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這個穴位,讓您輕鬆應對小兒驚風!

作為家長,最怕的就是寶寶發燒,因為溫度太高,很容易出現“高熱驚厥”。可是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呢?

學會這個穴位,讓您輕鬆應對小兒驚風!


一根橡皮筋,被風吹日曬以後長度會變短,伸縮力肯定會下降。人體的筋脈就像這根橡皮筋,一旦由於高熱耗傷津液,筋脈失於濡潤就會變短,稍稍動一下就會造成抽搐。

高熱驚厥屬於小兒驚風的一種。由於驚風發作時症狀嚴重,所以每個家長一定都不願意看見這種情況發生在自己的寶寶身上,但是一旦發生了也不要慌張,今天小田就教給大家一個穴位,讓大家面對“驚風抽搐”時能夠做到不驚慌,把傷害降到最低。


這個穴位就是脾經上的--隱白穴


大家都知道脾經是人體中很重要的一條經絡,可是脾經是怎麼循行的呢?就像一條公交線路,起始站在哪?終點站在哪?哪裡是站點?又能去哪?有什麼作用呢?

快來搬著小板凳,認真學習吧~


學會這個穴位,讓您輕鬆應對小兒驚風!

足太陰脾經循行路線

脾足太陰之脈,起於大指之端,循指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後,上內踝前廉,上踹內,循脛骨後,交出厥陰之前,上膝骨內廉…


——《黃帝內經》

脾經起始於大腳趾內側,指甲跟角側後方,也就是今天我們的主角--隱白穴(脾之井穴)。


隱白穴,屬木,是十三鬼穴之一,別名鬼壘穴,鬼眼穴。

什麼是鬼穴?



什麼是井穴?


古人把經氣在經脈中的運行比作自然界的水流,認為具有由小到大,由淺入深的特點。


“井”顧名思義谷井,是山谷之泉,是水之源頭;


井穴一般分佈在手指或腳趾的末端,為經氣初出之處。也就是說,

井穴是每條經脈經氣最充足的地方~

學會這個穴位,讓您輕鬆應對小兒驚風!

隱白穴的位置

在足趾,大趾末節內側,指甲跟角側後方0.1寸。


(一寸相當於手大拇指的寬度,0.1寸就是1寸的1/10。注意要用自己的手指頭哦~)

學會這個穴位,讓您輕鬆應對小兒驚風!

隱白穴的主治

1.驚風

無論是由於外感時邪、內蘊溼熱、暴受驚恐而引發的急驚風,還是由於脾胃虛弱或脾腎陽虛而致脾虛肝亢或因急驚風后邪氣未盡,耗損肝腎陰津而導致的虛風內動,都有很好的效果呢~


2.腹滿暴瀉


隱白穴為脾經首穴,脈氣始發之處,對補益脾氣有重要作用呢~尤其是脾胃虛弱造成的腹脹,洩瀉~


操作方法

臨床上經常是針刺或點刺放血。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可以用筷子的頭或者牙籤圓頭來點按,力道可以稍重一些。日常每天50次就可以


按照中醫傳統療法,驚風發作時以點刺出血為宜。如果您不敢操作,按壓這個穴位也是有效果滴~


驚厥發作時一定要防止咬到舌頭,可以用手絹纏在手指並撬開牙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