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風口到標配,人工智能在企業服務領域如何落地?

人工智能一直都是備受關注的熱門領域,隨著技術不斷開發和優化,人工智能技術在這一輪革命中已經基本趨於穩定,將迎來在各個領域應用和推廣的黃金階段。無論是科技巨頭,還是新銳創業公司,抑或傳統產業龍頭,在人工智能的研發和應用上都進行了大力投入。

事實上,在“運用先進科技未必有優勢,但不用一定劣勢”這種思路成為各行各業共識後,人工智能正在被運用在越來越多的行業領域中,也越來越受到各行業的重視,很多非科技的公司希望利用成熟的技術幫助企業轉型升級,實現創新突破,提前做好科技佈局,將業務和科技在應用領域有效融合,幫助企業實現科技轉化和塑造競爭優勢。(來源數字化企業網)

企業服務領域亦是如此。從2017年盲目地追逐風口,到今年理性地逐步落地,“企業服務+人工智能”正迎來一場蛻變。

人工智能成行業標配

從企業服務產業的發展來看,“+ AI”是近兩年企業服務廠商的關注焦點,類似辦公小助手、智能客服機器人、基於AI的精準營銷等等SaaS應用不斷出現在各種類型的產品宣講中,智能製造、智慧門店等大行業解決方案也成為龍頭服務商彰顯實力的業務。甚至可以說,人工智能已經成為各類企業服務的標配。

而從全球科技領域的視角來看,無論是微軟、IBM、Salesforce等國外科技巨頭,還是阿里雲、用友等中國企業服務提供商,均在人工智能領域大力佈局,相繼推出相關產品與服務,服務企業經營管理智能化。

顯然,即便是人工智能當然的發展並沒有形成產業統一認知的成熟,但人工智能對於企業服務產品價值的提升,對於企業客戶商業價值的提升已經成為共識。

企業服務與人工智能的契合性

在其背後,是人工智能與企業服務價值的契合性。

企業服務是企業信息化在現今階段的全新服務形式,核心要素在於數據平臺的建設和數據的深度挖掘,通過信息管理系統把企業的財務、營銷、經營、管理等各個環節集成起來,並進行共享信息和資源,同時利用新技術手段來尋找自己的潛在客戶,有效地支撐企業的決策系統,從而達到提升收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控制風險的商業目的,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我們知道,科技與金融是推動商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量,在企業服務領域尤是如此。人工智能技術作為一項新技術手段,是新一代企業計算技術的代表,其核心便是數據,通過聚合數據、應用數據,從而發揮數據價值,這與企業服務的目標相似。同時,人工智能的基礎特性是用機器代替人力,尤其是在大量、重複性工作方面的替代性,與商業價值中的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非常契合。

舉個例子,電商平臺的客服機器人是目前發展較為成熟、市場曝光度和接受度較高的場景,這一場景中,人工智能成功替代人工去處理高頻率、簡單的諮詢問題,其價值在於可以節省大量成本,將人力從事務性工作中解放出來,轉而投向創造更大價值的工作方面。另外,基於智能機器人的特性,決定了其在精準度方面能夠遠超人工服務,並可輕鬆實現7*24小時保持平穩狀態的服務。

因此,人工智能將對企業系統的架構帶來巨大商業價值,從而幫助企業實現管理變革和業務創新,頗為行業認可。目前,人工智能已經進入到企業IT、營銷、銷售、客服、HR、財會、企劃等各個領域。

科技龍頭紛紛佈局智能化

微軟早已全面推進向雲化服務轉型發展的戰略,並持續加大智能服務的升級投入,如2016年組建的微軟人工智能事業部,以及2017年進一步提出的“智能雲,智能邊緣”戰略。人工智能+雲服務已然是微軟下階段的押寶性投入。

IBM早在2011年已啟動智能化企業服務的發展方向,近兩年以Watson為核心,在雲計算的平臺基礎上,推出一系列人工智能技術支持下的技術創新服務,以及行業應用,如Watson health(醫療醫藥領域)、Watson customer(零售快消領域)等。

阿里巴巴推出基於阿里雲平臺一系列的企業數字化的服務,並面向各行業提供智能化解決方案,如阿里ET工業大腦、ET醫療大腦、ET航空大腦、城市大腦等。

而作為國內企業服務領域的領頭羊,用友也準確地把握到了數字化發展的大趨勢。用友網絡董事長兼CEO王文京在第二界世界智能大會上指出,人工智能技術在商業上的應用還處於第一個發展階段,有很多領域正在探索過程中,用友正在通過用友雲,實踐人工智能技術在企業服務領域的應用,驅動和加速企業智能化,為企業帶來創變。(來源數字化企業網)

他認為,技術一直在影響商業,現在最新影響我們商業發展的技術就是人工智能技術。智能化的技術在飛速發展,相應的應用也在陸續落地,為企業帶來全新的發展機遇。

數字化和智能化將帶來企業的創變,不僅體現在IT、DT等系統的升級和改變,更重要的是,將產生對企業業務創新,管理變革以及金融服務的嵌入的價值,讓企業的經營可以變得更加敏捷,管理變得更加輕鬆,金融服務可以更容易獲得。

企業服務智能化重在業務創新

理解這句話,首先要對智能化在商業場景中的發展有個把握。

事實上,商業領域智能化技術的發展大致上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其特點是模擬人工操作;第二階段是IA,即智能自動化階段,特點是模擬人工判斷;第三階段是AI階段,即人工智能階段,模擬人類智能。

王文京指出,人工智能技術在商業上的應用還處於第一個發展階段,但其發展速度很快,應用也會越來越豐富,應用的深度和廣度也會越來越大、越來越寬,目前很多領域正在探索過程中。

事實上,流程自動化、替代人工事務性工作,是人工智能的初始價值,與數據深度融合,幫助企業流程優化、管理變革、業務創新才是人工智能真正的意義所在。

在替代人工執行事務性工作基礎上,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讓企業管理更簡單、流程更短更高效,同時依託雲服務對數據更有效的聚合,推動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與企業管理、業務的深度融合,推動商業場景和流程重塑,讓人工智能輔助企業管理決策、業務創新,是用友雲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探索方向。

用友雲如何落地人工智能

在人工智能在企業服務的落地上,用友雲的思路比較特別,它在能力服務層和結構服務層均結合了人工智能的技術,並通過與各個方面的技術提供商緊密合作,應用到企業商業的主要方向上,包括能力服務層的支付、電子票據等,領域服務層的營銷、採購、製造、財務、人力、協同工作等。

目前,用友雲在智能化方面已經取得不少進展,將人工智能技術與關鍵業務場景融合,比如用友雲智能零售、用友會計機器人、用友工作助理、數據智能等,已經在為企業帶來全新的智能化服務體驗。

在智能零售方面,用友為消費品連鎖零售企業提供精準營銷服務,從消費者會員識別到識別之後的精準營銷推薦、消費行為的記錄,以及消費之後的支付結算等一系列過程,都由智慧零售系統為客戶提供服務;會計機器人通過採集、傳送各種原始的核算數據,自動進行識別、智能制單,實現自動記賬、形成報表、核算報稅數據;小友工作助手實現智能感知,提升工作效率。(來源數字化企業網)

在數字商業時代,人工智能這項科技技術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和商業的發展,用友通過用友雲這一綜合型、融合化、生態式的企業服務平臺,提供數字營銷、智能製造、財務、人力資源、社交與協同辦公、企業金融等企業雲服務,來加速推動中國企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