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服输的“女汉子”|安龙县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妇联主席戴江

提起安龙县妇联主席戴江,男同志们称她是“女汉子”,妇女同志们称她为“娘家人”,儿童们称她是好“妈妈”,选民们她是好代表。她身材魁梧,性格开朗、善良。干起工作风风火火,帮助他人热情善良,工作起来有一股不服输的蛮劲。在工作中她紧紧围绕“党政所需,妇幼所急,妇联所能”,充分发挥了人大代表的积极作用。

不服输的“女汉子”|安龙县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妇联主席戴江

戴江在履行人大常委会委员表决职责

一、加强学习,深入调查研究,当好群众的代言人。

戴江同志2016年11月当选为安龙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12月当选为安龙县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委员。为能够更好地履行代表职责,她认真学习《宪法》、《代表法》《监督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除按时参加县人民代表大会和县人大常委会会议外,还积极参加县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代表履职培训和相关调研视察活动。经常深入村组、选区调研了解群众所需所盼,帮助反应和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如:2017年8月,戴江同志就先后深入到招堤街道郎元村、打江村和坡炎村,组织召开了“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县人大代表、接待选民座谈会”, 与人大代表和选民代表 “零距离”交流,认真听取县人大代表和选民代表关于村级水、路、通讯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易地搬迁、地质灾害等热点难点问题,并对选民反映的问题进行详细记录,对自己熟悉了解的问题详细耐心地给予解释和答复,对需多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将意见和建议分门别类,及时梳理后呈县人大常委会,争取尽快提出办理和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办法,帮助协调处理落实。

二、积极牵线搭台,助力脱贫攻坚,当好妇女的“娘家人”。

巾帼不让须眉,“女汉子”性格的戴江,从来就有一股不服输的闯进, 在全县脱贫攻坚战斗中,积极带领妇联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开展“脱贫功坚巾帼行·共圆小康中国梦”活动和“妇女之家”示范创建活动。全力投身脱贫攻坚一线,毫不懈怠的坚持在前沿,落实春季攻势、大比武、秋季攻势、春风行动和减贫摘帽大冲刺各阶段脱贫攻坚工作任务。把“妇女之家”作为妇女思想政治教育、综合能力提升、科技文化培训的主要阵地,积极为贫困妇女和失业妇女提供创业就业服务平台。积极争取得省、州补助经费共15万元指导海庄村、阳方居委会、栖凤居委会等10个村(社区)创建“贵州省星级妇女之家”。积极引导贫困妇女创业脱贫,向县人社部门协调争取妇女小额贴息贷款扶持,帮助162名农村妇女申请妇女小额担保贴息贷款1585万元,解决她们创业资金困难问题。组织300名妇女(其中留守妇女50名、精准贫困户妇女50名)参加妇女手绣工培训,帮助她们实现家门口就业创业,为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基础。通过开展示范创建活动,共创建了3个省级“巾帼示范基地”,3个州级“巾帼示范基地”。

三、心系妇儿事业,做呵护儿童的“好妈妈”。

“关注留守儿童,解决社会问题,关心困难家庭,帮助弱势孩子,是妇联工作的重要内容”。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她都要协调各妇儿工委成员单位开展“六一慰问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组织动员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栖凤居委会等单位和社区建立了“爱心妈妈”、“代理妈妈”关爱留守儿童长效机制。竭尽全力帮助特殊困难家庭解决实际困难,去年8月,钱相街道法统村后山组的贫困女大学生罗胜琼,由于母亲身患癌症,为给母亲治病,家庭已负债累累,戴江同志获悉情况后,多方为其争取了6000元助学金,并经常短信鼓励关心她的生活,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女孩的心坎上。同时还想方设法协调各级各部门都来关爱留守(困境)儿童,切实为儿童办实事,做好事。2016年以来,她积极到上级妇联汇报,争取中国儿童基金会“儿童快乐家园”项目30万元,在龙山镇北乡村、招堤街道海庄村、栖凤街道安马村建设;争取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80万元,实施“母亲健康快车——导乐分娩关爱服务”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改善偏远贫困地区妇女儿童生存发展环境,使他们感受到党委政府的关心,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四、付出与收获成正比。

有付出就有收获,戴江同志在工作中以身作则,认真学习,甘当公仆,模范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单位和个人争得了不少荣誉。

单位: 2016年2月获黔西南州妇联系统2015年度目标绩效考核一等奖;2016年3月获安龙县委县政府表彰“2015年度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17年获“贵州省2015-2017年度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个人:在新闻宣传方面2017年12月获贵州省妇联 “第三届贵州省妇女儿童好新闻评选报纸类二等奖”;工作上获安龙县委县政府 “2017年度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个人”; 被安龙县人大常委会评为2017年度安龙县第十七届优秀人大代表。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娘家人”、“好妈妈”、“ 好代表”的崇高职责。(胡连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