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除了揮之不去的熱,還有要命的熱射病威脅!

說到熱射病,很多人應該都對這個名字不感到陌生了。民間稱呼“重度中暑”的醫學專業說法。中暑按照我國《職業性中暑診斷標準》分為:先兆中暑、輕度中暑和重度中暑三種。

夏天除了揮之不去的熱,還有要命的熱射病威脅!

中暑分類

熱射病作為重度中暑的終末疾病狀態,可以直接危及生命的。相關研究文獻顯示,熱射病的綜合病死率高達百分之五十。近些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全國範圍內年平均氣溫都在升高。四月中旬,根據中央氣象臺的報道,全國範圍內,除了雲南氣溫比往年偏低了1℃,其他地區氣溫普遍比往年高1~4℃。前日,福州地區更是達到38℃的高溫。今年的夏天真的是來勢有點兇猛。還沒到六七月份,都已然讓人熱得受不了,簡直要爆炸。

夏天除了揮之不去的熱,還有要命的熱射病威脅!

熱、熱、熱!

環境氣溫超過35℃時,在傳統的四種(輻射、傳導、對流、蒸發)散熱途徑中,人體就只能通過汗液蒸發的方式進行散熱降溫。而有流行病學的統計資料顯示,在環境溫度超過32.2℃的時候就會有熱射病的發生。資料顯示,在夏季環境氣溫高於32.2℃,持續時間大於3個小時的環境中,美國城市居民的熱射病發病率為 17. 6/10 萬 ~ 26. 5/10 萬 人。按目前的天氣狀態,氣溫超過32.2℃後面基本就是常態了。所以從現在開始就要做好打預防熱射病持久戰的準備了。

熱射病的主要致病因素——高熱高溼度,相對無風的環境狀態,再來了解一下熱射病具體都有哪些實際表現症狀。熱射病患者主觀表現為自述:頭痛頭暈,疲倦乏力,客觀表現為:體溫高,大汗淋漓,神情淡漠。

1、避免在正午等高溫時段外出活動

2、日常多補充低溫礦物質水或甜湯涼茶,協助補水補鹽降低體溫

3、長時間活動的場所儘量選擇陰涼透風的地方

4、切勿在30℃以上的環境中進行劇烈運動,避免大量產熱無法及時散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