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節胖三斤,這個“魔咒”怎麼破

每逢佳節胖三斤,這個“魔咒”怎麼破

每逢佳節胖三斤,這個“魔咒”怎麼破

在春節還沒到來前,想必大家已經被警醒過很多次。但真到了春節,這麼喜慶的日子裡,大家還是忍不住開啟花式吃喝的模式。於是,每年春節都逃不過“胖三斤”的魔咒。

“吃喝”二字已成功讓“每逢佳節胖三斤”成為年度最容易實現的KPI!

每逢佳節胖三斤,這個“魔咒”怎麼破

雖說,“一口吃不成胖子”,但是,節日期間每天只攝入食物,不消耗,長胖是遲早的事。敵不過美味的誘惑和親友的殷情相勸,一天不知不覺,多吃了好幾餐。

有數據顯示,吃一包大號炸薯條,要跑5.97公里才能消耗完;喝多一罐可樂,要跑1.87公里才能消耗完;大吃一頓火鍋可以攝入高達1500千卡的卡路里,要跑21.5公里才能消耗掉,相當於跑了半個馬拉松的距離。

如果想指望春節串門走動時的那點運動來消耗掉多餘的熱量,那應該不奇怪會有“每逢佳節胖三斤,仔細一瞧三公斤”的後文了。

不難發現,這其中透露出的關鍵信息就是,要想不長胖,吃動要平衡

每逢佳節胖三斤,這個“魔咒”怎麼破

親友歡聚,有時一餐飯多吃幾口或多喝一杯難以避免。但要記得食不過量,控制一天的總能量攝入,儘量保持攝入和消耗的能量處於平衡的狀態。只要注意自己一日三餐吃了多少,心中有數,一旦發現多吃就合理安排運動消耗掉,你就距離打破”魔咒“成功一半。

除此之外,節日期間常熬夜,也是發胖的罪魁禍首之一。這不僅會影響機體新陳代謝,經常熬夜還會形成易胖難瘦的體質。熬夜時很容易肚子餓,於是就去吃宵夜,此時身體消化吸收情況旺盛,能量代謝卻很少,發胖避無可避。所以,為了避免”胖三斤“,儘量不要熬夜,最好選擇晚上10點,最晚12點以前就上床睡覺。

這樣來看想要打破這個“魔咒”說易也易,說難也難,全憑藉自己不屈的意志。

根結底還是因為,我們的春節有太多美食。

每逢佳節胖三斤,這個“魔咒”怎麼破

看著春晚,圍坐一桌吃年夜飯,稱得上是春節家家戶戶最情濃意暖的時刻。有母親在桌前的叮囑,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所以說,即便是冒著長胖的風險,這年夜飯也是絕對不容錯過的!

在幅員遼闊的中華大地,向來”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雖是同一個春節,祖國的大江南北卻吃出完全不一樣的風味。

看看大數據統計出的中國人春節過年吃喝圖。

每逢佳節胖三斤,這個“魔咒”怎麼破

北京蜜供、上海如意菜、廣州發財就手等絕對是許多人心中念念不忘的童年年味,還有西藏古突、雲南餌塊、四川樟茶鴨這些別具風情的特色美食,足足叫人難以抗拒。今年的年夜飯,你家又都準備了哪些好味呢?

中國美食文化歷史悠久,菜餚有許多流派,魯菜、川菜、粵菜、蘇菜、閩菜、浙菜、湘菜、徽菜,不如就讓我們來看看分屬於八大菜系的各地——年夜飯,都在吃什麼?

每逢佳節胖三斤,這個“魔咒”怎麼破

“以面當道”的魯菜

魯菜自宋代以後便成了“北食”的代表,山東人每年進入臘月26、27,家家戶戶開始做麵食。最出名的當屬大棗餑餑,賽碗兒大的大棗餑餑是用發麵做成,寓意“大發”,而“棗”與“早”諧音,所以又寓意“早發”。

“無辣不歡”的湘菜

湘人嗜辣,在以前過年,基本上家家戶戶門前都掛著幾串風乾紅辣椒,正所謂“吃香喝辣過好年,團年肘子少不了”,湖南地區過年餐桌上,必有一個3公斤左右香噴噴的豬肘子。這肘子一般吃不完,但取得便是個好彩頭,意為過去不順心都已結束,此刻,脫胎換骨從新開始。

“求好兆頭”的粵菜

廣東人凡事講意頭,一些帶有吉祥寓意或諧音的食材菜式,在年夜飯上必不可少。“歲晚大團圓”、“發財就手”、“狀元及第煲”等都成為在大年三十吃的“特色年節菜”。

每逢佳節胖三斤,這個“魔咒”怎麼破

“臘味鮮香”的徽菜

歷史上,徽州人為方便徽商出行,做了很多研製風乾食材,這一傳統也保留到現今的春節中,醃臘肉、醃臘腸、臘雞、臘鴨、臘鵝這一水兒的臘味都會被吊掛在各家門前,只有吃上這些臘貨,才會有過年的味。

”糕甜意美“的蘇菜

蘇式糕點是出了名的精細,過年期間更是要大放異彩,民間讚語:“蘇城風光好,糕點美名傳”,農曆正月酒釀餅,便是來自蘇州人血脈裡的傳承與記憶。揚州當地還有句俗話叫做“三十晚上吃芋頭,一年四季不會愁”,所以很多家庭會準備一個芋頭燒肉,還有豆腐,因為他們認為,有了豆腐,來年能夠“陡富”。

“長長久久”的川菜

最四川的年夜飯被認為是“九鬥碗”,又叫“田席”、“壩壩宴”,菜品數量不定,但忌諱“八”和“十”,而“九”寓意長長久久。

每逢佳節胖三斤,這個“魔咒”怎麼破

“山珍海味”的浙菜

浙江位於東海之濱,西南叢山峻嶺,盛產海味和山珍,年夜飯裡的“龍井蝦仁”、“西湖醋魚”、“桂花鮮慄根”。“糟燴鞭筍”豈是一個鮮字了得。

“圍爐火鍋”的閩菜

閩南人吃年夜飯,叫吃“二九暝”。閩南人對年夜飯十分重視,他們將除夕夜的團圓飯稱為“圍爐”,最出名的就是佛跳牆,只不過,過去的炭火爐,變成如今的電磁爐。

看過這些講究十足的八大菜系年夜飯,是否喚起你心中的年味?也許這就是許多人寧願春節”胖三斤“,也要把酒須盡歡的終極原因。

每逢佳節胖三斤,這個“魔咒”怎麼破

作為中國人最內核的向心力,無論是哪個地方的年夜飯,都將專屬於它的溫情銘刻在整個民族的骨頭裡,溫暖著每一個頂著寒風,踏著大雪奔赴歸家的遊子,和桌前等候許久的父母。

年夜飯,是一種傳統,更是一種情結。如今的年夜飯,或許早已超出了“吃”的範圍,年飯桌上的東西,不再是等到過年才能吃的上。但年飯之意不在飯,更在於那份人與人之間的溫情。

所以要問今年過節瘦身和美食,相愛相殺,究竟選哪個?瘦身誠可貴,美食價更高,若為溫情故,兩者皆可拋。

《名物志》為你講述格調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