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弘扬百世——这,才是我们爱《秦时明月》的原因

“2007年,出现了这样一部动漫,它勇敢的向世界讲述着中国那些古老的故事,是它带我们感受到了华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与魅力。”

“历史为骨,艺术为翼,中华文明,弘扬百世”,这句话出现在每集片头。这是《秦时明月》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遵循的一个信念与抱负。


中华文明,弘扬百世——这,才是我们爱《秦时明月》的原因

《秦时明月》故事背景取自秦始皇灭六国到西楚霸王项羽灭秦这段英雄辈出的历史时期。这种取材本身就直接影响了这部动漫为弘扬中华文明所作出的贡献。剧中人物名字,对话,礼仪,名剑,甚至招式都几乎出自中华文化典籍,处处引经据典,用这种方式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华夏文化的深厚底蕴。

《君临天下》第一集取名

首先解释一下“荧惑守心”这个词。“荧惑”指火星,“心”指心宿,是火星中的第一等亮星,“荧惑守心”的现象,即火星留守在天蝎座的位置,在古代象征着皇帝驾崩,丞相下台。为什么荧惑守星会被当做不祥的象征?因为两颗红色的星星相持不下,争红斗艳,是侵帝的象征。中华文明,弘扬百世——这,才是我们爱《秦时明月》的原因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三十六年,荧惑守心。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不同的是,动漫里石头上写的是“亡秦者,胡”)始皇三十六年就是公元前211年,秦始皇死于公元前210年,从动漫中嬴政举行春日大祭,可以推断出动漫里的嬴政和扶苏都将在这一年内死去。中华文明,弘扬百世——这,才是我们爱《秦时明月》的原因

哎,心痛我大秦帝国

《秦时明月》中的事:

“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燕策三》,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临行前,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好友高渐离击筑,荆轲和着拍节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来到秦国后,秦王在咸阳宫召见了他。荆轲在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见,但最终行刺失败,被秦王侍卫所杀。中华文明,弘扬百世——这,才是我们爱《秦时明月》的原因

中华文明,弘扬百世——这,才是我们爱《秦时明月》的原因

《秦时明月》中的礼:

中国自古就以“礼仪大国”著称,中华礼仪传统自成一系,独具特色。中国人自古对礼仪之事都极为看重,认为其直接体现了一个人基本的教养和素质。甚至有了“人无礼则无以立,事无礼则事不成,国无礼则国不宁”的说法,对礼的重视可见一斑。

中华文明,弘扬百世——这,才是我们爱《秦时明月》的原因

中华文明,弘扬百世——这,才是我们爱《秦时明月》的原因

八佾舞于庭,出自典故《论语·八佾篇》:“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周朝实行礼乐制度(这时期的礼制直接影响了我国几千年的礼乐文化),按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能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卿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所以玄机这集中以楚南公的角度给我们普及了这一制度:

中华文明,弘扬百世——这,才是我们爱《秦时明月》的原因

中华文明,弘扬百世——这,才是我们爱《秦时明月》的原因

《秦时明月》中的菜:

“沧海映泰岳,鱼翅烹熊掌”

海月小筑的这道名菜引出了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典故:鱼翅和熊掌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此典故出自《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告诫人们,在面临选择时,一定要认清主次,不能因小失大。

中华文明,弘扬百世——这,才是我们爱《秦时明月》的原因

中华文明,弘扬百世——这,才是我们爱《秦时明月》的原因

《秦时明月》的招式:

道家遁术——梦蝶之遁中华文明,弘扬百世——这,才是我们爱《秦时明月》的原因

出自庄周《齐物论》中“庄周梦蝶”的著名典故。原文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周梦蝶”是我国古代非常著名的一个哲学问题,庄子运用浪漫的想象力和美妙的文笔,通过对梦中变化为蝴蝶和梦醒后蝴蝶复化为己的事件的描述与探讨,提出了人不可能确切的区分真实与虚幻和生死物化的观点。

中华文明,弘扬百世——这,才是我们爱《秦时明月》的原因

中华文明,弘扬百世——这,才是我们爱《秦时明月》的原因

中华文明,弘扬百世——这,才是我们爱《秦时明月》的原因

中华文明,弘扬百世——这,才是我们爱《秦时明月》的原因

有多少人因为喜欢《秦时明月》而开始去了解“秦王扫六合”那金戈铁马的峥嵘岁月,见证中国第一个大帝国的诞生;又有多少人开始去了解楚汉相争那波澜壮阔的历史,感受霸王乌江自刎的无奈与叹息;又有多少人因为《秦时明月》而开始查阅百科,古籍去了解自己的本命?如今《秦时明月》这部动漫已陪伴我们走过10年光阴,10年秦怀,你我陪伴;祝《秦时明月》,再铸辉煌。

中华文明,弘扬百世——这,才是我们爱《秦时明月》的原因

中华文明,弘扬百世——这,才是我们爱《秦时明月》的原因

中华文明,弘扬百世——这,才是我们爱《秦时明月》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