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菊火了,正好跟大家聊聊陶淵明


陶淵明跟王菊有什麼關係?如果你說不上來,據說就是“菊外人”了。


最近在《創造101》的熱門選手王菊,憑藉跟傳統嬌柔、可愛的少女偶像完全不同的形象與性格,開創了一條獨闢蹊徑的走紅之路。因為陶淵明對菊花情有獨鍾,王菊的粉絲們便順水推舟自稱為“陶淵明”。


今天,我們也就順水推舟,索性跟大家好好聊一聊陶淵明。藉著這篇文章,大家可以瞭解一個課本背後,更加豐富與立體的陶淵明。


王菊火了,正好跟大家聊聊陶渊明


陶淵明:千秋萬歲後,誰知榮與辱


撰文 | 史傑鵬


讀過陶淵明,但你瞭解他的生平嗎?


在中國,就連初中生都讀過陶淵明《桃花源記》,所以,對陶淵明這個人物,都有一定了解。但他又不像“三曹”那樣,因為《三國演義》的緣故,婦孺皆知,所以有必要多花一些筆墨,介紹他的生平。


陶淵明(365或372或376—427),字元亮,又名潛,一般認為“潛”這個名字,是入宋後才改的。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尋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他做彭澤縣令,僅持續八十多天,從此歸隱田園,再也沒有出仕。因此,他被文學史稱為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還戴上了“古今隱逸詩人之宗”的桂冠。


陶淵明出身不錯,他的曾祖名叫陶侃(也有人表示反對),陶侃這人很有名,我小時候讀過這樣一首詩:


陶侃惜光陰,貴於惜黃金。

光陰金難買,黃金失可尋。

也不知道是誰寫的,但從此就記住了陶侃的名字。不過我那時總以為書上印錯了,把“陶潛”印成了“陶侃”。這當然說明我很荒謬,但同時也證明,陶潛的名氣比他曾祖父大很多。其實就官職來講,陶侃才是大人物,他雖出身貧寒,但從縣城的小公務員,竟一直爬升到郡守、刺史、侍中、太尉,最後封長沙郡公,還活了七十六歲,在當時,可謂徹底的人生贏家。史書上對他的記載也很多,留下很多軼事,比如他做了大官,還每天搬磚鍛鍊身體;比如他年輕的時候,朋友來訪,家裡沒有酒肉招待,他老媽毅然剪下一頭青絲賣掉,換來酒菜待客。但遺憾的是,他的名聲依舊沒有超過孫子陶淵明。這說明什麼?說明文學成就可以碾壓一切。陶淵明太有個性了,文學才華太高了。也由此可見,不管人世間多麼勢利,大眾多麼追慕庸常的生活,骨子裡究竟都向往特立獨行。陶侃肯定對此不服氣,但又無可奈何。他雖然是當時的人生贏家,卻不可能永遠是人生贏家。


王菊火了,正好跟大家聊聊陶淵明

陶淵明畫像。



陶淵明年少的時候,家道就中落了。因為魏晉時代重門第,陶家雖然做過大官,但門第很低,所以不能像王、謝那樣,長保富貴。不過即使如此,比一般的老百姓家庭還是好很多,至少他受過良好教育,一般人家是小學也念不起的。陶淵明雖然獲得了大學文憑(至少是同等學力),按說可以努力做官,實現陶氏家族的偉大復興。但麻煩的是,他這個人太有性格,太有文學才華,根本不適合做官,註定不可能讓家族再次興旺。這也不怪陶淵明,得怪他老媽。古往今來,那些有文學天才的人,一般不會再有什麼做官的才華(當然也有極少例外)。陶淵明早年曾做過江州祭酒。江州是西晉元康元年

(291)新立的州,大約相當於今天的江西、福建二省,也包括湖北、湖南、安徽省的一部分,治所在豫章(今江西南昌),後遷武昌(今湖北鄂州),公元前340年(大概還要更早),又遷尋陽,此後一直比較固定,尋陽也因此成為江州的代名詞。尋陽,後世或寫成潯陽(有人認為尋陽和潯陽並非一地,但實際上差別不大)。白居易的名詩《琵琶行》開頭兩句:“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但在詩的末尾,他又自稱“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就是這個道理。


