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竟如此簡單——王船山易學觀點淺析

易者,在乎變者,誰能注易方面有所成就必須有自己的論點,來至於心得,而心得取決於人生經歷和閱歷,所以王夫之在注易方面是有著很強的個人特色,在講解這位仁兄註解周易之前我們還是先聊聊他的經歷吧,不說多麼特色,但是也應該叫跌宕起伏。

周易竟如此簡單——王船山易學觀點淺析

王夫之又叫王船山,湖南衡陽市人,出生於萬曆47年(1619年)其父王朝聘50歲,母譚氏47歲,所謂老來得子,雖然得到這個寶貝兒子,但是也沒有溺愛,在他四歲的時候跟隨兄長王介之學習,七歲學習了十三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周禮》、《儀禮》、《論語》、《孝經》、《爾雅》、《孟子》),朋友們,先看看自己孩子還在玩泥巴沒有,趕緊拉回來毒打一頓,然後給他講解王夫之的故事,讓他好歹頓悟一下:學學人家王夫之小朋友,多麼優秀,你在看看你!在這個問題上我的觀點是,人從小開始記憶力是驚人的,先不管他的認識觀足不足,是否能明瞭古人的話語,至少隨著人的閱歷增多,肯定會有古人的金玉良言會給自己帶來啟發,就像小學六年級回頭做二年級的算術一樣很簡單。還是回到王夫之這個話題吧,八歲的時候由於父親拒絕賄賂,被罷官,而後在小朋友到了十歲的時候父親開始自己教育,十四歲的時候受到湖廣教育官員推薦,推薦到衡陽縣學,十五歲和兩個兄長去參加考試結果都沒考上(童生,考上叫秀才),16歲的時候被湖廣前後兩任提學僉事(地方主管教育的官員)列為歲試(童生考試)第一,18歲又考鄉試(類似於高考)又落選,很惆悵,小夥子在18歲的時候走了桃花運啊,娶了同裡(江蘇)首富的女兒陶氏,21歲又參加鄉試,再次落榜,23歲又參加歲試,又被湖廣教育官員認定為一等優秀學生,這就像我們現在,家長和老師都說這孩子上清華北大沒問題,結果連大學都考不上,你說急不急人。24歲又去參加鄉試,這回終於老天爺開眼了,得到一個第五名,古代科舉先從鄉試開始,就像我們現在的省考(高考),然後會試,公家派車接送學子到京城參加考試,中了叫舉人(公務員),多少有個官做,最後才是殿試,皇帝親自面試。但是由於出身的時候不好,崇禎皇帝時代,明朝的最後一個悲催皇帝,在他剛準備參加會試的時候,李自成和張獻忠兩個大爺佔山為王,阻擋了王夫之科舉之路,後來從南京折返回家,張獻忠招攬地方人才把王夫之父親羈押,王夫之去解救他父親,後來崇禎皇帝自縊的消息傳到王夫之這裡,這愛國情懷的小夥子悲憤交加,寫了一首《悲憤詩》。

周易竟如此簡單——王船山易學觀點淺析

看完前文我們就知道王家都是硬骨頭,所以接下來就是抗爭清廷和逃亡,29歲的時候父親、叔父和二兄都陣亡,一直流亡到順治11年(36歲),到常寧,給當地文士講授《周易》、《春秋》,67歲的時候完成了《張子正蒙注》、《周易內傳》,在這期間完成了很多學術文章,但是與周易無關,很多細節就不談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網上參閱,終年74歲,終身沒有剃髮,可能會有人疑問為何清廷不逮捕他,年輕的時候確實有過,不過都被他逃脫了(儒學的實幹家!逃跑),最後年紀大了,也做不了什麼造反的事情,讓他搞下學術文章無關大礙,我們知道清廷成立後要求漢人剃髮,由於漢人尊崇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所以老先生一生都未曾剃髮,這就是以己之力抗爭,在順治時期規定,不剃髮者斬頭,但是老先生就是漢子,你可以說固執,也可以說迂腐,在當時社會背景下卻是錚錚鐵骨,而我中華就是有那麼一些冥頑不明的老頭所以才有我中華文化之不屈。茲拿出老先生墓銘文以參詳:抱劉越石之孤忠而命無從致,希張橫渠(張載)之正學而力不能企。幸全歸於茲丘,固銜恤以永世。下節給大家講解船山易學,經歷的與眾不同造成解易別出心裁。

