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建國家智能物流骨幹網 千億不夠就再投數千億

馬雲:建國家智能物流骨幹網 千億不夠就再投數千億

“菜鳥要全力建設國家智能物流骨幹網,阿里要投入1000億元支持,1000億不夠就多投幾千億,把物流成本(佔GDP)比重降到5%以下!”

5月31日,由菜鳥主辦的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笑稱自己主動要求來參加,大會開場就作出了一個鼓舞整個物流行業的發聲。

“未來20年要把機器變成人”

馬雲稱過去5年中國快遞行業發生了顛覆性發展,5年前國內幾乎沒有城市能做到當日達,現在有5000多個區縣已經做到當日達次日達;5年前海關商品通關量每年100萬件,現在一天100萬件。他認為現在每天1億3000萬包裹、包括外賣員超過500萬噸快遞員、7家上市快遞企業、2018年預計超過500億件噸包裹,一系列數據背後會是物流技術、大數據計算的飛速發展。

“中國物流業是幸運的,趕上了最好的時代;也是很不幸的,適應了每天1億個包裹,卻馬上要迎接每天10億個包裹。”對於由此帶來的天量人車需求、交通堵塞、交通事故都會給社會帶來困惑。他號召物流企業和供應鏈上下游各企業要有全局觀、全球觀,從整體發展看行業內的合作。

馬雲認為目前物流行業無論有多大,仍是體力勞動,未來的物流業必須是大腦驅動,是個腦力勞動行業,“之前20年是把人當作機器,未來20年會把機器變成人。”

“國家智能骨幹網由兩部分組成”

對於菜鳥的定位,馬雲稱阿里巴巴不會自己做快遞,但必須為快遞企業做服務,做合作伙伴不能做、不願意做、做不到的事情。“菜鳥不做物流,只會做物流網絡。”

他介紹,目前物流成本佔GDP比重中國仍接近15%,發達國家只有7%-8%。如果解決運輸效率問題、實現物流網之間的無縫銜接,將會產生巨大的價值。物流業不僅要自己發展,還應該成為製造業的利潤擔當。為新制造、新零售創造巨大的利潤空間。

這張網絡的目標,馬雲定義為全國24小時達、全球72小時達。為此,馬雲宣佈將投入1000億元支持物流網絡建設,1000億不夠繼續投入幾千億,將會舉阿里大部分資源支持物流,將物流成本佔比降到5%以下。

這張網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實現5%以下物流成本,24小時達的全國物流網;另一部分是沿著一帶一路建成的72小時世界物流網絡。“在北上廣深快不叫快,只有貴州、西藏、內蒙古快才叫快。”

對於就業、投資、競爭,他這樣說

馬雲在會上提到了一些市場聲音,有人講技術會取代很多就業,會給人類帶來滅頂之災。但他認為技術會讓生活更美好。

對於阿里之前頻繁的投資動作,外界有聲音稱阿里投資太激進,馬雲說:“300多億美金才剛開始,我們對未來有信心,所以還要繼續投資。”

對於菜鳥建成的這張網絡,他認為這張網絡屬於整個物流行業,物流企業等都是菜鳥的合作伙伴,希望合作伙伴在菜鳥網絡上飛起來,依靠技術、數據、共享,將全球的物流點連接起來。

對於物流行業的競爭,馬雲稱,競爭的目的是為了未來,在未來沒有壟斷,只有技術創新和自身努力才能留住客戶。

最後,馬雲說,希望所有物流企業參與進來,一起為每天10億個包裹準備,一起為解決國家、行業和社會的問題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