王菊火了,正好跟大家聊聊陶淵明


江州的面積大約為三十萬平方公里,相當於現在的一個大省。刺史是江州最大的官,相當於現在的省委書記。這個地方不簡單,著名書法家王羲之都曾在此居住十年之久,他的老師衛夫人的丈夫,也曾做過江州刺史。還有王羲之和兒子王凝之,都當過江州刺史。正是王凝之在任時,提拔了陶淵明為江州祭酒。


祭酒是個很體面的官,相當於省政府的首席行政官,在刺史的下屬中算老大,估計是廳局級。但陶淵明沒有珍惜自己的政治前途,很快就辭職了,理由是“不堪吏職”。想起來挺可惜。那麼多人找關係,那麼多人參加科舉,那麼多人拍馬溜鬚,不惜拋棄人格,就為了謀個一官半職。《儒林外史》裡說:“做了官,就可以坐堂撒籤打人。”陶淵明三十歲不到,就做到廳局級,卻說不堪吏職,難理解嗎?可能很多人都難理解,我卻和陶淵明很有同感,其實就是受不了那種單調的機關生活,這是真正的文人都會碰到的困擾。陶淵明的問題在於,那時沒有自由撰稿人這個職業,否則他單靠寫作,寫個專欄,開個公號,弄個私塾,就可以功成名就。但那時不行,他不做官,就只有親自耕種。


輾轉官場,陶淵明為何辭職?


那時讀書人較少,像陶淵明讀過這麼多書的人,在家務農,確實有點人才浪費。所以省政府很快又注意到他,請他去當主簿。主簿也是一省的高級官員,和祭酒差不多,廳局級。這是陶淵明放棄了的東西,他怎麼肯去?但種田的話,他的身子骨確實吃不消,在家躺了一陣,餓得不行,又重新到官府謀了官職,斷斷續續地做著,想睡懶覺是不可能了。後來他到處宣揚:“很想弄個職務,不那麼累的,又有固定收入,平時可以交交朋友,唱唱小曲。(聊欲絃歌以為三徑之資,可乎?)”你覺得他淨想美事是吧?不,領導還真的滿足他,當即就給他發了張委令狀:


“茲任命陶潛同志為彭澤縣令,原縣令不再擔任這個職務,另有任用。”


其實陶淵明同志沒有那麼窮,他有奴僕,去彭澤了,把奴僕留給兒子,還特意寫信叮囑:


汝旦夕之費,自給為難,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勞。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

意思是:就你那身子骨,自己也養不活自己,現在我把這個僕人送給你,可以幫你做點事餬口。不過記住,那也是人家的兒子,一定要善待人家。


王菊火了,正好跟大家聊聊陶淵明

陶淵明的散文名篇,《桃花源記》插圖


我以前讀到“此亦人子也”五個字,總是心絃一顫。別小瞧這五個字,實際上蘊含著極大的悲憫。要知道,我們每個人都是從孃胎裡辛辛苦苦待了十個月才出來的。剛出生時,大多純真善良,茫然無助。父母都會祈禱我們將來過上好的日子。如果在孃胎裡就知道自己註定會餓死凍死,我們一定會悲憤欲絕,我們的父母也會悲憤欲絕。陶淵明那五個字,其實是以父母對待孩子的愛憐角度說的。所以,我說他心地極善良,有大悲憫。


他在彭澤,把公田百畝全部用來種植秫,用來釀酒。老婆說:“總得種點糧食吧,不然吃什麼?”於是勉強答應五十畝種秫,五十畝種粳。就這樣過了近三個月。年終到了,地區派專員下來考核,屬下對陶說:“陶書記,這回去見專員,打扮得要嚴肅,要穿西裝,打領帶。”他當即不幹了:“為了這五斗米薪水,我幹嗎要奉承那種傻帽兒?”寫了封辭職信,走人了。


