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專業」南京一職業學校登上2018中國非遺“傳承與創新”教育論壇

「特色專業」南京一職業學校登上2018中國非遺“傳承與創新”教育論壇

 此次論壇承辦方—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業學院是國內第一所由政府批覆成立的非遺人才培養及輸出機構,學院將在莫愁中等專業學校積累的深厚辦學經驗的基礎上,聚焦非遺,開展專業對口的職業高等教育,培養高端非遺人才,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傳承與創新。此次論壇舉辦的宗旨即是為南京非遺學院的辦學提供思路和指明方向。

 論壇主要分為“專家視角”和“觀點交互”兩大板塊。在“專家視角”環節,省非遺保護中心主任戴珩從政策角度出發,梳理了國家近期出臺的與職業教育相關的政策法規,鼓勵非遺學院辦學與政策利好相結合,並提出了新時代所需要的六類非遺人才;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長潘東標從職業教育頂層設計角度出發,闡述了非遺學院的辦學背景以及“三中心、三基地、一平臺”的辦學思路;福佑設計機構創始人馬聰結合多年市場實踐的經驗,強調“課題實踐”在非遺人才培養中的重要性。在“觀點交互”環節,南京藝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院長張明、故宮書畫修復大師張旭光、青銅器修復非遺傳承人萬俐、南京十竹齋畫院院長衛江梅、中國科舉博物館副館長尹磊圍繞與非遺教育相關的熱點問題進行觀點碰撞,在職業教育與本科教育的銜接、非遺教育與國際的接軌、非遺教育與產業的互動方面提出了精闢的觀點。南京藝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張明院長介紹了南京藝術學院與南京非遺學院在打通教育晉升通道、聯合培養非遺設計人才方面的新嘗試;非遺傳承人張旭光、萬俐分別從自身實踐的角度出發,強調非遺教育與國際接軌應“選擇性”,而非“全盤採納”;中國科舉博物館副館長尹磊介紹了歐洲手工藝的保護現狀,並以沈從文和雲錦的故事為例,建議南京非遺學院應“講好故事”,同時提示了非遺傳承不應只侷限於縱向,也應採取橫向視角,例如從“一帶一路”的跨域文化交流的角度來把握非遺脈絡;南京十竹齋畫院院長衛江梅則從企業視角出發,提出了非遺人才應具備的相關素養。

 論壇還專門設置了“非遺學院”板塊。在這一板塊,南京市莫愁中等專業學校校長朱國美系統全面地介紹了該校非遺學院成立以來的辦學成果和工作計劃。作為學院的重要成果之一,非遺傳承人培養計劃已經圓滿結束第一期,開啟第二期,將古籍、惠山泥人、篆刻、絨花、青銅器修復納入新一期培養課程。與此同時,南京非遺學院還與南京十竹齋畫院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雙方在論壇上互相授予“校企合作基地”稱號,就餖版拱花人才的培養開展長期深度合作。

「特色專業」南京一職業學校登上2018中國非遺“傳承與創新”教育論壇

參與的論壇發言嘉賓合影

「特色專業」南京一職業學校登上2018中國非遺“傳承與創新”教育論壇

“觀點交互”環節的五位嘉賓—南京藝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院長張明、故宮書畫修復大師張旭光、青銅器修復傳承人萬俐、南京十竹齋畫院院長衛江梅圍繞非遺教育熱點問題各抒己見,展開激烈探討。

「特色專業」南京一職業學校登上2018中國非遺“傳承與創新”教育論壇

第一期非遺傳承人培養計劃導師代表邱曉剛、學生代表滕宏珍發表感言

「特色專業」南京一職業學校登上2018中國非遺“傳承與創新”教育論壇

第二期非遺傳承人培養計劃導師接受聘書

「特色專業」南京一職業學校登上2018中國非遺“傳承與創新”教育論壇

南京莫愁中等專業學校朱國美校長介紹非遺學院辦學成果

圖文: 禇雪冬等

審核:王有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