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中美創投圈大不同?

近幾年,在國內提倡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大環境下,資本作為“雙創”大潮背後的推動力也越發炙手可熱,大量的投資機構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放眼全球,中美兩國無疑成為創業投資最活躍的土壤。

聽說,中美創投圈大不同?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創投圈也是如此。時代背景、生活環境、經濟實力、風俗文化等等各種方面的差異,造就了不同的創投氛圍。那麼,中美創投圈有哪些大不同?我們整理出了以下幾個觀點,以供創投人士參考。

投資行業週期與環境不同

從歷史的角度看,無論是在管理思想、投資策略還是市場把控上,美國的機構投資者都已相當成熟,領先於市場。美國的風險投資行業大概起步於上世紀50年代,中國大概起步於上世紀90年代晚期,差了四五十年的時間。美國的VC已經經歷過行業週期,而中國的大部分VC還處於野蠻生長的年代。所以,從行業週期來講,美國整體上相對更成熟一些。

從投資環境來講,美國硅谷的投資基金所做的事情是要挖掘真正的價值。如果一家企業真的有核心競爭力、有核心技術,那麼美國投資機構非常願意投你,也願意等你,即便時間比較長。國內人民幣基金一般投資項目最長七年;在美國卻最少十年,正是為挖掘項目真正的價值。

另外,中美兩國投資基金的退出時間也不一樣。國內人民幣基金一般是三—五年,最長的也就是七年;而美國最少是十年。從退出時間的不同,也反映出了中美投資者投資理念的巨大差異。很多國內的投資者急功近利,傾向於掙快錢,而且這對國內的創業者也會產生同樣的影響。美國投資者則注重細水長流。

創業者的年齡和出發點不同

在國內,創業氛圍是非常強烈的。很多年輕人基於畢業以後的就業壓力以及社會對創新性的需求,往往在畢業之後選擇創業。這直接導致了國內越來越多年輕創業者的出現,“90後”比比皆是,“95後”也不稀奇。

而美國創業者的年齡卻大都在35歲以上,美國的創業者大多都是在某一個行業做了很多年的有豐富人生經驗的中年人。在美國,絕大部分成功的天使投資人,此前就是成功的創業者,現在可能仍身處某獨角獸企業管理層。他們認為,一個行業的成功者對整個行業的反哺,將引領行業更健康更良性地發展。

在快節奏的創業環境的中,中國創業者的逐利性越來越明顯。嘴上談得是情懷,但是心裡想的卻是如何盈利。這與創業者所接受的教育有著很大的關係。因為國內的教育體系很現實,功利性較強。很多走出大學校門的年輕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怎麼掙更多的錢,怎麼快速積累更多的財富。在利益環境的趨勢下,想不走向功利都難。

但是在美國,其創業更偏向創新,在他們眼中,通過顛覆性的創新開發出有價值的產品,從而提升人類生活和用戶體驗是非常有意義的。

也正是中國的創業者年輕化,缺乏經驗,而且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還要想著儘快盈利,所以要承受的壓力和麵對的失敗也就相對更多。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創業成功的幸運兒總是屈指可數。

創投圈的“二八現象”

面對創業者,美國風投只用20%的精力來挑項目,80%的精力都花在管理項目上。在國內卻恰恰相反,國內VC會花80%的精力找項目,20%的力氣管理項目。

從客觀的角度分析,美國硅谷的發展鏈條很成熟,創業項目比較集中。而中國因為地方太大,各地發展不均衡,信息也不對稱,所以雖然創業項目多,但是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北京的項目上海不知道,上海的項目深圳不知道。

而且,從項目的發展前景和格局來看,中國的項目大多以地區、地域為單位,慢慢輻射開來。而美國很多項目在創意之初,就已經站在全球市場的立足點,走國際化的路線。

從主觀原因來看,其本質上還是國內VC發展不夠成熟。國內很多VC機構都比較年輕,甚至很多新機構都是近兩年來在“雙創”口號的帶動新成立的。這些投資機構在項目發掘、人脈搭建、行業認知、知識儲備、投後管理等方面,經驗不足。

對於一家相對成熟的VC投資機構而言,投資一個產業,無論是上游還是下游,最起碼要有一兩家企業很熟悉,要在企業發展的關鍵節點上,及時給予建議和一定的幫助,也就是要做好投後管理。

