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熱體質如何調理

中醫認為,“風、寒、暑(熱)、溼、燥、火”六淫皆可致病。溼邪有外溼和內溼的區分。外溼是由於氣候潮溼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溼,使外來水溼入侵人體而引起;內溼是一種病理產物,常與消化功能有關。熱,也是一種邪氣,火熱之邪侵犯人體,或機體臟腑功能失調產生內熱時可導致熱證。

夏季雨水充沛,隨著氣溫的不斷攀升,天熱下逼,地溼上蒸,故溼熱日盛,若此時酒肉及各種保健品、營養品、補品不絕於口,溼熱也容易從內而生,極易形成溼熱體質。溼熱體質之人,體中的熱與溼是同時存在的。

這種人面部和鼻尖總是油光發亮,易生粉刺、瘡癤,常感到口苦、口臭或嘴裡有異味,經常大便黏滯不爽,小便有發熱感,尿色發黃,女性常帶下色黃,男性陰囊總是潮溼多汗性格多急躁易怒。飲食祛溼 溼熱體質的人,要少吃甜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時,也要戒菸戒酒,少吃肥甘厚味。平素應多食祛溼的食物,如綠豆、冬瓜、絲瓜、赤小豆、西瓜、綠茶、花茶等。在此推薦一款綠豆冬瓜湯。準備材料:冬瓜500克,綠豆60克,鮮湯500克,姜10克,蔥30克,鹽適量。鍋洗淨置旺火上,倒入鮮湯燒沸,撈盡浮沫;姜洗淨拍碎,蔥洗淨切段(小蔥挽結)投入湯鍋;將綠豆淘洗乾淨,去掉浮於水面的豆皮,放入湯鍋燉爛。將冬瓜去外皮,去瓤、子,洗淨後先切塊,燒至軟而不爛,加入食鹽調味即可。綠豆具清熱解毒、除溼利尿、消暑解渴的功效。冬瓜因其容易被消化吸收,有促進新陳代謝和減少胃腸負擔的作用,可以健脾除溼,清熱解毒。情志調攝 溼熱體質之人,應穩定情緒,儘量避免煩惱,可選擇不同形式的興趣愛好。宜欣賞曲調悠揚的樂曲,如古箏《高山流水》等。

單舉手臂 脾胃病變多溼多滯,其中脾病多溼,易被溼困;胃病多熱,易為熱壅,八段錦中有一式叫作“調理脾胃須單舉”,溼熱體質之人,可於每日練習 1次。自然站立,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臂平屈於胸前,手心向下,指尖相對,目視前方。隨後左手翻掌從左側上舉,五指並緊,左臂用力挺直,掌心向上,指尖向右。同時,右手掌心向下,用力下按,指尖向前。稍停片刻,左手從左側落下,掌心向下,指尖向前,用力下按。同時,右手翻掌從右側上舉,五指並緊,右臂用力挺直,掌心向上,指尖向左。兩臂交替地一升一降,非常適合脾的升清、胃的沉降屬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