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壁英雄,盤羊之殤

◎蕭野

【在我國天山、帕米爾高原、阿爾金山、崑崙山、祁連山、青藏高原和內蒙古高原,棲息著中國野羊中最高大威猛的羊類——盤羊。它們是隱匿於大山深處的生靈,常常生活在人跡罕至的高寒荒漠地帶,頗有幾分神秘色彩。盤羊屬瀕危珍稀保護動物,在國際上已被列入禁運動物的名單,受到嚴格保護。盤羊有些亞種在《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中被納入“極危”等級,形勢危急,而這與人類活動逃不開干係。】

峭壁英雄,盤羊之殤

帕米爾盤羊種群。帕米爾盤羊也稱馬可波羅盤羊。

螺旋大犄角是盤羊“專利”

盤羊,在動物分類上,屬牛科,羊亞科,盤羊屬,因雄性角呈螺旋狀盤曲而得名,頭部大,所以又叫“大角羊”“大頭羊”等,與人飼養的公綿羊頗像。雌雄都有角,雌羊的角短而細,基部微微向外,彎曲度並不大;雄性的角基部較雌性角粗大,角基最粗處圓周達54.6釐米——簡直像個桶,角的表面佈滿環形的稜。角型呈螺旋狀,自頭頂向下蜿蜒並向後作螺旋狀生長,彎曲可超過360度。它的角之巨叫人瞠目:世界上最大的盤羊角長度達到為158.1釐米(由角基順內緣的彎度量至角尖),繞耳盤旋一週還有餘。

盤羊尾部極短,僅能覆蓋肛門部位。體被毛,光滑短小,頸部皮毛略長些,底絨很厚的皮毛在寒冷的冬天提供保護。盤羊體色一般呈土灰色或灰褐色,且毛色隨季節推移逐漸加深。

盤羊體重可達240公斤,肩高1.2米,體長1.2〜1.9米,是中國野羊中最高大威猛的,體形比其他羊大,博得“亞洲鉅野羊”稱號。

峭壁英雄,盤羊之殤

盤羊的巨角是其爭偶的武器

巨角束縛 仍會“飛簷走壁”

延綿起伏的山地不利於動物的快速運動,無論對羊類動物抑或捕食動物都是一種阻礙。然而,山地卻為捕食者隱蔽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捕食者突然出擊就有可能捕殺到羊類。於是,盤羊等在山地環境進化出攀緣的能力,能夠很好地平衡身體並攀爬上陡峭的山崖,甚至站立於捕食者難以攀爬上去的狹窄岩石。它那碩大的頭中,兩隻角佔了大部分重量,是盤羊的驕傲,也是累贅,導致它奔跑的速度和攀登的本事比起其他羊遜色不少。不過這些體形幾乎與馬一般大小的傢伙,其實也稱得上會“飛簷走壁”。

峭壁英雄,盤羊之殤

巨角對盤羊來說是驕傲也是累贅

峭壁英雄,盤羊之殤

盤羊底絨很厚的皮毛保證它們在寒冷的冬天能在外覓食

高山荒漠或距離水源較近的丘陵山坡草地是盤羊的理想家園,它們多生活在比較開闊和多岩石的山地草原中,生活的區域有陡峭的巖壁和切割劇烈的溝谷,這是它們躲避敵害,抵禦狂風暴雨、強烈日照的掩體。莎草、紅景天等高山植物的嫩枝葉、沙生針茅和戈壁針茅等是它們的主要食物。

盤羊分佈的海拔從南到北逐漸降低:在西藏和青海為海拔3500〜5500米,在新疆南緣山地為3000〜5000米,在寧夏為2000〜2500米,在甘肅為1500〜5000米,棲息地海拔跨越1500〜5500米,既可棲息於戈壁荒漠的低山丘陵,也可生存在高山峻嶺。跟其他羊比,盤羊的生活區域比較固定,只要沒有大的驚擾,就不做較大範圍的遷徙,因為頂那麼沉的大頭行走實在不易。尤其是當盤羊逐漸衰老,巨角就成了日常生活的沉重負擔。

生活在各地的盤羊都有一個共同的遷移習性:在一定的活動範圍內,夏季往高處走,冬季向低處走,主要是由於盤羊脊背寄生著一種叫皮蠅的蛆,天氣暖和了,蛆活動比較活躍,給盤羊脊揹帶來瘙癢,所以,為了躲避這些蛆帶來的瘙癢,整個夏季都會選擇海拔比較高且寒冷的區域覓食。