關於陶淵明辭職的原因,本來還有別的說法。有的說,他是因為三十四歲的程氏妹死掉(陶淵明同父異母妹,因嫁給程家,故稱程氏妹),回家奔喪;還有的說,是陶感覺官場險惡,隨時可能遭遇滅頂之災;也有的說得很高大,說是悲憫晉朝將要滅亡。

我不知道現在當官的,是不是可以隨便辭職,但在秦漢魏晉時代,官員如果不想幹了,寫封辭職信,把官印放在上面,可以馬上走人。那時很多地方官,一旦聽到上面派下了嚴厲的考核專員,就會這樣辭職,連夜跑路,朝廷一般都既往不咎。大概是覺得人家連做官都肯放棄,已經付出了極大犧牲,再追究就過分了。


王菊火了,正好跟大家聊聊陶淵明


我甚至懷疑陶淵明其實也是這類。他說不願折腰見鄉里小兒,沒準只是一句遮場面的話,實際情況可能更復雜。老實說,像陶淵明這樣的詩人,當縣令多半是當不好的,與其被專員查出各種問題,不如主動辭職,還體面些。那位專員的官職,當時叫督郵,挺倒黴的,因為沒有才華,寫不了詩,就喪失了話語權,被黑了近兩千年。督郵本來就是一個討人厭的差事,大家都記得《三國演義》裡,有個督郵下去考核劉備,被張飛綁起來抽了一頓的故事。有才華的人,誰也不喜歡搞考核的;循規蹈矩混飯吃的,則比較喜歡,因為還等著他發獎金。


總之,陶淵明蠻幸運,因為文化水平高,換了好幾個“省委書記”,都敬仰他。王弘在任時,想請他吃飯,陶淵明還愛理不理。後來王書記只好求陶淵明的朋友龐通之幫忙,假裝由龐請客,一會兒他突然駕到,終於見到了陶一面。


有個大文學家叫顏延之的,非常有名,家世也好,曾祖顏含做過右光祿大夫,祖父顏約做過零陵太守,父親顏顯做過護軍司馬。他本人好讀書,無所不覽,文章之美,冠絕當時,與謝靈運並稱“顏謝”。曾經當過江州“省委書記”劉柳的手下,在尋陽居住,每天去找陶淵明喝酒。後來被拜為始安太守,路過尋陽,再次去找陶淵明玩。王書記聽說後,也想請顏延之吃飯,結果顏延之也不理他。後來顏延之離開尋陽,留了二萬錢給陶淵明養家餬口,誰知陶淵明馬上都送到小酒館,說以後每天都來打酒,從那錢里扣。可以看出,陶淵明根本就不適合過日子,根本不該結婚,誰要嫁給他還生了孩子,絕對是“喪偶式育兒”。但可悲的是,他二十六歲就生了兒子,而且有兩任老婆,五個孩子,其中一對還是雙胞胎。

古書上記載,陶淵明曾經在九月九日,也就是重陽節那天,在家門口菊花叢中坐,滿手都是菊花。突然省委書記送酒來了。他馬上打開蓋子就喝,喝高了才回家,很率性。他不懂音律,但弄了一張琴,也不裝琴絃,喝酒喝嗨了,就假裝撥弄撥弄。客人來了,不寒暄,而是請喝酒,喝醉了就說:“我要睡覺,你請便。”太守,也就是地委書記去拜訪他,碰到他正在打理釀熟的酒,找不到濾網。他順手就把書記的紗帽從頭上摘下,過濾酒糟,用完後還給書記:“謝謝。”


晚年他窮得叮噹響,瘦骨嶙峋。改朝換代了,劉宋朝廷的新任省委書記檀道濟特意來看他,他躺在床上,像一條瘦狗,幾天沒吃飽飯。檀書記和藹地問:“夫賢者處世,天下無道則隱,有道則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意思是,我聽說賢明的人,世道不好就隱居,世道好了就出來做事。現在我們是清明的時代,你為什麼還躲在家裡,窮成這樣?陶淵明回答:“我哪敢稱為賢人,沒那志向。”他說的倒是老實話,陶淵明的理想就是避居,根本不像孔子,有當帝王師、治國治民的理想。否則以陶淵明的學問,開個私塾也足夠了,不至於去幹體力活。


