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武漢、長沙等很多二線城市開啟“搶人大戰”?你會去嗎?

WS8384

為什麼搶不到最優秀的人才,二線城市還下這麼大的血本搶人呢?

因為勞力數量在減少,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出生人口1786萬人,比上年多增131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2.95%,這是2011年以來增速最高的一年。新生兒數量的不斷減少,意味著我國人口平均年齡的上升。

據預測到2020年,我國老年人口將達到2.48億,老齡化水平達到17.17%,其中8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3067萬人,2025年,60歲以上人口將達到3億,成為超老年型國家!未來勞動力成本將成為生產力的第一要素。

有人的存在才能創造價值,人才永遠是一個城市發展的關鍵,人口也永遠是一個城市發展的基本要素。一個城市的人少,經濟自然發展不起來,分發的工資隨之就低,這樣一來,人們就更不願意在小城市發展了,於是小城市就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越來越難以發展,越來越難以留住人才與人口。

所以,一個城市發展的第一步是,要有充足的勞動力!

近期,國家發改委發佈了一則公告—《關於實施2018年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的通知》,明確提出“人地錢掛鉤”的政策,即上級轉移支付、新增建設用地指標與落戶人口掛鉤,落戶的人口越多,財政轉移支付、新增用地也越多。簡單來講,就是鼓勵城市多吸引外來人員落戶。

流入人口多了,於城市而言,不僅現在有更多的土地和資金,還帶來了很多潛在消費者和發展潛力股。自古以來,中國人骨子裡就滲透著“有房才是家”的觀念,落戶在哪意味著長久的生活在那裡,自然就會買房。

很多城市抓住人們的這種心理,表面是降低了落戶門檻,有的甚至還提供了購房補貼,但實際上是在促進區域發展。 就拿西安來說,據統計,西安預計加推房源為16609套,但是一季度落戶量已經達到了240000多人,顯然房價市場是供不應求的。

在一檔節目中,觀眾提問著名經濟學家樊綱,是買房好還是租房好?樊綱的回答是,如果你工作比較穩定、而且要結婚,這六個錢包都起作用的話,還是買房好。

而於國人而言,即使沒有六個錢包,落了戶還是要買房的,這些城市的搶人大戰一方面解決了城市發展的需求,吸引了大量勞動力,另一方面也擴大了購房人群,可以補充因限購導致的市場需求急劇萎縮,一舉兩得。

所以,不是人值錢了,是人的消費潛力值錢!這些搶人的城市,不是拿命歡迎你,而是在讓你把命留下,不止是你的,還有你的六個錢包的命。



霍老爺

多個二線城市各顯神通"搶人"——送錢送戶口還送房!網友問:送美女不?

今年以來,多個二線城市出臺吸引人才的政策,頗為搶眼。

據報道,今年將有750萬大學畢業生,以北京和上海為代表的一線城市戶口指標收緊;

以武漢、西安和長沙為代表的二線城市,則紛紛向畢業生釋放“政策大禮包”:

送錢送戶口,還送房住。

有網民表示,二線城市已經認識到了“有人才的城市才有未來”,“搶人”大戰標誌著城市間步入了從經濟增長大戰上升到軟實力比拼的高維競爭。

不過,單靠“開價搶人”並非長遠之計,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才是根本之策。

有網民建議,二、三線城市不僅要為優秀人才提供更優質的就業機會,還要有公平的競爭機制和暢通的上升渠道。

“人之貴”愈發凸顯

有網民表示,隨著經濟發展進入知識密集和技術密集時代,“人之貴”愈發凸顯,聚焦於大學畢業生群體,各地紛紛推出人才吸引政策,以吸引畢業生人才流入本地,這標誌著城市步入高維競爭,從拼產業、拼招商、拼優惠政策跨入到拼人才的階段。

網民“江德斌”表示,如今二線城市開啟的“搶人大戰”,實則為城市發展蓄力,也是經濟轉型升級的現實需求。

網民“南方有豔陽”認為,近年來,不少二、三線城市發展迅速,潛力極大,“吸金”“聚才”的能力也大大提高。

網民“王慶峰”則稱,二、三城市對人才的吸力遞增,這裡面有大城市發展空間日趨飽和,在戶籍、人才政策等方面限制越來越嚴格的原因。

“留住人”須有道

有網民表示,在人口紅利逐漸退去的背景下,人才競爭將在未來城市間的競爭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

