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正平:期權做市商對於資本市場會帶來哪些變革

其實做市商很早國外就有,我們國家的機制導致很多不一樣。很多海外回來的,或者國外來的人到中國,就奇怪中國為什麼沒有做市商呢,他們不理解,就像我們一開始不理解國外,你為什麼就有做市商呢?

徐正平:期權做市商對於資本市場會帶來哪些變革

就是不同的路徑,其實做市商就像交易貿易商似的,只不過因為金融市場的電子化,你可能隨時要同時買賣。這樣的話買賣對時間的要求,報價的不同,導致一些整體的盈利機制也會不一樣。

做市商對中國算大變革吧,其實也不算,它只是為了使得大家買賣更方便,但是它也相當於一個參與主體,給一個手續費的減免,就能活躍。

第二,因為期權掛價比較多,你這種防止這個市場不活躍,所以我們給做市商減免的機制。以前大家很多會擔心是不是做市商會操縱,其實做市商“操縱”跟以前我們理解的操縱還不一樣。做市商就是通過一個很小的價差來獲利,它不是通過庫存(實際上它希望自己的庫存越少越好),它希望報一個買價,報一個賣價,希望這兩頭同時成交。這兩邊沒成交的,通過delta、gama這種風險對沖,去管理它的庫存風險。許多我們以前的莊家是通過持有庫存來影響市場,這兩種方式是很不一樣的。

其實以前國內也有過類似的活躍市場的機制,就是減免手續費。期貨交易所曾經做過,在市場發展過程中,活躍度不夠,採取了減免交易費的手段。其實這個現在引進做市商機制,就是類似的。

只不過引進國外的這種做市商制度,也是減免手續費,但是做市商要承擔義務,像以前,如果一個投資者成交量大,會有一個減免,但沒有義務要求。現在我同時讓你承擔義務要求,但減免的手續費更多,現在上交所就是不收手續費。

我們中國的期貨市場是比較活躍的,國外的話,金融衍生品衍生品可能比較活躍一點,但是商品,國內做的人很多都知道,不是那麼活躍。原油可能活躍點,很多像農產品就不活躍,所以可能你到時候買了,出不來。

第二期權和期貨又不一樣,它有很多的行權價,每個行權價有看漲和看跌,或者較認購或者認沽。這樣幾十個合約,每個合約成交量,特別是價外的,深度價外的,可能不是很大。

還有隨著市場的價格波動,以前比如說你的持倉本來在平價附近,比較活躍,後來變成一個價外的,不活躍,這時候有做市商幫你買賣,做你的交易對手,使得你可以平倉。

因為交易所本來就是把大家引進一個集中市場,就是為了提供流動性的,所以我們把這個做市商引進來,可以更好地為市場提供流動性。因為以前我們不怎麼強調流動性,交易都比較活躍,所以大家對流動性不足的問題認識不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