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上市公司市值一天蒸发超300亿业界期盼531光伏新政能有缓冲期

光伏上市公司市值一天蒸发超300亿业界期盼531光伏新政能有缓冲期

受“531”光伏新政影响,昨日光伏板块现明显下跌。太阳能发电指数下跌2.95%,阳光电源、三超新材、福斯特等跌停,跌幅超过9%的中国光伏上市公司超过16家。

“531”光伏新政在业内持续发酵后终于迎来了“松口”。昨日,包括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委会、中国光伏产业协会等先后发公告称,经再次向行业相关主管部门了解,已取得2017年普通地面光伏电站指标的项目,在今年6月30日前并网的,仍执行2017年标杆电价。

光伏行业最后一个“630”?

“兄弟姐妹们,‘630’的项目我们还要抢工期,不过,这真是光伏行业的最后一个‘630了’。”这是昨日行业协会最新公告发出后,许多光伏行业人士在朋友圈转发并对此发出的感叹。

所谓“630”政策,是指往年备案的普通地面光伏电站,如果于当年6月30日前仍未投运,将执行新一年度上网电价,故而光伏行业存在抢“630”之说。因此,每到年中之际,光伏行业便会发生大面积的“抢装潮”。显而易见,“630”政策已经成为光伏电价的核心政策,对市场行情、组件供应、项目收购等形成了巨大影响,已经成为行业从业者的重大心理预期之一。

但本次“531”光伏新政中明确规定,自发文之日起,新投运的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每千瓦时统一降低0.05元,I类、II类、III类资源区标杆上网电价分别调整为每千瓦时0.5元、0.6元和0.7元(含税)。

各地征求意见评估对行业影响

事实上,6月3日下午,通威股份、隆基股份、林洋能源、正泰电器等均召开电话交流会议,向机构和投资者解读“531”光伏新政带来的影响。

昨日晚间,金辰股份也召开电话会议,主题为“光伏设备角度解读光伏新政”。总体而言,目前各家企业对外均表态称对上市公司影响并不大,自身经营战略也早有应对举措,各家上市公司共同的观点是光伏行业将迎来新一轮洗牌,其中对中小企业影响最大。

但这并没有缓解市场投资者对此的恐慌情绪,昨日光伏板块现明显下跌。截至发稿,太阳能发电指数下跌2.95%,阳光电源、三超新材、福斯特等跌停,跌幅超过9%的中国光伏上市公司超过16家。其中,在美股和港股上市的晶科、协鑫新能源跌幅超过13%。据统计,前述企业市值总计蒸发超过300亿元。

与此同时,包括广东、浙江杭州等地的光伏太阳能行业协会也先后下发问卷调查表,向企业征求对此次“531”光伏新政的意见或建议。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新政中的其他条款,目前仍未见国家有关部门的松口迹象。昨日下午,航禹太阳能所在的“全民光伏”自媒体公号也发出联名建言信,希望国家能给予户用光伏电站一定的补贴支持额度,设定规模上限,给予2018年5月31日(含)之前备案的户用光伏电站一定的并网投运缓冲期等。

“531”光伏新政明确,今年安排1000万千瓦左右规模用于支持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考虑今年分布式光伏已建情况,明确各地5月31日(含)前并网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纳入国家认可的规模管理范围,未纳入国家认可规模管理范围的项目,由地方依法予以支持。但新政中并未明确表示分布式光伏项目是否包含了户用光伏,从而也引起了业内人士的热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