在高調的招才政策之餘,還是應該保持足夠的冷靜和務實,真正在留人方面,補好短板,打好基礎。

網民“範文婧”表示,一線城市個人發展前景更廣闊、公共服務更完善、居住條件更優越、薪資報酬更豐厚。如今,二線城市有了引人之策,還得有留人之道,做到各盡其才。

網民“小新點評”表示,“只有‘硬件’還不夠,二線城市想要在‘搶人大戰’中勝出,還得提供更優質的就業機會,即清晰的產業定位和產業基礎,特別是在互聯網、金融、科技等產業,仍待補課。”

除此外,網民“丁慎毅”指出,“搶人”的二線城市,還應把重心放到公共服務建設上來。

用完善的公共服務來節約人才的時間成本,用公正高效的政府行政能力來減輕人才對公平的憂慮,用安全放心的法治環境來強化人才的居住信心。


aisweets

不僅如此呢。不久前,南京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制定的《南京市關於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人才和技術技能人才來寧落戶的實施辦法(試行)》發佈。


這個文件最大的亮點,就是進一步放寬了人才落戶南京的條件——“40週歲以下本科生可直接落戶南京”。相比之前的政策,新的落戶辦法可以說實現了最大程度上的寬鬆,對意在落戶南京者是極大的利好消息。


事實上,至少從去年以來,全國多個二線城市陸續放開戶籍限制,給予定居、就業乃至創業的優惠政策,除了上面提到的南京、太原,包括武漢、濟南、鄭州等多個城市,都不甘落後,從政策寬鬆的尺度上看,總的趨勢是越來越不設置無意義的外在條件,越來越尊重年輕人的多樣化選擇,也越來越“唯才是舉”。


二線城市的“搶人大戰”是城市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在過去中國經濟尚未騰飛的時候,大量資本、人才和市場資源都會流向一線城市,當一線城市發展接近飽和狀態後,不僅其經濟增長速度會放緩(畢竟經濟體量巨大),對年輕人“入駐”的門檻也會越來越高。


選擇去一線城市還是二線城市,表面上看起來是個人選擇,根本上還是取決於所在地的吸引力和發展潛力。在一線城市發展的優勢和不足,是顯而易見的,但很多年輕人之所以沒有選擇事業有成、有一定積蓄和財力後“衣錦還鄉”,就是因為家鄉無法提供發展事業的機會。


正因此,二線城市陸續發佈的優惠政策,必須依託經濟發展潛力和產業結構多樣化的基礎。我身邊不少在北京的朋友表示,如果離開北京,可能會去浙江、江蘇或廣東的一些二線城市發展,尤其是杭州、蘇州等地,原因無非是因為這些城市的發展狀況和工作環境近乎“準一線”,即使在體制外,也有多樣的就業選擇和完善的社保體系,可以兼得事業和生活。至於二線城市戶口和買房的優惠,應當服從於事業發展的需要,不是簡單地用戶口和房子來“穩住”年輕人,而是要用可觀的事業前景來“誘惑”年輕人。


黃帥

宏觀上,吸引高學歷高素質人才可能對城市未來有好處。提升競爭力、可持續發展嘛,這些我們就不說了。這裡重點說說,擴大落戶客觀上降低了買房門檻,引入了一大批潛在購房者。

武漢:政策實施一個多月,辦理大學畢業生落戶人數超過5萬人。

成都:實施人才新政一年,吸引超過13萬名本科以上人才落戶。

西安:今年一季度落戶人數超過24萬人,接近去年全年25.7萬的落戶人口。

堅持放開落戶,這些二線城市,一年時間吸引20萬左右高學歷人才落戶,不是什麼問題。

這20萬人才意味著什麼呢?近20萬房屋租賃者、未來5年幾萬套房產購買者,新興產業從業者。

只要是落戶人口增加,對一個城市房地產租賃、房地產銷售都是利好。畢竟大城市一年房產銷量才十幾、二十幾萬套,你一年落戶就來二三十萬人,其中有幾萬人進入房地產市場,後果都不得了。更別說由此造成的恐慌心理:樓盤置業顧問、中介會怎麼說?肯定拿幾十萬人排隊買房嚇唬你。本地有錢人怎麼想?外來幾十萬人虎視眈眈,我有戶口又有錢,那還是先下手為強,買了還有外來大學生接盤。競爭性、恐慌性購房,是你可以觀察到的二線城市房地產現象。

