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黃車的結局只有兩個:要麼黃,要麼賣

小黃車的結局只有兩個:要麼黃,要麼賣

資本意志下:小黃車已經沒有未來

作為一線陣營的兩大共享單車平臺,摩拜與ofo的發展風格截然不同。在初期,ofo用更輕快、更廉價的單車迅速佔領市場,而摩拜卻沉迷於智能鎖的升級迭代。事實證明,資本的意志才是共享單車市場競爭的關鍵所在。

摩拜賣身美團,這是創業者向資本屈服的無奈和辛酸。如果摩拜不賣身美團,那麼摩拜有可能會像酷騎和小藍那樣因為資金鍊斷裂而倒閉。同樣,風口浪尖之上的ofo小黃車,也面臨一個抉擇,是尊重自己的意志獨立發展,還是向資本低頭,成為資本掘金的工具。現在看來,小黃車根本沒有機會去獨立發展了。與摩拜一樣,ofo小黃車的發展必須靠資本輸血。在拿到阿里的融資後,或許沒有資本樂意拿錢為共享單車續命了。

據多位風投圈的人士透露,在摩拜和ofo拒絕了資本合併的建議後,早期投資摩拜和ofo的機構已經放出話來,不要再給不聽話的共享單車平臺投錢了。言外之意,摩拜和ofo壞了投資圈的規矩。按照資本的意願,摩拜和ofo合併後,市場規模做大了直接上市,資本套現離場,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然而,兩家共享單車平臺拒絕合併,以逐利為目標的資本,怎麼可能繼續給摩拜和ofo投資呢?

小黃車的結局只有兩個:要麼黃,要麼賣

不可否認,在ofo資金緊張的時候,阿里伸出了援手。可我們不要忽視一點,阿里對ofo小黃車的愛,並非無私的,同樣另有深意。阿里的意圖,與滴滴一樣,吃掉ofo。在ofo拒絕了阿里和滴滴的要求後,滴滴覆盤小藍,阿里加大扶持哈羅的力度。試問,連續拒絕了資本的意志後,小黃車的未來在哪裡?

要麼黃,要麼賣:小黃車的夙命

儘管ofo聯合創始人回應裁員消息並不屬實,但很多人離職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綜合各方面消息來看,拿到阿里投資後的ofo,又出現了資金鍊緊張的情況。另有業內人士透露,阿里的錢已經被ofo燒得差不多了。

今年3月份,ofo宣佈獲得阿里8.66億美元投資,摺合人民幣約55億元左右。在此之前,ofo已經通過抵押車輛的方式,先後向阿里借款17.66億元。這樣算下來,ofo拿到阿里的融資實際不超過40億元。在美團收購摩拜時,曾曬出一張財務報表,顯示摩拜每月要虧損5-6億元人民幣。在市場體量方面,摩拜與ofo接近。加之ofo小黃車的損壞率要高於摩拜,車輛數量也稍微高於摩拜,由此不難推算,ofo每月至少需要6億元的資金,阿里此前投資的8.66億美元,也就是能夠維持半年左右的時間。

小黃車的結局只有兩個:要麼黃,要麼賣

事實上,從ofo最近推出的一系列策略也可以看出,ofo確實缺錢了。上個月,ofo開始出售車身廣告,這背後折射出ofo對資金的渴求。眾所周知,目前共享單車靠騎行是無法盈利的,要想盈利,必須尋找新的盈利模式。剛推出車身廣告,ofo就開始裁員,這意味著ofo手頭的資金已經非常緊張了。如果再沒有新的資金注入,小黃車可能真的要黃了。

不可否認,裁員一定程度上能夠降低ofo的運營成本,但裁員難以拯救ofo。對於ofo小黃車來說,擺在面前的路只有兩條:一是向資本屈服,同意阿里或滴滴的收購邀約;二是堅持自主發展的理念,燒掉賬面上所有的錢破產清算。當然了,也可能會有奇蹟出現,ofo拿到又一輪融資。只是,奇蹟很難出現。在ofo得罪了滴滴和阿里後,朱嘯虎把ofo的股份賣給阿里後,恐怕沒有投資人樂意接盤ofo。

寫在最後:一味燒錢擴張市場,忽視了盈利模式的搭建,這種不健康的商業生態,是摩拜和ofo難以獨立發展的根源。在摩拜向資本屈服後,ofo同樣面臨一個選擇,要麼倒閉,要麼賣身。對於資本而言,ofo一旦倒閉,損失最大的是投資人。所以,賣身是小黃車最好的結局,至於誰會接盤,答案很快就會浮出水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