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绝望情绪不仅仅让人心酸

近日,一封来自驻马店西平县小学四年级老师的一封辞职信火了。写信的是一名小学四年级班主任,此前,这位老师把学生在校默写古诗的成绩和照片发到了家长群里,便有成绩差的家长威胁老师必须“登门道歉”,否则“到教育局反映”。有小学校长表示,该老师在辞职信中所显示出的一种无奈、惶恐和对教师职位绝望的情绪,令人心酸,但这种消极的态度还是不可取的。(6月4日《大河报》)

老师把学生默写古诗的成绩发到了家长群里,原本不是什么原则性的大错,却被家长要求登门道歉,甚至还威胁告到教育局。老师在无奈之下竟不得不以辞职来避祸。该老师在辞职信中所显示出的无奈、惶恐和绝望情绪,实在是令人五味杂陈。那位小学校长说“这种消极的态度还是不可取的”,但是,除此之外,教师又能有什么样的态度?积极得起来吗?

该家长为什么会有如此过激的反应?其实说白了,还是一个面子的问题。家长觉得,老师把学生的古诗默写成绩发到了家长群里,令自己脸面无光,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于是便恼羞成怒,把怒火发泄到老师身上,想借此来找回面子。其实,在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手段发明之前,老师在班上公开发布古诗默写成绩,以此来褒扬优秀,鞭挞后进,是一种极其正常的教学手段。现在发布到家长群里,也有让家长一起来督促学生学习的意思,虽然有些考虑失当,没有顾及学生家长的面子,但出发点不容置疑。为什么到了家长那里,老师的这种做法就成了大逆不道之举呢?为什么非要把老师的尊严彻底践踏在地上呢?

当事老师的这种绝望情绪不仅仅令人心酸,更该令人深思。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老师变得如此弱势?如此无助?

个别家长的盛气凌人固是一个方面,更主要的是,老师的权利以及尊严在家长咄咄逼人的攻势下,缺少应有的支持——学校担心站在家长的对立面引发舆情,往往不敢给当事老师以旗帜鲜明的支持,不敢给当事老师以主心骨的担当,甚至于不惜牺牲老师的个体利益来讨好家长。这无疑才是真正压垮老师的那一根稻草。

在过度强调权利的时代,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冲突有时真的无可避免。对此,学校的态度应该是明确的,老师的教学行为是代表学校实施的,即使是失误也是学校的失误,学校应该勇于站出来替当事教师担当,而不是让当事老师自己充当教学失误的完全责任人,来接受个别不通情理家长的种种刁难。学校理应是所有老师的主心骨,当事老师不该成为学校的弃子。

文/李先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