尤其當前傾斜政策,落戶即可買房,還優先搖號。網絡上開玩笑說的,王思聰到成都學歷落戶,就算家裡有十套大別墅,一樣算剛需,一樣可以優先搖號,還可以搖號買別墅。你沒看錯,這在當前的成都政策下是剛需。

更有分析認為,所謂的史上最嚴調控,在放開學歷落戶之後,就已名存實亡。因為落戶數量實在太大了,一年幾十萬,不算幾百萬本地人,單單這批人就可托起城市房地產市場。

本質上,這就是一次利益重新分配。以前是按錢多錢少分配,錢多的買多套房,從中得利;現在新增了一條,高學歷者受政策照顧可買房。都說讀了大學也難找工作,讀大學沒什麼用,現在看來,大學太有用了。你讀了本科,這個學歷就值50萬。為什麼?憑本科學歷,落戶成都,你就有了高新區、天府新區購房資格。你買套100平的房,因為限價比周邊二手房平均低5000每平,這就是50萬,政策送你的。

社會主義好,活了20幾年,直到這時你才有感受。當然,幾萬先知先覺者早已搖號去了。


圖靈Future

“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是什麼?人才!”這是2004年上映的賀歲電影《天下無賊》中的經典臺詞。十幾年過去了,人才的重要性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承認,為了發展經濟,近些年來,全國各地均出臺了不少措施留住或吸引人才。近期,西安、武漢相繼出臺高校人才落戶計劃,開始一輪新的搶人大戰,而作為國家級中心城市、二線城市鄭州,居然缺席了!

房地產調控是暫時的,而鄭州作為國家級中心城市,一億河南人民城鎮化的橋頭堡,吸引越來越多的人才加入鄭州,才是長久大計!

由於經濟更發達,薪酬更高等原因,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對於人才最有吸引力,集中著我國最優秀的人才,而二線城市很多行業、崗位都面臨人才緊缺的窘境, 成為阻礙經濟發展的瓶頸。

不過,隨著一線城市生活成本的暴漲,“逃離北上廣”成為熱門話題,不少二線城市也伺機推出了吸引人才的政策,給錢、給房、給戶口成為最具吸引力的籌碼。

二線城市“搶人”

5月22日,武漢“戶籍新政”實施,18項戶口遷移政策調整,大學生落戶幾乎“零門檻”。按照新規,凡留在武漢創業就業的大學生,畢業3年內無須買房即可申請落戶,博士、碩士人員則可直接落戶。

武漢官方表示,新政主要是為了服務經濟發展,廣攬創新創業人才,合理引導人口轉移。武漢制定了“控制中心城區人口規模,適度放開開發區和新城區落戶限制”的基本原則。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西安、長沙、等地近期也均推出了寬鬆的落戶政策。

西安在今年初對部分戶籍准入條件做出重大調整,具體可概括為“三放四降”。

“三放”就是放開普通大中專院校畢業生的落戶限制、放寬設立單位集體戶口條件、放寬對“用人單位”的概念界定;“四降”就是降低技能人才落戶條件、降低投資納稅落戶條件、降低買房入戶條件、降低長期在西安市區就業並具有合法固定住所人員的社保繳費年限。

同時,據陝西日報報道,西安今年4月出臺政策,提出給與大學畢業生住房租住支持,2017年西安市本級大學生安居試點套數不少於12000套。新畢業大學生租住公租房准入條件為:3年內普通高校新畢業大學生或5年內985、211院校新畢業大學生,免於資格審核。普通高校新畢業大學生給予1年租住過渡期;985、211院校新畢業大學生給予2年租住過渡期。過渡期滿,按照西安市公租房准入條件重新進行資格審核。

南京在4月發佈《人才安居辦法》,出臺住房新政,提出力保16萬人才安居樂業,主要面向符合條件的大學畢業生和園區內新就業人員。

此外,廣東東莞、珠海等地都發布了類似“搶人”政策。

京滬外來人口負增長

目前看來,二線城市的這些吸引人才政策的效果較為顯著。以武漢為例,2009年至2016年武漢人口淨流入量快速增長,從2009年的74.45萬人增至2016年242.78萬人。2016年淨流入人口約為2009年的3倍餘。

根據第一財經統計的28個一二線城市2016年常住人口增量,2016年,有11個城市的人口淨增量超過了10萬,其中人口增量最多的五個城市是廣州、深圳、重慶、長沙和杭州。從地域分佈上看,人口流入地主要集中在珠三角、中部的長沙、武漢和鄭州以及上游的重慶等地。

