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高空面對著大江施工,楊泗港長江大橋建設者走貓道如平地

每天高空面对着大江施工,杨泗港长江大桥建设者走猫道如平地

長江日報融媒體6月5日訊楊泗港長江大橋貓道最高處離江面有220餘米,幾乎全是鏤空的鋼絲網,腳底下就是滾滾江水。大橋建設者們,每天在貓道上施工作業。

老練施工人員:走一趟平均只要30多分鐘

今年30歲的陳果在大橋上工作了11年,從19歲開始,他就穿梭在不同城市的高空。去年9月,他加入了楊泗港長江大橋的建設,成為大橋南岸上部結構作業隊長,這也是他繼鸚鵡洲大橋後第二次參加武漢大橋的建設。

每天早晨六點,陳果和他的同事就已經上橋開工,一直到下午六點,有時中飯也在主塔上解決。他們現在最主要的工作就是進行上部結構施工,包括鋪設貓道、架設主纜、吊裝箱梁等工序,其中鋪貓道是打基礎的工作。

“貓道承重索有10根,要用拽拉器一根根地牽引到對岸,調整好後就開始在上面鋪設面網,四人抬網、兩人綁鐵絲,一塊塊地邊鋪邊走,周圍也沒有扶手,底下就是長江。”陳果說,自己最開始既興奮又害怕,後來就習慣了,每天高空面對著大江大河施工,早就歷練出來了。

每天高空面对着大江施工,杨泗港长江大桥建设者走猫道如平地

“高空施工最危險的是懸空臨邊作業,貓道鋪承重索、面網側網和扶手索等都是最危險的工序,當高空平臺搭建好後,就和陸地上施工的差別不大了。”楊泗港長江大橋項目安全監管員王全科說,自己從2007年畢業後就一直從事安全工作,現在他每天都在大橋上現場巡查安全生產情況,工人們進場前都必須接受培訓和體檢,每天上班前會被告知當天任務和注意事項,採取哪些緊急救援措施等,以保證施工安全。

當險象環生的貓道鋪設好後,上方的主纜架設也是通過拽拉器將索股由南架到北。陳果每天都會在貓道上來回走,用對講機指揮索股架設速度。“我一天要走好幾趟,步行幾萬步。像我30多分鐘就可以走完2000多米的全程,普通人大概要一個多小時。”陳果說,橋上像他這樣的工人有一百多位,白天有80多人,晚上有20多人。

陳果是重慶人,多年來一直隨著施工項目到處駐紮,2012年他來到武漢,參與了鸚鵡洲大橋3年的建設,這次他又將見證楊泗港長江大橋的誕生。

初當技術員:眼裡全是施工現場,不會在意高度

2017年從學校畢業後,25歲的河北籍技術員楊炳超就來到了武漢楊泗港長江大橋項目部,這是他參加工作的第一個項目,最主要的工作職責就是確保施工現場的各項施工生產達到行業和項目部制定的標準要求。

每天高空面对着大江施工,杨泗港长江大桥建设者走猫道如平地

關於修橋走貓道,他說,自己一開始也會有些緊張,但走過兩回後,就沒什麼壓力了。“心裡都在想工作的事,眼睛也都盯著施工現場看,不會在意貓道的高度問題,而且作為施工人員,我們知道貓道很結實,也不會有心裡負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