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傳統清明節習俗

盤點傳統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中國“時年八節”之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即冬至後的第108天,通常為4月4日—6日之中的一天,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為中國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清明節與端午節、中秋節一樣成為國家法定假日後,也成了一年中重要的“小長假”。

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朝,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相傳春秋時期晉文公為紀念死於火中的忠臣介子推而將其忌日命為寒食節,其後一天定為“清明節”。寒食節,也稱“禁菸節”,即天下禁火、只吃冷食,其在後世發展中逐漸融合掃墓、踏青等習俗,且尤以掃墓為重。

清明節期間大多氣氛消沉悲穆,容易引人胸中鬱結,故而人們常常借酒消愁,杜牧有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牧童遙指杏花村。”詩中雖未直言飲酒,但人們尋找酒家的目的,可想而知。

時至今日,雖然清明節在更大意義上已成為一個全民休假、娛樂的節日,踏青、出遊成為了更大的趨勢,但這並不妨礙人們對祖先的緬懷和祭奠。

清明節,一個有著深厚文化內涵的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歷史文化的積澱,不論朝代更替、世事變遷,它始終紮根在人們心裡,代表著人們最樸實的情感,隨著社會發展,清明節是更多在外漂泊之人的一個心靈歸宿,更代表著一種鄉愁,始終謹記“祖上幾何,我從何處來”。

清明節傳統習俗一:掃墓祭祖

清明節傳統習俗二:踏青

清明節傳統習俗三:蹴鞠

清明節傳統習俗四:盪鞦韆

傳統習俗五:鬥雞

傳統習俗六:射柳

傳統習俗七:蠶花會

傳統習俗八:插柳

傳統習俗九: 放風箏

傳統習俗十:植樹

這十項傳統習俗大家都做了幾項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