檀書記也理解他,送了點精製麵粉和豬肉牛肉,就回去了。


陶淵明的老婆翟氏,一點都不煩他,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陶淵明一直活到南朝宋元嘉四年,終於死掉了,享年六十二歲(也有一種說法,說是五十五歲)。

“輓歌辭”組詩,書寫關於死亡的“文學史”

我個人特別敬佩陶淵明的為人,主要是因為性格相似,幹不了正事兒,不習慣朝九晚五的生活,還有就是和人情世故格格不入。陶淵明曾經給兒子寫信,說自己“性剛才拙,與物多忤”,我覺得簡直說到自己心底去了。但我比他俗氣,沒有這麼率性,頂多在靈魂中,對這種率性的人格有一點慕戀。


陶淵明的詩歌以沖淡見稱,但也有金剛怒目的篇章,所以魯迅提到,看一個人,該看他的全集。其實我想,像陶淵明這樣的人,這看不慣,那看不慣,肯定心底有憤怒在,但不敢宣之於口,只好沉湎於酒。沒有憤怒的人,其沖淡也不會有多高境界,不過是假古董。


根據史書記載和學者考證,陶淵明大概死於宋文帝元嘉四年(427)的十一月,享年六十二歲(也有人不同意)。“輓歌辭”有三首,作於其逝世前的兩個月,即元嘉四年的九月。

這三首詩很有意思,是陶淵明死前寫給自己死後的。這種生前給自己作輓詩的情況,並不少見。據說書法家啟功生前也專門邀集了幾個好友,給自己弄死後告別會,但最後親臨者都忍不住笑了起來,沒有一點兒感傷氣氛。一群人坐在有聲光化電的水泥樓房裡,如果健健康康,確實很難產生那種淒涼的心境。但要是住在古代的農村,四面寒風呼嘯,房間到處漏風,點著一盞綠瑩瑩的油燈,那種氣氛會油然而生。陶淵明躺在病床上,想象自己被埋在荒郊野外,再也不得回家;又想象人死後,親戚雖然哭泣,但與他人無關。等到親戚也死了,就再也沒人記得自己了,既悲涼,又無奈。


“輓歌辭”其三


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

嚴霜九月中,送我出遠郊。

四面無人居,高墳正嶕嶢。

馬為仰天鳴,風為自蕭條。

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

千年不復朝,賢達無奈何。

向來相送人,各自還其家。


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


還好,人類發明了文字,陶淵明通過文字,把思想和文采傳遞給了千載萬世,從此後世人永遠知道晉宋之交,有一個叫陶淵明的人,雖然不會為他哭泣,但讀了他那麼好的詩歌,至少會感念懷想,永世不忘。但普通的老百姓呢?他們通過什麼讓後人知道?


其實也可以。


我讀古代那些普通人記載在竹簡上的事蹟,也會為之遐想。只要歷史的積澱足夠,時光的陳舊足夠,他們也一樣能讓我們後人為之感嘆。我非常喜歡看那種記載了死者生平軼事的墓誌,從中能看出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可惜這樣的墓誌很少,大多是高頭講章,一些紅頭文件似的無聊套話。其實何必如此,哪怕記載墓主曾經偷雞摸狗,都是何等鮮活?


我曾經在一本介紹漢畫的書上,看到漢墓中有一塊印著當時某工匠手掌的磚,指紋形狀纖毫不差,不禁神馳不已。可惜沒有文字留下,紀念這個工匠的生平。我小時走在郊外,看見野草中一個個恐怖的墳墓,想象墳墓中的骨頭也曾在世上生活過幾十個春秋,如果他們能夠寫作,每個人都是一部文學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