能預知天氣決定交配期

盤羊比較耐寒,在寒冷冬季,天剛剛破曉,它們就在零下30攝氏度至零下40攝氏度的寒冷環境下起來活動,覓食。它們休息時常選擇視野開闊、平坦的陽坡,朝著各個方向臥息,以便及早發現天敵。它們極耐渴,利用鮮草的水分能維持幾天不喝水。

春夏季雌雄盤羊常常分開活動,它們在秋末和初冬發情交配,公羊和母羊開始集群,五六隻雄盤羊和數十隻雌盤羊一起活動。盤羊的巨角是其爭偶的武器,發情時,公盤羊巨角相撞發出的“哐哐”聲如雷震耳。在交配期間,雄性盤羊間爭偶激烈,甚至劇烈格鬥,勝者獲取這群盤羊的交配權。交配季節結束後,雌、雄又分開活動。

盤羊的妊娠期約150天〜160天,次年5月〜6月產仔,每胎產仔1-3只。幼仔適應環境的本領很強,出生後毛一干便能直立起來吃奶,幾小時後即可隨雌獸活動,1月齡左右開始吃草,哺乳期大約持續半年以上。雌性3歲性成熟,雄性4歲性成熟,野外壽命可達10年〜13年。

盤羊對氣候的變化很敏感,能預知未來半年的天氣,如果來年春季比較暖和,會提前進入交配期;如果來年春季比較寒冷,則會推遲交配期,避開寒冷的天氣接羔育幼。

峭壁英雄,盤羊之殤

盤羊的妊娠期約150天~160天,次年5月~6月產仔,每胎產仔1-3只

退縮到少人的偏遠地區

史籍和地方誌中曾大量記載盤羊的分佈,如甘肅省的《玉門縣誌》《敦煌縣誌》和《安西縣新志》等,以及四川省的《小金縣誌》《紅原縣誌》和《理縣縣誌》等。一些地方還以盤羊來命名,曾經盛產盤羊的新疆伊寧市又稱“呼勒加”,意為“盤羊”;北疆也有許多這樣的地名,如鐵熱克提阿爾格勒塔依,蒙語為楊樹和大頭羊;呼勒加克孜勒,在哈薩克語中意為“大頭羊”。

根據化石研究結果,在更新世,我國盤羊曾出現在東北、西北、華北、華中、青藏高原東部和喜馬拉雅山的地層中,比現在分佈範圍廣闊,更新世盤羊化石分佈的最大特點是在黃河中下游,意味著盤羊曾分佈到黃河以南的地區。

隨著人類文明出現,盤羊的分佈區被分割,生境日益破碎和退化,被迫退縮到人煙稀少的偏遠地區,或與輪牧的人類競爭草場、交替活動區域。我國盤羊主要棲息在天山、帕米爾高原、阿爾金山、崑崙山、祁連山、青藏高原和內蒙古高原等地。現在這些山地草原和高山、亞高山高寒草甸草原,已成為盤羊最後的自然庇護所。中國境內的盤羊劃分為戈壁盤羊、西藏盤羊、雅布賴盤羊、天山盤羊和帕米爾盤羊5種。

據估計,全球盤羊總數超過10萬頭,但各亞種的數量相差很大,有的亞種僅有幾十頭,有的幾萬頭,生存狀態相去甚遠。一般而言,不同區域的盤羊生存境況與其海拔高度和農牧業生產息息相關,如新疆卡拉麥裡山和內蒙古大青山的海拔較低,緊鄰農牧業經營區,盤羊幾乎難得一見,而青藏高原尚可見幾百頭的大群。

峭壁英雄,盤羊之殤

盤羊多生活在比較開闊和多岩石的山地草原中,生活的區域有陡峭的巖壁和切割劇烈的溝谷。

戈壁盤羊15年間少八成

在《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中,戈壁盤羊被納入“極危”等級。戈壁盤羊在中國僅分佈於內蒙古自治區境內,目前棲息於二連浩特市東西各不超過150千米,南北寬約20千米的靠近中蒙邊境的狹長地帶,平均海撥1000米。該區域屬荒漠草原景觀,地勢相對平坦的低山丘陵地帶,起伏坡地與溝壑相雜其間,植物種類稀少,植被低矮,稀疏。該區域為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夏季短暫炎熱,冬季漫長寒冷。可見,戈壁盤羊的生活環境十分惡劣。近年來大規模的草原開發,嚴重壓縮了戈壁盤羊的生存空間。該物種對環境極為敏感,各種經濟活動也嚴重干擾了其正常的生存活動,種群數量持續下降。分佈區周圍人口增多,人類的開發干擾活動頻繁,隨之而帶來畜牧業的發展、家畜的增多,一方面與盤羊爭食,另一方面造成盤羊棲息地的破壞,給盤羊的生存帶來很大的威脅。盤羊在山地環境進化出攀緣的能力,能夠很好地平衡身體並攀爬上陡峭的山崖。

