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惠州發佈5年住房規劃 新增各類住房60.5萬套

利好!惠州發佈5年住房規劃 新增各類住房60.5萬套

根據規劃,江北望江片區將開發建設多元化的商品住房。 資料圖片

從2017年~2021年,惠州市將新增各類城鎮住房60.5萬套,其中新建商品住房55萬套,保障性住房0.8萬套,人才安居住房2.7萬套,租賃住房2萬套。日前,市住建局發佈《惠州市住房發展規劃(2017~2021年)(公眾諮詢稿)》(以下簡稱《規劃》),引起各方關注。

土地供應

去化期6個月以下的顯著增加供地

土地供應是直接決定商品房供應量最關鍵的環節。《規劃》明確,要加強土地供應聯動,根據市場實際情況,控制好住宅用地供應的規模、佈局和節奏,平衡供求關係,穩定市場預期。

具體來說就是,對商品住房消化週期在36個月以上的,應停止供地;36~18個月的,要減少供地;12~6個月的,要增加供地;6個月以下的,要顯著增加供地,加快供地節奏。“新增住宅用地供應緊張的縣區,應加快推進已出讓未開工住宅用地的開發進度,維持市場的供需平衡”。而且,住宅用地禁止“捆綁”出讓和超三年開發週期出讓。

面對近年來接連刷新最高價的高溢價“地王”,《規劃》也提出對策,即綜合運用多種供地方式,完善招拍掛手段,減少流標流拍,避免異常高價地。

租售並舉

空置商業建築可改建為租賃房

《規劃》透露,根據評估,惠州城鎮居民租房佔比38.89%,高於全省36.91%的平均水平。但與之不匹配的是租賃管理滯後,一方面機構租賃發展滯後,另一方面,租賃權益保障不足。因此,《規劃》提出到2021年共供應租賃住房2萬套備受關注,

《規劃》明確,國土部門在擬定土地年度供應計劃時要安排一定面積的土地專項用於租賃住房建設。以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商品住房用地的,土地溢價率超過一定比例後,由競價轉為競自持租賃住房面積。並且,在符合城市規劃和公共配套要求的前提下,允許將已建成並空置的商業建築以宗地為單位改建為租賃住房,土地使用年限和容積率不變,土地用途不作調整,改建後的住房不得分割產權轉讓,但用水、用電、用氣價格按照居住標準執行。

個人出租住房擬免徵土地使用稅

《規劃》稱,惠州力爭在2018年底前完成住房租賃信息服務與監管平臺的建設,涵蓋住房租賃監管服務、監測分析、政府公共住房服務、企業租賃服務管理、住房租賃服務共享等。

《規劃》提出,要合理運用稅費手段,支持合理的自住需求,抑制投資投機性需求。對個人出租住房,按照5%的徵收率減按1.5%計算繳納增值稅,不區分用途按4%的稅率徵收房產稅,免徵土地使用稅;對個人出租、承租住房簽訂的租賃合同,免徵印花稅;對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組織按市場價格向個人出租用於居住的住房的,減按4%的稅率徵收房產稅。

惠城區擬供應租賃住房7000套

根據各縣區住房發展目標,2萬套租賃住房中,惠城區計劃供應7000套,惠陽5000套,大亞灣3000套,仲愷5000套,而惠東、博羅、龍門則沒有供應計劃。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界人士分析,這一安排應該是結合各縣區外來人口和產業發展預期而做出。他稱,惠城區自不用說,向來外來人口都較多,而惠陽、大亞灣、仲愷則在承接深圳溢出產業和人才方面成績顯著。

利好!惠州發佈5年住房規劃 新增各類住房60.5萬套

人才安居

2.7萬套人才房2萬套實行貨幣補貼

監管

實施房地產業“負面清單”管理模式

政府創新管理方式也在 《規劃》中提出,即建立健全房地產市場監測分析機制,實施房地產業“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儲備。

一方面,要探索建立房價與地區生產總值、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因素相掛鉤的增長機制,切實防止地方房地產市場大起大落。另一方面,要探索建立住房監測信息平臺,將現有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許可、建設用地規劃許可、建設工程規劃許可、建設工程施工許可、商品房預售許可和商品房交易登記等多套信息系統進行整合,建設統一的房地產項目開發建設和銷售監控平臺,及時監控與掌握房地產項目動態。

惠城住房發展重點區域

江北組團 包括小金口金源片區、金龍大道東南片區、江北望江片區、金雞地區、白石片區等。開發建設多元化的商品住房。

江東組團 包括水口濱江片區、江東馬安片區、東江科技城等。開發建設多元化的商品住房。適當開發建設面向產業園區的普通商品住房和人才安居住房,實現產城融合。

西南組團 包括金山湖片區、南部新城、惠州西站地區等。加大住宅用地供應,高起點、高品質開發建設住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