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終於紅了,那感覺彷彿自家白菜被一群豬拱了……

上週跟朋友聊天,說起偶像這個話題。她很喜歡鹿晗,當他在EXO打拼時,當他在國內未有特高人氣時,就喜歡上這個長相干淨清秀的男生。

“為什麼會喜歡他呢?”

“顏值,哈哈。當時上節目,一眼就看到他。你知道一旦喜歡上一個偶像,就會瘋狂刷關於他的視頻。結果,越來越沉迷。他剛回國時,沒有緋聞,沒有負面,乾乾淨淨。眼中的他很純粹吧,我也喜歡得很純粹。”

回國後,鹿晗人氣一路看漲,現已成為當之無愧的頂級流量。

“那麼多人喜歡他,啥感覺?”

“最初很開心呀。這麼想吧,偶像也想紅,紅了他就開心,他開心我也開心,哈哈哈。但偶爾也會有種距離感。”

偶像終於紅了,那感覺彷彿自家白菜被一群豬拱了……

偶像,火了

我們每個人都有偶像,不僅限於唱歌跳舞的那種,也可以是別的領域。偶像無論人氣旺盛與否,在我們的眼中都是獨特的。未火的偶像是被埋沒的金子,我們欣賞他們的努力與奮進,渴望他們能夠被更多人熟知。

成長之路滿是荊棘、充滿艱辛,此刻的我們扮演著保駕護航的角色。偶像新上一部劇、新出一首歌、新寫一本書、舉辦個人見面會,我們都會去捧場、去做宣傳。

當遇到路人的嘲諷、黑子的無腦噴時,我們會勇敢站出來替他們分擔,但不會做出出格的舉動,如傻叉式撕逼。咱們有錢出錢,沒錢轉發微博澄清事情真相。

偶像上了一部預感會爆的電視劇、電影或節目,為他們高興之餘,心中也是五味雜陳。後來,果然火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ta,留下如“老公/老婆,我好愛你喲”的評論;媒體鋪天蓋地地報道,不放過任何生活細節。

曾經排在前面的留言被擠到下方、甚至被淹沒,曾經只要300塊就能買到的前排票已被炒到好幾千,曾經最多200人的籤售會居然要排一天的隊,曾經伸手可觸的距離現在卻被堵在外圍,

那一刻,你發現自己顯得那麼渺小。對於偶像僅有的一點幻想和空間,被一大群人佔去。

沒有錢?那請滾到後面去。

偶像終於紅了,那感覺彷彿自家白菜被一群豬拱了……

具體是什麼感受呢?

@叉叉小仙女

那種感覺就像曾經以為努力一下就能睡到的人,現在變成范冰冰的男人了一樣,非常複雜。

@雨桐

我的斷眉小哥啊。之前無意聽到他的歌被幹淨的嗓音圈粉了,後來see you again開始好多人開始知道他,到和傻臉的We don't talk anymore看我身邊好多妹子開始喜歡他,看他越來越火,開心但心好苦啊o(╥﹏╥)o

@檸檬最好ci

很開心,但又不希望別人搶我老公啊!ოර⌄රოཤ尷尬

那一刻,更糾結了

ta未火時,我們一邊渴望ta火起來,能被更多人熟知,畢竟這樣公司才會更加重視ta;一面又不希望ta太火,否則新粉和媒體蜂擁而至,把原本遙遠但努力伸手還夠得著的距離,一下子拉長至光年。

少女本人也曾很喜歡一個人,當時她還不火。初識她是看了一部劇,叫《家,N次方》。原本是奔著趙寶剛導演去的,卻意外被圈粉。她表演古靈精怪,實在對少女的胃口。她就是王子文↓↓↓

偶像終於紅了,那感覺彷彿自家白菜被一群豬拱了……

偶像終於紅了,那感覺彷彿自家白菜被一群豬拱了……

現在想想,曲妖精算什麼啊,這部劇裡的她才是個不折不扣的小妖精。

後來又追了她和黃軒主演的《棋逢對手》。

偶像終於紅了,那感覺彷彿自家白菜被一群豬拱了……

誰能料到,如今的二位都炙手可熱呢?要知道,當年這部劇播出的時候,身邊的人幾乎都沒看過。

大一時,把她設為課程格子的頭像。有次課程格子搞了一場校花大賽(頭像默認成本人),莫名其妙參加,稀裡糊塗進了前三。嗯,第一名是個男的。喏,就是這張↓↓↓

偶像終於紅了,那感覺彷彿自家白菜被一群豬拱了……

後又出演《男人幫》,扮演男主之一—左永邦的女兒。人氣有上升,但還是不溫不火。

高考完開通了微博,立刻關注了她。記得她那時粉絲不多,大概20多萬。微博上會發發旅拍,或者一些作品宣傳。有段時間彷彿消失了一般,沒什麼作品,也沒怎麼出現在微博上。

再後來,忙著考研,漸漸把她放到一邊。直到有天,後知後覺發現大家都在看《歡樂頌》,更後知後覺發現她居然是主演之一。曲妖精火了,她火了,現在微博粉絲居然有1000多萬了。

然後呢?沒有然後了。我還是會反覆看她以前的劇,雖然底下多出很多關於《歡樂頌》和曲筱綃的評論。

偶像終於紅了,那感覺彷彿自家白菜被一群豬拱了……

其實,我們不是不喜歡偶像火。我們只是反感,那些因為偶像某部劇、某首歌、某支舞、某本書很火而一擁而入的粉絲,大談有多瞭解ta。你真的瞭解嗎?你知道這句歌詞背後的含義嗎?你清楚ta未火時的艱辛嗎?

