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靜夜裡的蛙唱蟬鳴,裝扮著故鄉的繁華與蒼涼

故鄉,許久沒有回去了。自離開時,那時自己尚且懵懂無知,而今,已近古稀。雖然在故鄉生活的時間不長,卻給我留下了那麼多的記憶與思念。常常夢迴故鄉:夢中的故鄉,早已物是人非,而我,卻怎麼也找不到兒時熟悉的那般景、那些人。常常失落地醒來,心茫然,不知所措。

故鄉並非遙不可及,雖然3個小時的車程即可到達,但是生活中的瑣瑣碎碎,總是阻擋了回鄉的腳步。從童年到少年,從少年到青年,從青年到中年,再從中年到老年,就這樣,故鄉離我越來越遠,可以相見的唯有夢中。

每到春節快要來臨的時候,在看到漂泊在外的農民工,他們有的拿著重重的行囊、拖著疲憊的步伐在等車;有的帶著一種返鄉時的興奮,拖兒帶女行色沖沖地走著;但他們的臉上始終顯露出一種淡淡的茫然和一縷永遠抹不去的鄉愁。

聆聽靜夜裡的蛙唱蟬鳴,裝扮著故鄉的繁華與蒼涼

遠離故鄉的遊子,誰的心中沒有一處牽絆的情結,唯有那親切熟悉的鄉音,能夠安撫它的騷動與焦灼。多少在外打拼的遊子重返故鄉時,早已是兩髻如霜和一顆充滿滄桑疲憊的心,滿眼的鄉愁卻在不經意間,被某種躍動的情愫忽然打溼,幸福的淚花暮然間淌出了早已發熱的眼眶。

對於漂泊的遊子來說,故鄉是一杯濃茶,在黃昏的夕陽下慢慢啜飲。那濃濃的鄉愁,也是一杯醇酒,在冷凜的寒夜裡溫暖著寂寞的心田... ...

遠在他鄉的我,每次看到眼前返鄉的這一幕,也會想起自己的家鄉,抬頭遠望,多少年來,不曾敢忘。他鄉的路走得倦了,走得久了,難免心靈會落滿思鄉的塵埃。我也多麼渴望,在故鄉的小河邊洗洗疲憊的身軀,洗洗騷動的心房,洗去我那惆悵多年的鄉愁。

我是在故鄉長大的,在我的心田裡時常飄蕩著故鄉的稻香。在盛夏的六月,期待著那一塊塊稻田由青綠變成橙黃,那是一種比金子更好看的顏色,那是一種讓人看過一眼就能想起故鄉的顏色。

忘不了故鄉那粗糙的五穀雜糧,那原始五穀純粹的清香,早已滲入了我的靈魂。因此,在我的心靈深處總能煥發出淳樸、敦厚的品味,那也是我眷念故鄉由來已久的味道... ...

聆聽靜夜裡的蛙唱蟬鳴,裝扮著故鄉的繁華與蒼涼

忘不了故鄉那些熟悉的景物:綿延的金色沙丘和一望無際的田野;沙棗樹環抱的老屋和屋後無聲流淌的小河;還有那不知名的花兒和枯了又青的草兒;知了在聲聲的叫著夏天,而當年志向高遠的我,心卻早已飛到了遙遠的地方,去尋找心中的夢想... ...

總有淡淡的鄉愁在青草覆蓋的鄉土上,我在找尋曾經的那份記憶。曾經兒時走過的小路,也已完全變了模樣,曾經屋前的那條小河已被改造成了碧綠的農田,曾經那片飽經風霜的沙棗林也消失的無影無蹤,曾經屋後的大沙丘也已被風雨歲月吹刷得低平了。就連夢中常惦記的鯽魚池,已被經年的塵垢汙染了,可是這份思鄉的情結依舊魂牽夢繞。

那縷淡淡的鄉愁,也讓我瞭解到還有很多人從沒離開過那片土地,但他們也同樣沉浸在自己的夢裡,並不知外面的世界多精彩,並不知這同樣的時空卻有著完全不同的生活。

聆聽靜夜裡的蛙唱蟬鳴,裝扮著故鄉的繁華與蒼涼

人生的幸福,就是睡在自家的炕上,吃著父母做的飯菜,和家人嘮著家常,看那滿園綠油油的禾苗泛著清香,聆聽靜夜裡的蛙唱蟬鳴,裝扮著故鄉的繁華與蒼涼。

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人們總怕落伍,疲於認知新事物,追循新潮流。於是,我們的腳步在不斷拔起的高樓玻璃牆間變得機械和遲呆;我們的目光在流光溢彩的焰火中變得乾澀和貧乏;我們的心靈開始麻木不仁變得茫然和焦渴。

缺乏了鄉愁的夜,總會讓人難以寧靜,缺少了鄉愁的黎明,又是那樣的黯然。只有揹負著繽紛的鄉愁,每一個淡然的日子才具有念想和色彩。

所以,當還健在,就要去享受生活,感受陽光,當還有時間就約約朋友,一起感知人生的變遷。幸運的人有個好身心,才能享受到幸福的晚年。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故鄉在那頭。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故鄉在那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