由於《周易內傳發例》篇幅太長,本人就把觀點縮短,也省得大家參閱,而且是把前人易學家基本都說了一遍,對大家也是一個參考,本人也會添加個人觀點,不置可否,望各位好生揣摩

周易竟如此簡單——王船山易學觀點淺析

觀點一:四聖

周易竟如此簡單——王船山易學觀點淺析

蓋孔子所贊之說,即以明《彖傳》、《象傳》之綱領,而《彖》、《象》二《傳》即文、周之《彖》、《爻》,《文》周之《象》、《爻》即伏羲之畫象,四聖同揆,後聖以達先聖之意,而未嘗有損益也,明矣。

在這個章節主要講解四聖作易的態度是一致,伏羲,文王,周公,孔子,孔子的彖傳和象是根據周文王,周公的彖和爻來的,而周公還有文王的彖、爻、文言是根據伏羲的卦象而來。而揚雄《太玄》、司馬君實《潛虛》、蔡仲默《洪範數》這類就是假借伏羲畫卦而來,不然周文王和周公為什麼那麼作易;而孟喜、焦贛、京房這類異說是對的,為何孔子那麼作易,簡直胡亂揣測聖人作易的初衷。不能因為一圖一說而胡亂作易,甚至後人還有人說《易》就是“意”,有的人為了私利,居然贊成這種說法,那些喜歡搞預測的人為了自己蠅頭小利,胡亂編撰周易,導致更後面的人理解造成偏差,其實四聖的觀點是一致的。

觀點二:易之觀點

是《周易》之義,建諸天地,考諸前王,而夏、商以上,雖有筮人之雜說,孔子之所不取,況後世之偽作而駕名伏羲者乎!文王之卦,伏羲之卦也。文王取其變易神妙之旨而名之曰《易》,是故周公之《爻辭》得以興焉。舍文王而無《易》,舍文王而無伏羲氏之《易》,故《易》之所以建天地、考前王者,文王盡之矣。

周易的本質是什麼,建諸天地!你們想想在夏商以前,也是卜筮雜說很多為啥孔子不用,後世之人為了提升名氣假借伏羲而成一家之言,周文王的卦是伏羲的卦,文王是以為變所以名叫《易》,周公的《爻辭》解釋《易》後來興起了,假使伏羲沒有《易》,文王沒有,後世哪裡來的《易》,什麼陳傳還有邵雍哪裡懂《易》都是假借聖人之言蠱惑後人,自立學說,不然誰認識他們呢,整天先天圖示,沒有一點用,能保護家和國嗎?能教化育人嗎?天圓地方能教育人孝敬父母、尊老愛幼嗎?整天教人的都是“命中註定”的邪說和歪理,孔子說“不可為典要”你非要整出為“典要”。本人觀點:易本來就是變,邵雍的不是沒有站在人倫方面去闡述,只是站的角度不同,語言和文字的出現,就是矛盾的出現,邵雍的數雖然很複雜,本人也不贊同,但是它闡述的只是自然之理,自然沒必要理會人情世故之說,只能說人站的角度和經歷不同造成,比較下邵子和王船山的經歷,一個是在和平年代,一個是崇禎末期,一個是得到多數人稱讚,一個是整天東躲西藏,邵子在宏觀面上闡述宇宙,王船山是站在社會人倫(偏微觀),更切合實際一點,這兩者其實都需要。