峭壁英雄,盤羊之殤

盤羊在山地環境進化出攀緣的能力,能夠很好地平衡身體並攀爬上陡峭的山崖。

此外,中蒙邊境修築的鐵絲網阻礙了盤羊的跨境遷移活動,制約了種群之間的基因交流。自20世紀90年代起,中蒙兩國各自都修築了邊境鐵絲網,成為有蹄類動物的人為阻隔。研究人員在野外觀察中發現,體重較輕的盤羊亞成體和雌性個體,時常能夠跳過高達2.2米的鐵絲網,可謂“跳高健將”,但對體重超過240公斤的成年雄性來說,跳過這個高度難度相當大。高而堅固的邊境鐵絲網阻隔了兩邊大型哺乳動物的正常交流,也使盤羊的日常取食、水源利用、逃避敵害、繁殖爭雌均受影響。

研究人員持續研究和監測戈壁盤羊,發現2000〜2015年間,其種群從150多頭下降至不足30頭,生存狀態堪憂。

峭壁英雄,盤羊之殤

距離水源較近的丘陵山坡草地是盤羊的理想家園

“戰利品狩獵”是福是禍?

盤羊角與美國阿拉斯加大駝鹿的角、北美洲落基山區大馬鹿的角,並稱為“世界狩獵珍品三絕”。幾年前我國開展了盤羊等的“戰利品狩獵”(Trophy hunting,也稱“運動狩獵”),曾引發公眾對野生動物保護的熱烈討論。人們開展戰利品狩獵是為了獵獲一些角形奇特的珍稀動物,如鹿、盤羊、野牛和羚羊等。我國目前已建立了25個國際狩獵場,狩獵物種涉及盤羊、野豬、狍子、獐子、猞猁、水獺等51種獸類,以及榛雞、山雞等250多種鳥類。中國對野生動物戰利品狩獵的種類制定了限額,實行了嚴格的管理措施,以保證戰利品狩獵不會影響野生動物種群的增長。如對盤羊狩獵限額1999年為13頭。新疆木壘木壘國際盤羊狩獵場和甘肅省的肅北、阿克塞、馬鬃山國際盤羊狩獵場,均可合法定量狩獵盤羊。

有文獻介紹,野生動物戰利品狩獵運動的開展,事實上促進了邊遠地區的野生動物保護。許多國際獵場的野生動物數量較建立國際獵場開展戰利品狩獵前增加。澳大利亞物種管理專家組織的主席羅伯特·詹金斯曾表示,這是因為在開展狩獵的國家,政府會把狩獵權制成許可證,銷售給個人。這些昂貴的許可證銷售收益,主要被分配給當地居民,或用於當地社區建設,或投入當地的動物保護。這使野生動物生活地區的居民獲得實際收益,使他們從野生動物的殺害者變成最積極的保護者。

受這種成功所鼓舞,中國1984年開始引入“戰利品狩獵”。中科院動物研究所解焱博士曾表示,如果能夠切實執行“當地人獲利”的模式,那麼“戰利品狩獵”在中國會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執行力度不夠,最後的收益流向其他地方,則會使這種在國外被證明是很成功的措施失去效果。解焱擔心,在中國,目前無論是管理上還是操作層面上,問題還有很多,在這些問題解決前,“戰利品狩獵”應該有一個較長的規劃和摸索過程。

峭壁英雄,盤羊之殤

盤羊角形奇特,是“戰利品狩獵”的對象之一。

應建立盤羊遷徙走廊帶

在《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中,雅布賴盤羊被列為“極危”物種,天山盤羊為“瀕危”等級,帕米爾盤羊是“易危”,西藏盤羊則是“近危”。盤羊地方性種群的分佈情況,是下一步盤羊分佈研究的主要目標和方向。

鑑於盤羊嚴峻的生存狀態,有學者建議,當下應在盤羊活動範圍內立法禁止礦業開採、家畜放牧等人類活動破壞,冬季在自然保護區內定期投放飼草料,以補給由於冬季草枯及積雪覆蓋造成盤羊食物短缺。同時當地政府可通過退牧還草、家畜圈養舍飼等方式,給野生動物讓出更多的棲息地,建立盤羊遷徙走廊帶,減少因棲息地破碎化而引起盤羊基因交流障礙等現象。疾病傳播也是對盤羊造成威脅的因素之一,應儘早建立關於盤羊的疾病防治體系。

網編:吳燕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