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還有哪些“招”?

特別提示

本訂閱號中所涉及的證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證券研究所宏觀研究團隊編寫,僅面向光大證券客戶中專業投資者客戶,用作新媒體形勢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觀點的溝通交流。非光大證券專業投資客戶,請勿訂閱或使用本訂閱號中的任何信息

特朗普還有哪些“招”?

張文朗 劉政寧

中美貿易摩擦系列之三

摘要

【1】特朗普執行貿易保護主義背後是美國學派的“李斯特主義”抬頭,中美貿易衝突未見降溫,特朗普挑釁難言結束。四大理由:特朗普核心團隊“大換血”,鷹派上位後對外立場強硬。特朗普近期的非理性舉動反而導致民調支持率短期內上升,特朗普打貿易牌的“底氣”十足。中國把遵守WTO原則視為談判的基本前提,而特朗普對WTO態度傲慢,對等談判有難度。美國將中國視為戰略競爭對手,這個定位短期難以改變。

【2】貿易領域之外,特朗普還可能在投資領域發起挑釁。根據特朗普的言論,美國貿易談判代表可能考慮再對從中國進口的1000億美元商品開出徵稅清單。美國政府也可能限制中國企業赴美投資,財政部或在5月底前提交方案。2013年以來,美國外商投資委員會(CFIUS)針對製造業的一般交易審查案例顯著上升,中國則是接受審查最多的國家。關鍵技術審查方面,中國涉及的案例不多,但近年來赴美併購科技公司的金額上升較快,預計未來將成為CFIUS重點“關照”對象。

【4】總之,欲靜而風不止,特朗普的非理性舉動還將是市場波動的重要因素。在金融週期轉向的過程之中,銀行“緊信用”已經抬高了實體部門融資成本,一季度經濟“穩中帶憂”。這種情況下,國內的貨幣政策發揮對沖“緊信用”和緩解外圍風險的必要性上升,未來或相機抉擇。

正文

特朗普一意孤行,中美貿易衝突未見緩解,全球股市“一挫再挫”。我們之前在《川普貿易戰靠“李斯特”撐腰》以及《川普挑戰人民幣?看“李斯特”怎麼說》專題報告中指出,特朗普執行貿易保護主義不是“心血來潮”,背後有“李斯特主義”的身影李斯特的核心觀點是要通過貿易保護等手段來發展本國工業,促進生產力發展,這個理念對包括美國、德國和日本在內的多個經濟體的發展都起到重要影響。那麼,中美衝突何去何從?特朗普還可能如何出招?

特朗普挑釁難言結束

特朗普核心團隊“大換血”,鷹派上位後對外立場強硬。2018年3月,白宮再次經歷了人事洗牌,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加里·科恩、國務卿蒂勒森、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麥克馬斯特先後離職,取而代之的分別是庫德洛、蓬佩奧、博爾頓(表1)。這次人事變動後,特朗普的核心智囊團已由建制派官僚變成鷹派人士,再加上原有的國家貿易委員會主任納瓦羅和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兩人均是徵收懲罰性關稅的鼓吹者),未來特朗普執政團隊的態度將更加強硬。

特朗普還有哪些“招”?

特朗普近期的非理性舉動反而導致民調支持率短期內上升,特朗普打貿易牌的“底氣”十足。在2016年的大選中,特朗普本就是依靠民粹主義者的支持取得了最終勝利。過去一年,特朗普為了積累政治成本可謂不擇手段:從承認耶路撒冷,到武裝打擊敘利亞;從退出《巴黎協議》,到向全球貿易伙伴徵收鋼鋁關稅。經過這些“努力”,特朗普的民調支持率從2017年下半年的35%逐步上升至今年4月的41%(根據蓋洛普的調查)。有了選民的支持,特朗普在推行美國優先的施政方針時會更有“底氣”。另外,隨著“通俄門”調查不斷深入,特朗普也希望通過中美貿易摩擦轉移公眾視線。

中國把遵守WTO原則視為談判的基本前提,而特朗普對WTO態度傲慢,對等談判有難度。中國商務部近日表示,中美雙方都是WTO成員國,應在WTO原則下協商並解決貿易摩擦。而美國在301調查後採取徵收懲罰性關稅的行為,嚴重違反了WTO規則,也違背了之前美國關於使用301調查的承諾[1]。在這種情況下,與美國展開對等的談判有難度。

