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手機的豐饒少年時|愉見財經

兒童節的小週末,不聊財經,聊聊天。

寒假的時候和一夥老同學出境遊,他們帶了自己的孩子。我好奇觀察了這些孩子好幾天看他們怎麼玩的,最後得出一個結論:他們全都是來測試全球各地移動網絡覆蓋情況的。

機場,捧著IPAD和手機;酒店,捧著IPAD和手機;餐廳,捧著IPAD和手機;車上,捧著IPAD和手機;景點,捧著IPAD和手機;甚至連步行的時候,都捧著IPAD和手機……

玩到晚上,可以耗盡自己的充電寶,開始問我借。以至於行程末了的幾天,我開始給他們起綽號,叫“網絡測試工程師”。

這樣的“一零後”的童年,我不曉得是該羨慕還是心疼,是比我們孩提時過得豐饒還是貧瘠?他們有比我們當年開明得多的父母、開放得多的工具、開闊得多的知識面、開化得多的小腦筋,那是真比我們當時聰明博學。

但我總覺得他們失去了一陣明亮大聲的笑、一場肆無忌憚的鬧、一片清遠朗闊的天、一臉自由徜徉的風。

我有個後來從了政分管金融領域的朋友,有次帶我去他位於上海遠郊的老家走走,帶我去看一面有一人多高的牆、和他家門前的幾棵樹。他說他小時候最得意、覺得自己最有本事的地方,根本不是考試好不好,而是在摔了很多次、蹭破皮很多次以後,習得一手翻牆和爬樹的好身手。

我白眼翻上了天,說這都什麼破本事。他岔開了話題說,這就是男小囡該有的樣子,好強、挑戰、征服、血氣方剛、並不那麼柔糯聽話、但也不耽誤能考個看得過去的成績。

“血氣、義氣、大氣、正氣。”他開始跑題。

但說這是他認為的一個男兒日後行走社會江湖需要的氣概。

他說他在現在的那些小博士娃身上,現實生活裡只看得到綿綿柔柔的書生氣,兩年級的孩子還不會自己過馬路……

我當時不知道哪裡被他的話觸動了。儘管我至今仍覺得爬牆爬樹這事兒,分明很幼稚。

扯遠了,說回來。

我猜咱們“愉見財經”的訂戶應該以“70、80、90後”為主要人群吧?今天其實是想和大家聊個小話題:在我們沒有手機、沒有移動網絡的孩提時代,大家都玩些什麼,最有樂趣的記憶是什麼?

先說屬於我們80後女同學的“集體記憶”:

  • 跳橡皮筋

跳橡皮筋可是一場“連續劇”,橡筋高度是要從腳踝一直跳到高舉過頭的,這“通關”是可以在每節課下課承上啟下連接下去的,上課鈴一響,此刻跳到哪個高度的哪個動作都要記錄好,下節課下課是要從這個動作“斷點續接”的……

最難的動作,那是要抬腿來個花樣“一字開”、原地跳高奔三尺、踩住橡筋得跟踩雷了似的紋絲不動,才能做到的。

在沒有手機的豐饒少年時|愉見財經

  • 挑繃繃

這是一句上海話。我不知道外省市的朋友,你們管這個遊戲叫啥?翻花繩?

我現在已經記不起當時費盡心思琢磨的各種花樣和各種陷阱(就是挖個坑讓對手接不下去、把繩子挑散架),依稀記得好像有斜的網格、豎的網格、金魚狀、花狀……

在沒有手機的豐饒少年時|愉見財經

  • 遊戲棒

膽大心細敢敢挑~

在沒有手機的豐饒少年時|愉見財經

  • 跳格子

講真的這遊戲我至今不知道有啥樂趣,反正一會單腳跳一會雙腳跳的。只記得當時的老弄堂地上,經常出現這樣被畫了格子。

還有個細節,當時誰要是能拿出一盒彩色粉筆,那是要獲得其它小朋友嘖嘖豔羨的,因為不是每個小朋友都有粉筆來畫格子的,一般小朋友都是地上撿塊碎紅磚,顏色偏暗不好看、但姑且也能著色的那種。

在沒有手機的豐饒少年時|愉見財經

  • 按電鈴逃跑

再說說我自己個性化的“傻樂”遊戲吧。

我小時候住在“淮海坊”,一條老舊的法式石庫門弄堂,因為那還是個多數人家家裡沒電話的年代,於是每家每戶在一樓都會安裝個電鈴,按了他家那對應的鈴會響,就有人會從窗戶探出頭來看是誰在找他。

這對我們這群冥頑不靈的小破孩兒而言,是個“勇敢者遊戲”。我們會“手心手背猜拳”,輸了的倒黴鬼就要去按電鈴,其他人全部事先躲好等著看好戲,一般那按電鈴的孩子還有“難度級別”,比如按完以後要從1數到10才能逃跑。於是,一些來不及逃跑或沒躲藏好的玩家,就會被樓上探出頭的大人發現,然後臭罵一氣兒,說不定還會告狀到家長那裡(老弄堂裡都是熟面孔)。

相當驚險哈哈哈。

  • “冰箱”

這個遊戲類似於捉迷藏、卻又不太一樣,當時在我們弄堂曾很風靡。大意是,一個小朋友去抓、其他小朋友都要逃,逃跑者碰到牆就算進了“冰箱”,暫時安全,可是每次“冰箱”最多隻能冰10秒鐘就要繼續逃跑……

玩這個遊戲,不瘋出一身汗是不曉得回家的。

在沒有手機的豐饒少年時|愉見財經

後面再說說男生們喜歡的遊戲。

  • 拍香菸牌子

這是我們的叫法,但其實那和香菸沒什麼關係,是一種印著變形金剛、葫蘆娃等角色的硬卡紙。就看小男生們各個臉通紅、手通紅地在那裡拍。貌似還有一些小技巧,比如把卡紙彎一彎,做出一個更好拍翻面兒的弧形。我記得好像是拍翻轉過來就能拿走,如果能拍覆蓋住別的卡紙,那還能拿走那張。

在沒有手機的豐饒少年時|愉見財經

  • 彈玻璃珠

我有時候覺得,“冰壺”就是彈玻璃珠珠的高級版呀。

在沒有手機的豐饒少年時|愉見財經

  • 鬥雞

看到比我們年紀再大一點的孩子玩過這遊戲,感覺就是男生們“禮貌”的比武方式吧。

在沒有手機的豐饒少年時|愉見財經

跳長繩、踢毽子、“東南西北”、老鷹捉小雞、“老狼老狼幾點鐘”……在物質玩具匱乏的年代,小夥伴們腦洞卻很大,能開發出不少經典遊戲,甚至,捏塑料防震包裝紙上的空氣泡泡發出我們那純真年代的“啪啪啪”聲,或是對著電風扇喊“啊”然後聽聽我們的“抖音”,這種無聊的小把戲,都能玩老半天。

直到任天堂插卡式遊戲機的來到……

(上上下下左右左右ABAB,魂鬥羅沙羅曼蛇啟動時作弊調出30條命……)


尾聲

謹以這些文字,穿梭時光投遞迴那迅疾卻又漫長的童年。

朝花不經寒露。只待夕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