明明是我先喜歡的

猶記得李易峰還未在那個炎炎夏日火爆前,你跟別人講起他,對方基本反應都是:EXM???

偶像終於紅了,那感覺彷彿自家白菜被一群豬拱了……

“李易峰是誰啊?”

“《幸福最晴天》男二啊,長得好看,性格超級好!”

“沒看過。”

“《愛的蜜方》男二,和鄭元暢一起演的那部劇。”

“鄭元暢我倒是知道。”

“......”

偶像終於紅了,那感覺彷彿自家白菜被一群豬拱了……

偶像未火,參加聚會時談到ta,可能會被貼上“話題終結者”的標籤。

“誰啊?沒聽過。”

“......”

當ta終於紅了,開始頻繁登上熱搜,真有種投資了潛力股的美妙感覺。看,咱這眼光!過一會兒,這股子美妙感覺就沒了。因為你再參加聚會,竟發現大家都在談論他,什麼樣的人都有。

人天生不喜歡和別人共享同一個東西,打小母親的雙乳就是私人的。大家都在談論ta時,一種朦朧的佔有慾油然而生。大致是,老孃喜歡他的時候你還不知道在哪兒舔誰的顏呢?憑什麼一上來就搶在前面。明明是我先喜歡的啊!

偶像終於紅了,那感覺彷彿自家白菜被一群豬拱了……

不僅是偶像,其它事物也會令人產生這種心理。比如前不久赴美上市敲鐘的B站。

早一批愛逛B站的老人都有一種感覺:B站越來越低齡化。絲毫不注重彈幕禮儀,動不動就在彈幕撕逼;或者瞎帶節奏瞎科普,也不怕影響別人的心情。標題越來越雷人,彷彿是UC震驚部員工集體辭職、跳槽到B站。

偶像終於紅了,那感覺彷彿自家白菜被一群豬拱了……

隨便一搜,播放量都出奇高

明明最開始不是這樣的,為什麼這樣的東西都有人看?為什麼你們後來的要把這個社區的氛圍搞成這樣?!

會放棄對他們的喜歡嗎?

花無百日紅,再紅的人也會有過氣那天。那時,才是檢測真愛粉的真正時刻。最開始是我們,最後也是我們,而這中間彷彿是陪著偶像赴了一場最豪華的宴,做了一場最華麗的夢。宴會結束,夢醒時分,我們還在,一切未變。

有時看到一些舉止粗魯、唾沫橫飛的粉絲,也是心累。你不想ta被貼上“腦殘粉居多”的標籤,不想自己被“傻逼”,不想和他們同流合汙,那就暫時默默退到一邊。

倉央嘉措的《見與不見》,有句“默然相愛,寂靜歡喜”。雖然不可能和偶像默然相愛,那就寂靜歡喜好啦。就像日飯常對自己的偶像說,“×××,一生應援!”僅因為ta突然有很多粉絲,你就放棄喜歡,不顯得更加膚淺?

其實,換個角度想想,當偶像被更多人喜歡,ta肯定是開心的。那麼,ta開心的話,我也開心。或許,ta註定要被很多人同時喜歡吧,誰叫ta本身是塊金子呢?

我會把這“很多人”看成是無數個渺小的“我”。當ta獲獎上臺,所有的吶喊當成是我為ta的;當ta遇到不好的事情,有無數個“我”替ta解釋。

相信你的偶像不火時,你能喜歡上ta,絕不僅僅只是外貌。雖說一切始於顏值,最後也會忠於才華。可能是性格,可能是人品,可能是骨子裡的一點東西正好對你的胃口。

火就火吧,願意交流就同別人談ta;不願意則安靜喜歡。只有當某天他因備受追捧而變得飛揚跋扈,變得唯利是圖,變得你看不清ta,變得看不見喜歡的初衷,那再談論要不要放棄吧。

如果你恰巧只是喜歡“遺世而獨立”的感覺,還有很多小眾偶像在那兒不是?

最後一點點

喜歡偶像,應該因ta讓自己變得更好。偶像完全可以成為激勵自己的榜樣,成為讓自己變更好的動力。如這位朋友↓↓↓

偶像終於紅了,那感覺彷彿自家白菜被一群豬拱了……

無論偶像火與不火,都不應該忘記喜歡的初衷。

你喜歡的是ta和ta的音樂,只要音樂未變質,繼續喜歡好啦;

你喜歡的是ta和ta的電影,只要演技還夠硬,繼續喜歡好啦;

你喜歡的是ta和ta的思想,只要三觀仍相符,繼續喜歡好啦。

借用很久以前的流行語,神馬都是浮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