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的《朗讀者》,喚醒了大眾許久未被觸摸的文化脈搏

央視播出的《朗讀者》備受好評,董卿首任製作人兼主持人,集結濮存昕、柳傳志等朗讀者,如一股清風喚醒了大眾許久未被觸摸的文化脈搏。《朗讀者》也讓不少人重新朗讀國學經典。

第一期《朗讀者》的主題詞是遇見。它剛播出,就遇見熱烈的反響。

很多人被朗讀者的故事打動,也被朗讀的情懷感動。

董卿談到:“從事電視工作二十年,終於等到一個合適的時機,迴歸初心,去做一檔以文化為內容的節目。”

這樣的迴歸不容易,《朗讀者》不是靠流量取勝,而是靠一種慢的力量、一種文藝的美感。

董卿的《朗讀者》,喚醒了大眾許久未被觸摸的文化脈搏

“一日不讀書,無人看得出;一週不讀書,開始會爆粗;一月不讀書,智商輸給豬。”在一開始,讀一本書並不能給一個人帶來多大的改變,因為靠讀書所追求的成功,還需要很多客觀的因素,需要很長時間的積澱。但是不讀書,卻能很輕易地改變一個人。

我們為什麼需要讀書?

小的時候看過這樣一個笑話。

說曾國藩小時候,也像現在的同學們一樣,要讀書,要考試,當然,也要背課文啦。一天夜裡,他又在做這樣的功課。手捧一篇文章,搖頭晃腦地念呀念。時間悄悄流逝,眼看夜色越來越深,天上的月亮都被雲兒遮住了,小油燈一閃一閃地昏昏欲睡,曾國藩依然沒有背會那篇文章。這可氣壞了一個人!那人躲在屋簷下,蘸溼手指頭,捅破窗戶紙,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瞄著屋裡的曾國藩,已經很長很長時間了!他一直在等待,等待曾國藩背會文章翻身上床呼呼大睡,自己便可入室偷盜。哦,原來是一個賊呀!接下來的情節真是富有戲劇色彩。賊人終於等不得了,忍無可忍,跳將出來,憤怒地對曾國藩說:“這種水平讀什麼書?”然後把那篇文章從頭至尾背誦一遍,揚長而去。

董卿的《朗讀者》,喚醒了大眾許久未被觸摸的文化脈搏

哈哈,我想,這個故事或許有演繹的成分。賊的鬱悶有點過火,賊的聰明有點誇張。但是,讓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想一想吧,它告訴我們的其實是一個老生常談卻常談常新的道理,即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勤奮永遠無敵。

董卿的《朗讀者》,喚醒了大眾許久未被觸摸的文化脈搏

然而,如果你讀過《曾國藩家書》,你會了解到,這位名臣,居然曾因打了敗仗跳河自殺,他和我們普通人一樣,都會遭遇挫折,熬不過就是人生的無底洞,撐過去,才是人生的成人禮。

我們不再只瞭解到老師口中那個“有點笨但刻苦”的曾國藩,我們能看到一個人在遭遇不同狀態下多樣的人格。

記得蔡康永說過這樣一段話:

“為什麼我常鼓勵大家讀書?因為我們的人生非常有限,閱讀可以拓寬我們的經驗,看到別人的人生是什麼樣子。有機會看到別人的人生長什麼樣子,就會培養出一種抽離的能力。”

培養抽離的能力,就是讓我們跳脫當下的認知,面對新事物,從而看事情看得更深遠、更完整。

我想,這就是讀書的有用之處,它能讓你踩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這個世界。

讓國學淨化你的心靈

國學經典是中國的瑰寶,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傳承國脈的精神紐帶,是炎黃子孫奮鬥不息,富國強兵的力量源泉!

它猶如一束光芒潤澤著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這是盛唐的博大與包容;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這是兩宋渴盼振奮而不得的悲歌;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這是面對民族衰微的浩然肝膽;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這是古代先民們對美好事物的追尋。

在山東省平原縣一家農戶裡,住著一位老人和小孫子。每天早上,老人都坐在廚房的桌邊帶著他的小娃娃,搖頭晃腦地讀著《詩經》、《春秋》、《三國志》等古籍,書聲朗朗。

一天,小孫子問道:“爺爺,我試著像你一樣讀《道德經》,但是不知怎麼回事,我都猜不透那裡面的意思。有時,我似乎理解了一丁點兒,可是一合上書,腦袋中又立刻忘記了。這樣讀這些書有什麼收穫呢?”

董卿的《朗讀者》,喚醒了大眾許久未被觸摸的文化脈搏

老人安靜地將一些煤投入火爐,然後說道:“用這個裝煤的籃子去河裡打一籃子水回來。”

孩子照做了,可是籃子裡的水在他回來之前就已經漏完了。

孩子一臉不解地望著滿臉滄桑的爺爺。老人看看他手裡的空籃子,微笑著說:“你應該跑快一點兒。”說完讓孩子再試了一次。

這一次,孩子加快了速度,但是籃子裡的水依然在他回來之前就漏完了。

他對爺爺說道:“用籃子打水是不可能的。”

“你真的認為一點兒用處都沒有嗎?”老人微笑著說,“你看看這籃子。”

孩子看了看籃子,發現它與先前相比的確有了變化。籃子十分乾淨,已經沒有煤灰沾在竹條上面了。連提手也變得更加光華有澤了。

“孩子,這和你讀古典書籍一樣,你可能只記住了隻言片語,它的意思或許你一點兒也不理解,但是,在你閱讀的過程中,那些文字,以及你朗誦時的氣氛,它會影響你,會淨化你的心靈。”

這位小孩記住了這句話。後來,他一直本著這樣信念,終生與書籍為伴,不斷進取,最終成為我國宗教學的泰斗——他就是已故國學大師任繼愈先生。

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它會影響你的思維方式,改變你的說話談吐,讓你遇見一個更好的自己。

董卿的《朗讀者》,喚醒了大眾許久未被觸摸的文化脈搏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化之一,歷經5000年,其中流傳著數不盡的優秀的中華傳統知識點,是我們每一位炎黃子孫最為寶貴的財富。

國學的經典,華夏的輝煌,成就了偉人的不朽,締造了民族的昌盛。國學文化,是華夏民族的靈魂,是炎黃子孫的精神脊樑!讓我們一起誦讀國學經典,傳承中華文化,肩起民族復興的偉業,讓中國這條巨龍騰飛在世界東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