而很多新的VC機構就不具備這樣的能力,他們既沒有行業資源也不知道企業的真實需求。由於各方面經驗缺乏、不成熟,這種投資機構投中好項目的幾率也就變得非常渺小,即使投中了也是運氣使然,並不是依靠自己的投資理念獨立判斷做出選擇的。

隨著中國財富整體體量的增加,高淨值人群的大量出現,再加上國內創投環境的推波助瀾,投資機構第一筆基金的募集相對會比較容易。但是,一旦投資機構沒有投出具備亮點的項目,那麼第二筆基金就會很難募集,也就直接會導致整個基金的解散。

正是上述種種原因導致,國內的很多新的VC機構在面臨投資經驗不足、募集基金和退出壓力過大的情形下,對選擇好的項目慎之又慎,以致於不惜花費80%的經歷在篩選項目上。

市場不同導致創新方式的不同

近些年來,隨著中國“高鐵、支付寶、共享單車和網購”新四大發明的持續輸出,很多人認為,中國在某些領域已經超越美國,獨佔鰲頭。而創投圈內也由曾盛行的“Copy To China”(複製到中國)逐漸轉向了“Copy From China”(從中國複製)。

長年奔波於中美兩地的中美創投創始合夥人胡浪濤,可謂親身感受了中美兩地創投圈的變化。他認為,國內創投界很多人對於自身所處的發展階段過分樂觀。在他看來,儘管中美差距有所拉近,但中國仍未擺脫“追趕者”的身份。

“我們觀察海外創業市場,並沒有說特別多國內的模式在海外走。可以看到的是,很多中國的獨角獸公司、產業資本在主動做全球化,去佔領別人的市場,比如移動支付、共享經濟等,這些都只能算是個案,不能代表一個潮流。”

在有巨大的消費市場支撐的情況下,國內有很多屬於商業模式創新。而這類模式創新,到了海外不一定行得通。而造成中美兩地創新模式不同的原因,在於創業者面對的市場不同。

在中國,有巨大的人口密度和消費市場,近些年大火過的創業領域例如O2O、共享經濟等都是依靠這個才跑出來的。中國比較大的獨角獸公司,也幾乎集中在To C(用戶)領域。

而在美國,其聚攏了大量的世界五百強企業,並且這些企業的信息化需求非常大,一家世界五百強企業就可以支撐很多To B(企業)的創業公司的存活。而國內很多To B的信息化客戶是政府單位和國有企業,其購買服務的方式跟世界五百強企業很不一樣:國內的甲方相對比較強勢,對購買軟件的積極性不高,這意味著創業公司要做很多事情,而不是專注於軟件和服務。

此外,美國對於知識產權的保護非常重視,所以To B的創業公司在競爭當中都有自己的專利壁壘,相對沒有那麼激烈。而國內的相同類型的公司則比較容易產業惡意競爭。

關於企業估值的差異

在美國,估值兩極分化的現象非常嚴重。從實踐中可以看到,美國的VC集中度比中國高10倍左右,機構數量比中國少很多,然而基金總體規模卻比中國高。美國特別優秀的公司估值也很高,但普遍創業者比較理性。

美國的公司大都是多輪小額式融資。在硅谷,很多創業項目估值遠遠低於國內,很多硅谷同階段、同規模的項目估值大概只相當於中國估值水平的1/2-2/3。比如公司會先選擇小輪融資30萬美金進行發展,在幾個月以後,再融資150萬美金、180萬美元等。他們對融資都有精準的規劃,這樣的模式更有助於公司產品更好的適應市場。

反觀國內,整體估值普遍偏高。中國的項目在天使輪的融資額度越來越大,動輒就是上千萬級別。其實,過多的資金對創業者來說並非好事,一旦企業有大量的融資在手,創業者除了會加入燒錢遊戲之外,犯錯的概率也會升高。

當然,這也跟近些年創投行業規模急速擴張有很大關係。現在國內投資面臨的現狀是,錢多優質項目少,也就造成了估值存在一定泡沫。

誠然,硅谷是創投圈的聖地,那裡的法律、規則、產業都是成熟穩健的,但是對於已經迎來創業大潮的中國而言,未來的發展潛力也是非常巨大的。對於一個擁有近14億人口的巨大市場—中國,即使創造出一種需求,就已經意味著創造一個規模數億的產業了。未來誰與爭鋒,值得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