在一線城市中,由於落戶政策較為寬鬆,產業發展較好,深圳、廣州成為人口增量最多的城市,而北京、上海2016年人口分別僅淨增2.4萬和4.43萬。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北京的常住外來人口減少了15.1萬,是18年來首次減少,而上海的外來人口更是在2015年、2016年連續兩年減少。

常住人口增速下降主要和北京市人口調控政策和調控目標有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規劃,到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要控制在2300萬以內,這幾年也採取了諸多人口疏解政策,主要是體現在外來流動人口上。

目前京滬人口都已經超過了2000萬,出現人口過多、交通擁堵、生態環境等“大城市病”。為了從病根上破解這些問題,京滬相繼提出了人口控制和疏解的政策,並設立了嚴格的人口紅線。

二線也不全是美好

在京滬採取人口疏散政策,房價等生活成本高企時,諸多二線城市卻在採取措施均吸引人才,特別是吸引部分從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外溢的、願意回到這些城市創業、工作的人士,因此不少人選擇了“逃離北上廣”。

然而,“逃離北上廣”回到二線城市也會面臨不少的問題,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合適的工作崗位少,工資較低。

一份由某互聯網招聘平臺發佈的數據報告顯示,2015年在武漢進行招聘的互聯網公司數量為1051家,而北京有16200家。

報告選取了產品、運營、設計師、Java工程師和安卓工程師五個崗位,對比北京和武漢。可以看出,武漢互聯網行業主要職位薪資都遠遠低於北京,以安卓工程師為例,北京的平均薪資幾乎是武漢的兩倍。

每日經濟新聞今年2月曾經報道,作為典型的IT男,趙剛(化名)在北京某高校大學畢業後,在北京一家科技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但是,工作3年後,他還是選擇回老家工作。究其原因,趙剛給了三方面的解釋:在北京的工作不很理想,北京生活壓力很大,老家那邊工作也還不錯。

但是,從工資上來說,老家的工資和北京相比仍舊相差甚遠,是否還有重返北京工作的想法呢?

對此,趙剛說:“現在要想再回北京的話,肯定是回不去的,房價太高了。


互動微訊

不去。自己不是了不起的人物。


我愛看向幸福出發

武漢沒有說搶,光本市大學生就夠多了,只是說五年內留住百萬大學生,當然是願意留下的,愛武漢有眼光你就留下來。武漢的房子庫存也不大,中心城區新房根本買不到,而且武漢城市圈內還有源源不斷的人要湧入,所以說武漢留住百萬大學生是為了賣房子就是個笑話。也許其它城市提出“搶人”的就是為了賣房子。


無語石1

都說搶人,也沒看見招人呀。16屆專科畢業的,在校也年年拿獎學金,去年在長沙想找個2000平面設計的崗位都沒有,今年都跟老鄉在溫州五金廠刨鋼了,雖然髒點累點,灰塵有點大,不過工資還算可以,一個月也有七八千!


風中的木頭

看到武漢長沙,我就想安徽的合肥怎麼跟這兩個城市比,人家省會已經開始著手儲備人才了,合肥還活在自己“高速發展”的夢中,從一六年起,房價瘋漲,原本想定居合肥的年輕人都被嚇跑了,剛畢業的大學生找個工作全是坑。合肥註定比不過其他牛逼城市,發育畸形的胖子,二線城市吊車尾


流氓兔不吃青菜

年度人才大戰拉開序幕!學子們如何選擇,中外精英,學者與專家們何去何從,正當時!

怎麼定位與選擇:一.看國家對該城市的定位與投資的戰略,看該城市的地理位置的優劣,這關係成本與代價,看該城市人文,科技與教育資源的的能量與配置,這關係往後發展的儲蓄力度;二.要看該城市遠景戰略規劃與佈局,當前經濟運行與展望,瞭解市政首長的身價.謀略與膽氣;三.看城市交通現狀,市政建設與城鄉建設的佈局與規模;四.看該城市中外企業的投資.佈局與運行狀態,看各行各業人才的運用,成果,待遇與人才儲蓄現狀!

目前現狀:沿海與發達地區:企業與產品轉型升級正在過程中,人才與就業暫時飽和;西部開發:重慶,成都,西安正熱忙,處於初期籌建的起步階段;中部地區:承前啟後,準備妥當,正當時!武漢,長沙,鄭州已亮底案:正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