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美食之旅:西雙版納油炸“花蜘蛛”,美味原因是肚裡的蛛絲

(世界因你而精彩,請為緣分點關注)

我在很小的時候就知道中國有個美麗的西雙版納,這是因為一句電視劇主題曲“美麗的西雙版納,留不住我的爸爸”。長大後才知道這部電視劇叫《虐債》,根據葉辛老師的小說翻拍的,講的是那個年代青年男女的辛酸。那句歌詞令我從小嚮往西雙版納,直到20年後,才終於踏上這片土地,也算是圓了童年的夢。

奇特美食之旅:西雙版納油炸“花蜘蛛”,美味原因是肚裡的蛛絲

西雙版納這邊的人很喜歡昆蟲,天上飛的蜻蜓、水裡遊的蝦巴蟲、土裡鑽的土鱉蟲,統統能能製作成美食。就連我所恐懼的蜘蛛,也能做出香噴噴的味道。

西雙版納有一種叫“波彎阿勒”的花蜘蛛,長在山野之中,指頭大小,大大的肚子橢圓飽滿,滿身都是黃黑紅綠的花紋,非常好看。油炸波彎阿勒,是當地一道名菜。

奇特美食之旅:西雙版納油炸“花蜘蛛”,美味原因是肚裡的蛛絲

花蜘蛛不容易獲得,要上山去找,捕捉工具就是一根樹丫,在“Y”字形的分叉處裹蜘蛛網,看到在網上優哉遊哉的花蜘蛛就蓋上去,將它黏在樹丫的網和它自己的網之間。

雖然花蜘蛛在灌木叢中不罕見,但想抓滿一碟也不容易,需要在山上兜轉兩三個小時。

奇特美食之旅:西雙版納油炸“花蜘蛛”,美味原因是肚裡的蛛絲

我覺得奇怪,是不是吃飽沒事幹,花這麼多工夫來抓這點蜘蛛?但等吃到嘴裡,便發現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昆蟲的料理通常都是煎炸為主,這花蜘蛛也不例外。由於花蜘蛛的頭和腳都很細小,沒東西吃,而且容易炸焦,所以在花蜘蛛抓回來後,將頭和腳掐掉,留下圓圓鼓鼓的肚子。

奇特美食之旅:西雙版納油炸“花蜘蛛”,美味原因是肚裡的蛛絲

鍋裡下點油,不用太多,開小火將油燒三成熱,下花蜘蛛。小火稍微煎一會,待花蜘蛛泛黃就可以出鍋了。

煎炸好的花蜘蛛香得惹人流口水,可以撒點鹽下去調味吃,也可以不撒鹽直接吃。上下牙輕輕一咬,圓圓的花蜘蛛肚子就在嘴裡爆開來,裡面是香綿的蛋白質,鮮美得令人驚訝。

奇特美食之旅:西雙版納油炸“花蜘蛛”,美味原因是肚裡的蛛絲

花蜘蛛怎麼會如此鮮美呢?原因竟是它肚子裡的蛛絲團,或者說即將形成蜘蛛絲的蛋白質。這些蛛絲團是由多種氨基酸組成,其中包含了穀氨酸鹽。而穀氨酸是什麼?穀氨酸就是味精、雞精的主要成分!所以成也蜘蛛絲,敗也蜘蛛絲,令人感嘆。

奇特美食之旅:西雙版納油炸“花蜘蛛”,美味原因是肚裡的蛛絲

花蜘蛛的鮮美是確確實實的,因此也成為了西雙版納的一道名小吃。來西雙版納旅遊的朋友,除了看大象看孔雀,有緣遇到油炸花蜘蛛的話,一定要嘗上一嘗,也許能改變你以往對昆蟲料理的觀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