觀點三:易學史

易學史大家可以參看我前文文章,從夏商的《連山》《歸藏》一致到文王《易》,《春秋傳》用很多歷史故事附會上去,最後孔子刪除更正得到《易》,到了焚書坑儒,由於被說是卜筮之書得以保存,後來到了漢代完全被象數易統治,摒棄義理,王弼認識到了不足,但是又以老莊為主旨,他的觀點是“得意忘言,得言忘象”,盡不能以象得言,以言得意,終究不可取,後世到了唐宋雖然在往義理方面發展,但是還是和王弼類似(魏晉南北朝一直到唐、宋由於整體環境喜好佛、道),到了宋朝,有周敦頤的《通書》雖然涵蓋很多,但是不全,程頤的《易傳》只是說義理,易是教人“行”的,沒有太大的教化意義,張載的易寫得不錯,很簡潔,好不容易到了朱熹這裡,闡發儒家精髓,竟然說《易》是卜筮之書,真的荒謬。所以最後總結了一句;用象明理,以理來占卜,用占卜定吉凶,用吉凶教人做事,這才是合乎天道,四個聖人的基本意思就是在這裡,用語言文字、用動靜,用占卜,用這些方法教化一器(器,器皿,人類似於一個器皿,由各種東西組成,構成一個物),聖人真實的意圖就是這,不要學那些胡亂揣度聖人的人和觀點。本人觀點:王船山此話非虛,我們測卦是為了預測成或者未成之事,初衷在於事情可做和不可做,測卦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解決未解之事,但是有一點就是,易之初,就是變,變就停止不了,如果從孔子一致一來一點變化沒有,我們的易就不會涵蓋如此多的行業,從易這一支出來的東西太多,象、數、理都要用,前面抨擊他們,後面又回到卜筮可以為用,而卜筮是需要用到象和數的,純理不通,脫離象數的易不是理

觀點七:乾坤並建

前面還有幾個觀點沒有寫出來:吉凶得失、佔與學、河圖畫卦。在此不贅述,有興趣的自己參閱《周易內傳發例》

太極,大圓者也。圖但取其一面,而三陰三陽具焉。其所不能寫於圖中者,亦有三陰三陽,則六陰六陽具足矣。特圖但顯三畫卦之象,而《易》之乾坤並建,則以顯六畫卦之理。乃能顯者,爻之六陰六陽而為十二;所終不能顯者,一卦之中,曏者背者,六幽六陽,而位亦十二也

這個話很難理解,我們這麼讀取,或許能明瞭,乾卦有六爻(用爻不算),坤爻也有6爻,我們在看乾卦每一爻辭的話是不對的,因為語言在說這一面的時候,背後還有一面,舉例來說乾卦的第一爻是“潛龍勿用”為陽,它的背面也就是“潛龍用”為陰,同樣的道理坤卦也是一樣,也就是兩面性,這就是太極生兩儀,我們只是說表面的一面,背後的一面也存在,這也是構成大道的原因,這個我們可以聯想“有”和“無”、“太極”與“無極”兩者並存,所以乾坤也是一樣,人從開始到頂端,陽面陰面並存,所以人最多的時候是這麼解釋—假如我當初怎麼樣事情會怎麼樣,我們做了一個結果就是表面的陽性或陰性,六爻就是有十二個屬性—乾坤一體

觀點九:剛柔動靜

《象傳》之言陰陽,皆曰剛柔,何也?陰陽者,二物本體之名也。盈兩間者皆此二物,凡位皆其位,無入而不自得,不可雲當位不當位,應不應,故於吉凶悔吝無取焉。陰陽之或見或隱,往來發見乎卦而成乎用,則陽剛而陰柔,性格各見,功效各成,於是而有才,於是而有情,則聖德大業之所自出,而吉凶悔吝之所自生也。剛之性喜動,柔之性喜靜,其情才因以然爾。而陽有動有靜,陰亦有靜有動,則陽雖喜動而必靜,陰雖喜靜而必動,故卦無動靜,而筮有動靜。

周易竟如此簡單——王船山易學觀點淺析

《象傳》裡面不說陰陽,都說剛柔,為什麼這樣,陰陽是什麼?本體,就是太極,涵蓋無極,任何東西都是陰陽,無所不包,不能說當位不當位,好不好之類,陽雖然代表動,但是最後還是會靜,陰雖然靜但是最後還是會動,所以卦是沒有動靜之別,而卦象是有動靜的,假如測卦之人得到一個卦,測得目前的不好,靜太久了,那麼我們需要讓他動起來。現在我們舉個例子,有一個物體,他動我們就說陽,他靜我們就說他陰,動說屬性是動物,靜止我們說是靜物。那他是兩個物體嗎?動還是它靜也是它,所以我們最好稱它這種屬性為剛和柔,動起來就是剛,靜止我們稱為柔,這也是《易》裡面都用剛柔取代動靜的原因!這裡解釋最為精闢,區區四個字活脫脫的嚴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