美國將中國視為戰略競爭對手,這個定位短期或難改變。

2017年12月,特朗普在向國會提交的《國家戰略安全報告》中將中國視為美國的戰略競爭對手,這也是歷年來的“最嚴厲”措辭。有學者將中美之間的競爭關係視為21世紀的最重要“交鋒”[2]。一方面,中國經濟快速發展,2015年科技研發支出(R&D)佔GDP比例達到2.1%,高於歐盟28國均值(圖1)。另一方面,近年來中國的軍事實力改進,國防開支與美國的差距縮小,也成了特朗普的“心病”(圖2)。

特朗普還有哪些“招”?

特朗普還有哪些“招”?

特朗普還有哪些“招”?

美國政府還可能對中國企業赴美投資加以限制,也不排除在地緣政治問題上進行“挑釁”。特朗普在簽署301調查備忘錄時要求財政部長在60日之內提出方案,解決中國企業通過赴美投資轉移技術的問題,也就是說,財政部需在5月22日之前向特朗普彙報該方案。

根據美國《國防生產法》與《外商投資與國家安全法案》的規定,任何通過併購、收購的方式控制美國企業的外商投資交易都可能受到外商投資委員會(CFIUS)的審查,以確認其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如果審查後確認沒有威脅,交易才可繼續進行,否則交易將被終止。CFIUS的審查分兩種情形:一種為一般交易審查,另一種為涉及關鍵技術的特殊審查。CFIUS審批外商投資行為的一般流程如圖3所示。

特朗普還有哪些“招”?

CFIUS的報告顯示,一般交易審查方面,近年來對製造業審查的案件量上升較快;分國別看,中國是被審查最多的國家。從2009到2015年,製造業審查數從21件上升至68件(圖4),佔所有審查案件量的比例從32%上升至48%。2015年,CFIUS處理的投資項目最多的來源國家為中國(29件)、加拿大(22件)、英國(19件)、日本(12件)等(圖5)。

特朗普還有哪些“招”?

特朗普還有哪些“招”?

關鍵技術方面,被審查的交易集中在信息技術、航空與國防、材料、半導體等領域(圖6)。數據顯示,中國不是接受關鍵技術審查最多的國家(圖7),這或是因為之前中國企業赴美投資主要集中在能源、房地產和酒店行業,並未涉及關鍵技術(圖8)。不過,近年來赴美併購科技類企業的案例明顯增多,投資總金額從2013年的不到50億美元上升到2017年的160多億美元(圖9)。USTR在301調查報告中指出,中國政府在《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實施,挑戰和建議》和《中國製造2025計劃》中鼓勵相關部門支持中國企業在美國的併購活動,尤其是在信息技術、自動化工具與機器人、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高端鐵路設備、電子設備、農機設備以及新材料等領域。

特朗普還有哪些“招”?

特朗普還有哪些“招”?

特朗普還有哪些“招”?

特朗普還有哪些“招”?

基準情況下,CFIUS將增加針對中國企業赴美投資的審查,與高新技術相關的投資將是重點“關照”的對象。悲觀情況下,不排除美國動用《國家緊急經濟保護法》,將中國歸為“特殊威脅”對象。這種情況下,總統有權對中國企業在美國範圍內的任何收購、控股、甚至是進出口活動進行監管和發出終止指令。

特朗普提出“印太戰略”以代替奧巴馬時期的“亞太戰略”,意圖聯合其盟友制衡中國。

“印太戰略”是指在印度洋、太平洋區域採取包括政治、外交、軍事等綜合手段遏制中國的崛起,主要涉及美國、日本、印度、澳大利亞四個核心國家。3月5日,美方還派出“卡爾·文森”號航母訪問越南峴港,這是自越南戰爭結束以來美國航母首次停靠越南(圖10)。

特朗普還有哪些“招”?

[1] 2000年,美國同歐共體在WTO關於“301調查的訴訟及結果”中所做出的承諾,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將僅依據WTO爭端解決機構裁決做出認定,如果美國政府在任何程度上否定或撤回這些承諾,美國將承擔國家責任。

[2] "US-China rivalry will shape the 21st century", Martin Wolf, the Financial Times, 04/11/20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