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新變法戊戌六君子都死了,為什麼康有為沒有死?

戊戌變法戊戌變法,又稱維新變法,是指1898年6月至9月21日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主要領導人物的資產階級改良主義者通過光緒帝進行倡導學習西方,提倡科學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發展農、工、商業等的政治改良運動。


維新變法戊戌六君子都死了,為什麼康有為沒有死?

但戊戌變法因損害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守舊派的利益所以遭到強烈抵制與反對,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發動戊戌政變,光緒帝被囚至中南海瀛臺,維新派的康有為、梁啟超分別逃往法國、日本,譚嗣同、康廣仁、林旭、楊深秀、楊銳、劉光第共6人被殺,歷時103天的變法失敗。百日維新是戊戌變法的一部分。

戊戌變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啟蒙運動,促進了思想解放,對社會進步和思想文化的發展,促進中國近代社會的進步起了重要推動作用。
維新變法戊戌六君子都死了,為什麼康有為沒有死?

在“戊戌變法”剛開始的時候,慈禧太后是個什麼反應?支持?反對?實際上慈禧太后是持“觀望態度”的,沒有表現出明顯的反對,也沒有表現出明顯的支持。

說實話,慈禧太后心裡也沒有底,談不上支持或反對,既然如此,那就幹著試試吧。後來,“戊戌變法”在推進過程中,最終觸動了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守舊派的切身利益。

因此,帝黨與後黨之間產生巨大矛盾了,怎麼辦?慈禧太后一反觀望態度,出手了!
維新變法戊戌六君子都死了,為什麼康有為沒有死?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領銜守舊勢力,發動了“戊戌政變”。慈禧太后一生搞過兩次大政變,一次是“辛酉政變”,與恭親王奕欣聯手,奪了肅順等八大臣的朝權,從此大權獨攬,等上大清帝國權力巔峰。

另一次就是本文說的“戊戌政變”了,這一次是直接把光緒帝摁趴下了。

戊戌政變的後果:一心變法的光緒帝被囚禁,主持變法的主要人物康有為、梁啟超分別逃往法國、日本,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殺,變法僅僅歷時103天,所以又叫“百日維新”。
維新變法戊戌六君子都死了,為什麼康有為沒有死?

這變法,還沒捂熱呢,就被扼殺在“搖籃之中”。轟轟烈烈的戊戌變法,宣告流產。其實,最終是由於康有為的一個密謀計劃,堅定了慈禧太后的殺心……什麼密謀計劃?

康有為,在事先得到消息後,匆匆逃跑了。慈禧太后下狠手了,大肆抓住維新派人士,該下獄的下獄,該殺頭的殺頭,三下五除二,把維新派都給收拾了。
維新變法戊戌六君子都死了,為什麼康有為沒有死?

維新派毫無還手之力,最高大權在慈禧太后手中,而維新派只有個一腔熱血的光緒帝。在“戊戌變法”中,有一件事,徹底惹怒了慈禧太后。康有為曾密謀計劃“圍園殺後”,讓譚嗣同暗會袁世凱,派兵圍攻頤和園,然而拿下慈禧太后,進而逼迫她交權。

不料,袁世凱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當面答應的好好的,可譚嗣同一走,轉頭就把這件重大機密告訴了慈禧太后的親信榮祿。
維新變法戊戌六君子都死了,為什麼康有為沒有死?

康有為等人,舉大事不密,所託非人,乃至於功虧一簣。慈禧太后得知,怒不可遏,毫不留情的大開殺戒了!大難不死的康有為,是不是學安分了?不是,折騰還在繼續……

後來,逃跑到國外的康有為,以有光緒帝衣帶詔為名,打起“保皇”的旗號,四處斂財。還曾企圖勸日本出兵,但被日本拒絕了。

民國時期,康有為曾多次等門拜謁已退位的溥儀,還曾與號稱“辮子軍”的軍閥張勳聯合,上演了一出溥儀復辟。
維新變法戊戌六君子都死了,為什麼康有為沒有死?

康有為一生的願望,就是克己復禮、君主復辟。但帝制已遭時代遺棄,最終康有為的願望,也化為泡影……

據載,晚年的康有為,妻妾成群,嬌妻美妾,左擁右抱,生活奢侈,人品私德方面口碑不佳。當然,康有為人品有虧,這是一個方面。從另一方面來看,康有為“戊戌變法”,對中國的時代進步也有一定貢獻。


維新變法戊戌六君子都死了,為什麼康有為沒有死?

比如在“戊戌變法”內容中,提出“廢除科舉制”,裁撤政府冗員機構,興辦企業工廠,翻譯西方書籍,學習先進技術,改革教育等等。

北京大學的前身京師大學堂,就是“戊戌變法”成果之一。總之,康有為,是個複雜多面的歷史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