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很普通、很简单,请不要给我们贴上道德标签

茶人很普通、很简单,请不要给我们贴上道德标签

最近茶圈又起波澜,各种痛批中国茶道的文章,引发热议,挺者有之,驳者有之。笔者对双方观点,均未置喙,只是这些年围绕“茶人“及茶行业所展开的道德争论,不得不引人深思。

长期以来,凡是与茶相关的人,似乎被推上了道德的制高点。他们被贴上了各种道德的标签,诸如恭敬、谦和、真诚、淡然……似乎一个人一切的优良品质,都应该为茶人多具备。

茶人很普通、很简单,请不要给我们贴上道德标签

两个人,如果同在一件事情上,表露出道德上瑕疵,为茶之人,似乎会比一般人,得到更多的、更为严厉的斥责。

长此以往,为茶之人,渐渐的已被这些道德的枷锁,压得喘不过气来来。但凡进入到这个行业的人,就时刻遭受着某种所谓“茶人之德”的束缚,总怕稍有过失,就会使自己的名节,陷入到所谓“茶人之德”的审判。

为茶之人,不知从何时起,被大众赋予了一份“道德楷模”的使命。

茶人很普通、很简单,请不要给我们贴上道德标签

茶,作为一种植物,因其独特的价值而被人作为饮品,就其本质而言,是不具备任何人格化属性的。茶在长期的演绎过程中,其解释权基本掌握在知识分子手中,他们注重品德与品位,自然要为自己所钟爱的茶,注入人格化、精神化的改造,于是茶渐渐的成为某些人彰显品位、标榜品德的工具。只要与茶为伍,就会让人觉得其人品要比不寻常人高出很多。

于是,在外人看来,只要一个人与茶有涉,就该具备高尚的品格,就该比一般的人,具备更高的道德自律。

茶人很普通、很简单,请不要给我们贴上道德标签

那些自诩品雅德高的文人雅士,历来是文化话语权的拥有者,但一种成熟的文化,并非只是由这一部分人所推动。

茶是文人雅士的修身养性之门道,亦是茶乡山民的养家活口的农作物,也是市井商贩赚取财富的商品,更是寻常百姓平日解渴待客的饮品……中国茶文化,离开上述的任何一个人群,都不能有今天这样蔚为壮观的景象。

茶为什么样的人所拥有,所利用,茶就具有了什么样的含义。为茶之人,无外乎两种——兴趣、谋生。无论你是对茶是出于何种目的,都是一种生存方式的体现。

茶人很普通、很简单,请不要给我们贴上道德标签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而这些方式,都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道德的规范。所以我们常常谈到的“茶人之德”,并非只是涉茶之人才该具备,才该践行。

我们说医者有医德,官者有官德,商者有商德,而这些特定人群所该遵守的道德规范,不属于这个行当之中的人,就不该去遵守吗?

各行各业的道德,是基于最普遍的道德而来。难道茶人之德,就不适用于为医之人吗?为医之德,就不适用于为官的人吗?

茶人很普通、很简单,请不要给我们贴上道德标签

每一个人,在道德面前都应该是平等的。不能因为谁是茶人,就应该承担更多的道德包袱。

或许,你认为茶人应该高风亮节,于是瞧不起那些茶商,觉得他们是为营生而斤斤计较;或许,你认为做茶生意就该足智多谋,于是瞧不起那些自命清高的文化人,觉得他们是在讨着饭谈高雅……

谁说所谓的高洁之人,就不干苟且之事?

谁说终日忙碌的茶商,就没有高尚之士?

茶人很普通、很简单,请不要给我们贴上道德标签

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如何,并不取决于他是什么人做什么事,而取决于他是什么人在怎样做事。你选择与茶为伍,无论是想提升人生修养,还是获取更多的财富,如何对待茶,都是自己的选择。每一个为茶之人,思考如何做好自己乃是根本所在,而不是动辄怒视那些不对自己胃口的人,进行道德绑架,并予以口诛笔伐。

不懂宽恕与包容,也是茶人之德的大忌。

文/茶肆人生(teal2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