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送劉太沖敘》,鬱屈瑰奇,於二王法外別有異趣

初唐書壇以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等人皆奉“二王”為圭臬,形成了一個勢力強大的書法流派,位高權重,風範凜然。但是他們皆本古人,不敢妄為,作品少有新意。尤其是虞世南,他徹底繼承了王書的藝術特色,恪守王風,筆筆王法,這樣便形成了以方正瘦硬為風格的初唐書體,“古不乖時,今不同弊”,這種保守從書法的長遠發展是十分不利的。

顏真卿《送劉太沖敘》,鬱屈瑰奇,於二王法外別有異趣

顏真卿取法前人卻法而能化,推陳出新,他在筆法、結體、章法佈局等方面都與王派書風迥異,獨樹一幟。他改變了初唐王派書家注重運指,風格輕盈秀麗,以瘦硬取勝的特色,而是加大了腕力的運用,突出一個“筋”字,即范仲淹所說的“顏筋”。現代史學家范文瀾指出了顏真卿書法善於創新的特點:“初唐的歐、虞、褚、薛,只是二王書體的繼承人。盛唐的顏真卿才是唐朝書體的創造者”。

顏真卿《送劉太沖敘》,鬱屈瑰奇,於二王法外別有異趣

顏真卿《送劉太沖敘》,行書,書於大曆七年(772年),《敘》文中有對劉太沖兄弟的讚揚:“果行潔修,斯文彪炳,鄂不照乎栘華”,“衝與太真嗣家聲於後”;有對劉太沖的勉勵:“衝之西遊,斯有望矣”,“勖哉之子!”可見顏真卿對劉家兄弟的賞識與厚愛。

顏真卿《送劉太沖敘》,鬱屈瑰奇,於二王法外別有異趣

《送劉太沖敘》較《麻姑仙壇記》、《大唐中興頌》晚一年,米芾《書史》一書有著錄。董其昌在《送劉太沖敘》的跋語中指出:“顏魯公送劉太沖敘,鬱屈瑰奇,於二王法外別有異趣。米元章謂如龍蛇生動,見者目驚,不虛也。”

顏真卿《送劉太沖敘》,鬱屈瑰奇,於二王法外別有異趣

伊秉綬的隸書、行書在清季獨樹一幟,大放異彩。推原其行草書的淵源,可以上溯到顏真卿的《送劉太沖敘》。按米芾的說法,顏書有“篆籀氣”,伊秉綬學習顏體行書,亦能得其玄妙。喜歡顏書的朋友不妨多多揣摩,藉以開拓自己新境界。

顏真卿《送劉太沖敘》,鬱屈瑰奇,於二王法外別有異趣

顏真卿《送劉太沖敘》,鬱屈瑰奇,於二王法外別有異趣

顏真卿《送劉太沖敘》,鬱屈瑰奇,於二王法外別有異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