託傳統的公益性農技推廣機構,藉助社會性技術服務組織開展產前、產中、產後“全產業鏈”技術幫扶。

「脱贫攻坚」十大扶贫政策之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健康扶贫解读
「脱贫攻坚」十大扶贫政策之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健康扶贫解读

2

基礎設施建設扶貧

政策解讀

工作目標

按照全面完成2017年10個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的要求,對照貧困村退出指標體系,重點做好貧困村交通、飲水、用電、通訊、公共服務等幾個方面建設。

飲水方面:

100%農戶飲水安全,有水質、水量達標的自來水、家用井水。

交通方面:25戶(含25戶)以上自然村有3.5米以上(含3.5米)寬度的通村委會硬化道路。90%以上農戶入戶路硬化。

用電方面:100%農戶通生活用電。

通訊方面:村委會所在地通寬帶網絡,100%農戶能收看電視節目。

公共服務設施方面:貧困村有農村綜合文化活動室。

工作措施與步驟

(一)項目調查摸底。

鄉鎮村要深入各村民小組,對貧困村的水、電、路、訊和公共服務等基礎設施情況進行摸排,對亟待解決的基礎設施問題分類彙總,建立臺賬。由第一書記、駐村幹部初審,鄉鎮審核公示,簽字蓋章後上報至縣扶貧開發和移民辦。

(二)項目調查核實。

縣新村辦等職能部門要深入鄉鎮村組,調查核實基礎設施類申報項目。一是核准項目內容。包括項目建設地址、建設規模、建成時間、受益群眾及貧困戶、年度建成效果等;二是核准項目資金。本著扶貧資金節約使用的原則,按照“向上爭取一點、財政投入一點、群眾自籌一點、社會支持一點”的方式保障資金投入,認真細緻做好實施項目資金預算,確保資金髮揮最大效應。在此基礎上,建立部門基礎設施類項目規劃臺帳。

(三)項目組織實施。

規劃項目經縣委、縣政府審核批准後,各職能部門要迅速組織項目實施、管理、督查、驗收等一系列工作。項目實施前,根據項目要求,協助鄉鎮村做好項目招投標、施工隊伍資質審查等工作;項目實施中,要做好項目材料把關、項目實施質量進度監管、項目資金撥付等;項目實施後,要組織做好竣工項目驗收、材料規範建檔等工作。

(四)項目查漏補缺。

各職能部門要高度重視項目實施工作,查缺補漏,針對存在問題,採取有效措施,確定實施好補充項目,確保各項指標合乎要求,確保貧困村穩出列。

(五)項目迎接各類檢查。

各職能部門要全方位審視實施項目建成情況,確保硬件建設過得硬、軟件建設經得起查。有序做好中央、省市縣等各類督促檢查,確保工作不出紕漏。

「脱贫攻坚」十大扶贫政策之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健康扶贫解读

3

健康扶貧

政策解讀

政策措施

(一)財政資助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資助所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免費參保。貧困人口個人參保繳費所需資金,由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予以安排。

(三)提高大病保險補償比例。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大病保險報銷起付線下降50%,同時補償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

(四)建立重大疾病商業補充保險制度。以縣為單位,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購買重大疾病商業補充保險,籌資標準每人每年不低於90元。所需資金由縣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予以安排。

(五)加大民政醫療救助力度。取消重大疾病醫療救助病種限制,細化救助標準,突出對農村五保、低保和貧困兒童實施重點救助,對符合醫療救助政策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在現有救助基礎上提高5個百分點的比例。

(六)建立保障救助制度。縣政府設立保障救助專項資金,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在基本醫療、大病保險、商業補償保險和民政醫療救助基礎上建立保障救助制度。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在鄉鎮衛生院住院、門診慢病個人負擔費用、血透外的醫藥費和重大疾病的個人負擔部分再按比例給予補償。

(七)提高門診特殊慢病保障水平。

(八)繼續實施十類重大疾病免費救治。繼續實施“光明·微笑”(白內障、唇顎裂)工程、兒童“兩病”(兒童白血病、兒童先心病)、尿毒症免費血透、重性精神病免費救治、婦女“兩癌”(宮頸癌、乳腺癌)免費手術、兒童先天性耳聾人工耳蝸植入及康復免費救治、艾滋病機會性感染患者免費救治等重大疾病免費救治項目。

(十)推進單病種控費。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患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兒童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兒童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兒童先天性心臟病室間隔缺損、食道癌、胃癌、結腸癌、直腸癌、終末期腎病等9個病種,進行單病種控費,減輕醫療費用負擔。

(十一)提高殘疾人康復服務水平。將符合條件的殘疾人醫療康復項目按規定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範圍;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逐步實現0-6歲視力、聽力、言語、智力、肢體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免費得到手術、輔導器具配置和康復訓練等服務。

(十二)設立扶貧病房(床)。在縣、鄉醫療機構設立扶貧床位,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減免相關費用,優化醫療服務。二級醫療機構按總床位的5%左右設置扶貧病床,各鄉鎮衛生院設置扶貧病床不少於2張。

(十三)實行縣域內農村貧困人口住院先診療後付費。貧困患者在縣域內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實行先診療後付費,定點醫療機構設立“一站式”綜合服務窗口,實現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和社會慈善救助“一站式”信息交換和即時結算,貧困患者只需負擔自付醫療費用。

(十四)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免費提供健康管理和簽約服務。

為每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免費建立規範化的電子健康檔案,為老年人、兒童、孕產婦和高血壓、糖尿病、重性精神病患者等人員免費提供健康體檢、隨訪和轉診等服務,健康隨訪次數由每年4次增加到6次,有條件的鄉鎮適當增加體檢服務項目。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重點對象家庭醫生團隊簽約服務覆蓋率達100%。

(十五)重點支持我縣實現國家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育齡婦女免費發放葉酸項目、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項目全覆蓋。實施失獨家庭再生育技術服務項目。

(十七)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實施訂單定向培養鄉村醫生,從2016年開始,開展鄉村醫生定向培養,省財政資助定向生培養費用和學習期間生活補貼。鼓勵鄉村醫生積極參加繼續醫學教育,對取得學歷的給予適當補助,提升鄉村醫生服務水平。穩定鄉村醫生隊伍,落實艱苦邊遠地區和連片特困地區鄉村醫生崗位補貼政策。

(十八)落實鄉鎮衛生院工作人員鄉鎮工作補貼。

落實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省財政廳《關於鄉鎮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實行鄉鎮工作補貼的通知》(贛人社發[2015]28號)精神,對符合條件的鄉鎮衛生院正式工作人員發放鄉鎮工作補貼,在鄉鎮工作年限不滿10年的,每人每月200元;在鄉鎮工作年限滿10年不滿20年的,每人每月300元;在鄉鎮工作年限滿20年及以上的,每人每月400元。有效解決基層衛生機構招人難、留人難的問題。

(十九)加快公有產權村衛生計生服務室標準化建設。財政每年安排100萬元資金資助20所村級衛生計生服務室標準化建設,2017年優先安排東昇鎮東昇村、黃花鎮東風村、太泊湖開發區良田村衛生計生服務室建設。確保全縣10個省級貧困村每個村都有一所公有產權標準化村衛生計生服務室,改善村級醫療衛生和計劃生育服務條件。

(二十)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重點加強對貧困人口健康促進和健康教育工作,廣泛宣傳居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和技能,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引導貧困人口正確就醫、合理用藥,不斷提升健康意識和防病知識。

彭澤縣共青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