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奧數天才當學院老師,“傷仲永”再現?請不要輕易定義成功

近日,某雜誌發佈了一篇《奧數天才墜落之後》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該文章以“傷仲永”的姿態,闡述了曾經奧數天才付雲皓的過往,從連續兩年奪得國際奧數滿分金牌,到大學物理不及格未能畢業,再到如今在一所學院擔任數學老師。他的經歷很多人表示惋惜,包括《奧數天才墜落之後》的作者。

曾經的奧數天才當學院老師,“傷仲永”再現?請不要輕易定義成功

而我卻認為,這絕不是“傷仲永”的真實再現,至少他當了一名人民教師,為培養下一代做出了一定的貢獻,而那些認為他沒有成功,為他惋惜往往是以自己認為的標準去衡量一個所謂的天才,又以自己的標準去衡量著一個天才未來應該走的路,既然能夠連奪國際奧數金牌,又在一所著名大學就讀,就應該在學術研究上大有作為,成為“國際數學領域的領軍人物”,可是他們忘了這僅僅是他們的標準。

曾經的奧數天才當學院老師,“傷仲永”再現?請不要輕易定義成功

同樣的,誰說當一名人民教師就等同於墮落,無論他以前取得過多麼偉大的成就,面對孩子,面對下一代的教育,誰敢說自己的價值高於人民教師?誰都沒有資格這樣說。任何職業都有無法替代的價值,付雲皓也曾自己回應“並未覺得自己在墮落”,並表示“正穩穩當當地一步一個腳印踩在基礎教育的道路上”。

曾經的奧數天才當學院老師,“傷仲永”再現?請不要輕易定義成功

雖然我們不知道付雲皓到底經歷了什麼,以至於沒能拿到北大畢業證書,更無從得知他選擇成為一名教師而不是在學術領域施展抱負的原因,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不能判斷是當一名科學家和當一名人民教師孰重孰輕,每個人思考的角度不同,對價值觀的認識不同,付雲皓的選擇只能是最適合他的選擇,更能實現個人的價值而已,絕沒有大家想象得那樣被淘汰或者被墜落。

曾經的奧數天才當學院老師,“傷仲永”再現?請不要輕易定義成功

談起從小就被冠以神童、天才的孩子們,在某種意義上講,並沒有帶給他們更多的驕傲,甚至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成長,不過,話又說回來,很多神童最後泯然眾人與家庭教育有關,和《傷仲永》中父親一樣,君不見,神童上大學依然不會自己洗衣服,除了一味的學習,沒有個人興趣,不會交際。我們只能說這樣的神童天才註定是一個悲哀。

曾經的奧數天才當學院老師,“傷仲永”再現?請不要輕易定義成功

無論孩子在學習上的能力有多強,有多聰明,但請不要過多的干擾孩子們成長,不然很可能讓孩子在某些方面嚴重失衡,天才大學畢業後找不到工作,難道沒有給我們敲響警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