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臂擡不起來,有可能是“腦子壞了”!

手臂抬不起來,有可能是“腦子壞了”!

左右(國際)脊柱健康學院導師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

抬手臂抬不起來,或者抬手臂到一定角度就會產生疼痛。

也就是我們老百姓平時說的“五十肩”。

但是大家有沒有聽說過是因為“腦子壞了”導致抬臂受限或疼痛的產生呢?

手臂抬不起來,有可能是“腦子壞了”!

其實我們所說的“腦子壞了”是指這個人的運動模式出現了錯誤,因為支配運動模式的正是我們人體的最高司令部——大腦!

那大腦怎樣去指揮或者說怎樣重建正確的運動模式呢?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肩關節,肩關節是人體中最靈活的關節,實際上,其運動不僅僅涉及上臂的肱骨和肩胛骨構成的肩關節本身,還會涉及胸骨、鎖骨、肋骨,在肩關節活動中這裡面涉及四個關節:

1.胸鎖關節

2.肩胛胸廓關節

3.肩鎖關節

4.盂肱關節(肩關節)

手臂抬不起來,有可能是“腦子壞了”!

整個肩關節的動作為四個關節動作的合成,四個關節必須適當地交互作用來產生正常的肩關節動作。這種特性稱之為—肩肱節律。

肩肱節律是指肩關節正常外展或屈曲時,盂肱關節及肩胛胸廓關節會出現自然的2:1比率,此比率意味著每2度的盂肱關節外展同時會伴隨著約1度的肩胛骨外旋。正常完整的肩關節展,約有120度來自於盂肱關節的外展,另外的60度則來自於肩胛骨的外旋。

所以,在排除骨性和損傷,如果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肩關節活動受限(以屈曲和外展為主),不妨以此為思路檢查一下肩胛骨的活動幅度是否正常,只要上述運動模式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都有可能導致肩關節活動度出現疼痛以及功能障礙。

針對肩關節抬臂受限或伴有疼痛有相關的處理,其中針對運動模式的調整我們可分為以下三個步驟:

  • 教練或醫生一手扶患者肩胛骨,另一手扶患者前臂,被動輔助其在無痛區域內完成動作;

  • 教練或醫生一手扶患者肩胛骨,輔助患者在無痛區域內完成動作;

  • 讓患者逐漸主動按照正確的運動模式完成動作。

手臂抬不起來,有可能是“腦子壞了”!


    以下兩張圖片是學員按照正確的運動模式,處理肩關節抬臂受限或伴有疼痛的真實案例前後對比.

    手臂抬不起來,有可能是“腦子壞了”!

    手臂抬不起來,有可能是“腦子壞了”!

    重建正確的運動模式,

    在關節疼痛的處理中不容忽視!

    讓“腦子正常”,助你消除疼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