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宏观张文朗」还难乐观——2018年5月PMI数据点评

特别提示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客户中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客户,请勿订阅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光大宏观张文朗」还难乐观——2018年5月PMI数据点评

张文朗 周子彭

要点

5月官方制造业PMI指数好于市场预期,相比4月上升0.5个百分点至51.9%。其中,新订单和生产成为拉动指数上扬的驱动力,分别上升0.9和1个百分点。中美贸易谈判仍在继续,情势依旧不明朗,进出口“抢跑现象”或将延续。

大中型企业PMI上升,小型企业表现尚可,供给侧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制造业PMI中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上升和供给侧压力小幅上扬,导致5月PPI环比增速转正,预计PPI同比增速将上扬至3.8%。

正文

5月份制造业PMI相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至51.9%。制造业新订单指数和新出口订单指数双双抬头,大中小企业新出口订单分化缩小。非制造业PMI连续三月上升至54.9%,高于去年同期0.4个百分点。光大PMI供给压力指数略有回升,显示5月经济活力略加强,叠加PMI原材料进购价格提升,预计5月PPI较4月略回弹至3.8%。

5月PMI上升新订单和生产贡献最大

5月官方制造业 PMI上升0.5个百分点至51.9%,高于市场预期。其中,新出口订单PMI指数较4月上升0.5个百分点,高于2011年以来的同期水平;新订单、生产PMI分别高于上月0.9、1.0个百分点,从业人员、原材料库存分项指数均略高于4月;供货商配送时间PMI相较上月小幅下滑0.1个百分点。总体来看,新订单和生产对PMI指数的贡献最大,分别为53.8%和54.1%。按各个成分占比计算,新订单贡献了超过50%的PMI上升,生产贡献了超过40%(图1)。

「光大宏观张文朗」还难乐观——2018年5月PMI数据点评

出口订单上升,贸易抢跑可能是原因

4月中国出口增速超市场预期,从相近的受关税摩擦影响商品和不受关税摩擦影响的商品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出口商品针对贸易摩擦出现了抢跑现象。我们认为这种贸易出口抢跑的现象5月份还在持续。5月制造业新订单指数和新出口订单指数分别较上月增加0.9和0.5百分点至53.8%和51.2%(图2),从出口订单数来看,中型企业上升幅度最大(图3)。

「光大宏观张文朗」还难乐观——2018年5月PMI数据点评「光大宏观张文朗」还难乐观——2018年5月PMI数据点评

非制造业PMI持续增长

非制造业PMI连续三个月保持增长势头。非制造业PMI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至54.9%,高于去年同期0.4个百分点,其中服务业PMI上升0.2个百分点至54%,建筑业PMI略有下降,但仍维持在60%以上的高位。从活动预期来看,非制造业的业务活动预期虽有波折但仍保持2016年底以来的上升趋势(图4)。

「光大宏观张文朗」还难乐观——2018年5月PMI数据点评

供给侧改革大浪淘沙,

合规小企业表现尚可

5月份大型企业PMI上升至53.1%;中型企业连续两个月维持上行,增长0.3个百分点至51%;小型企业制造业PMI较上月虽回落0.7个百分点但仍然处于2017年以来较高位置(图5)。中采样本中的小企业多属于合规企业,相对受益于本轮的供给侧和环保改革。

受新订单指数环比上涨0.9个百分点的影响,5月光大PMI供给压力指数较4月略有回弹至4.2%,但仍处于2017年以来的较低位置(图6),支持供给侧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判断。制造PMI数据中,5月原材料库存和产成品库存差距正向扩大,说明供给侧压力扩大主要来自需求端。

「光大宏观张文朗」还难乐观——2018年5月PMI数据点评
「光大宏观张文朗」还难乐观——2018年5月PMI数据点评

5月PPI增速将回弹至3.8%

5月份PPI通胀或有反弹。制造业PMI中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出现上升,由上个月的53 %上行3.7个百分点至56.7%(图7)。5月供给侧改革压力相较上月有所提升,从PMI数据来看,预计5月PPI同比增速将比4月略有反弹至3.8%。

「光大宏观张文朗」还难乐观——2018年5月PMI数据点评

相关报告

本订阅号由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编写,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任何情况下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均应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相关研究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光大证券客户中非专业投资者客户,不论通过何种渠道阅读到本订阅号的内容,请自行评估相关内容适当性,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对相关信息可能的风险进行充分的了解,若因不当使用本订阅号中任何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需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非光大证券客户,请勿订阅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光大宏观组团队介绍

张文朗 首席宏观分析师 13811233375

周子彭 宏观经济和资产配置 13699222628

黄文静 宏观经济和市场研究 18611288099

郭永斌 财政与固定收益 15120034181

刘政宁 海外经济与金融市场 13761178275

邓巧锋 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 13810828167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