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殺熟是巨頭們的逐利本性,但區塊鏈則是其“剋星”!

中午12.12 晚上19.19

大數據殺熟是巨頭們的逐利本性,但區塊鏈則是其“剋星”!

程智鵬詩曰:

欲得多利擅殺熟,世故人情總未殊。

研探精深難作意,細思往日鑑通途。

近日,央媒痛批大數據殺熟,痛罵得酣暢淋漓,也算幫用戶解了一口氣。但實際上,“痛批”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因為背後有深刻原因。

什麼原因?聽我慢慢道來。

大數據殺熟是巨頭們的逐利本性,但區塊鏈則是其“剋星”!

在經濟學上,有一個很有趣的名字,叫價格歧視

以前在做內訓的的時候,給學員們舉過一個關於價格歧的例子,儘管這個例子並不“雅”:一個“援交”的美女和一個長相英俊的歐巴看了一場電影,只要這位歐巴願意支付電影票晚飯錢就可以和她過夜;但同樣是過夜,如果對方是一個腰大肥圓的土豪油膩大叔,美女或許會要上萬元的價格才會答應。

這就是一個簡單粗暴的價格歧視的例子。

嚴肅地說,所謂價格歧視,指商品或服務的提供者在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等級、相同質量的商品或服務時,在接受者之間實行不同的銷售價格或收費標準。

簡單一句話:不同人賣不同價,“逮著蛤蟆就要攥出尿來”。

價格歧視說來簡單,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看到價格歧視的領域並不會特別多。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需要從價格歧視要能夠產生的基礎說起。要做到價格歧視,首先需要幾個基本條件:

  • 第一是信息不對稱。最典型的例子,是文玩市場。文玩店的老闆找隔壁王木匠拿木渣子揉了一個念珠放點薰香敢給人說這是黃花梨,就是欺負別人不能鑑別黃花梨。這是典型的信息不對稱,這是其一。
  • 其二,價格歧視有邊際效應的把控,即,賣方仗著信息不對稱的漫天要價的時候,也要能把握對方的議價能力。總不能只圖自己叫價叫得痛快,結果賣不出去。那生意就沒法做了。這就是比較常見的為什麼會有人在做買賣的時候必須要能察言觀色判斷對方的議價能力,以及很多真正有錢的人去一些容易產生價格歧視的地方會故意穿得破破爛爛的原因。這裡就要看到,邊際效應的把控,則延伸了對於信息成本的負擔。如果無法得到比較準確的信息,我還不如所有的東西都按規矩只賣一口價。
  • 第三,就是對於要做價格歧視的這一方來說,需要具有一定壟斷地位。例如,我是一個賣文玩的,某一個寶貝就我這裡有,那我就可以滿天要價,只此一家,愛買不買。在這個過程中,替代效應因壟斷地位而減弱,所謂替代效應,就是當我喜歡吃蘋果,蘋果漲價的時候,我可以選擇吃梨。但是如果我喜歡用蘋果手機這樣的系統的產品,全安卓的都看不上,那替代效應就沒了。

再比如,一開始我們打的那個美女的例子。漂亮的女孩到處都有,但是有魅力能吸引你的,就這一個,你既然成功被她所吸引,那就乖乖掏錢吧。

現在我們知道,價格歧視需要滿足信息不對稱,信息成本能負擔,具有一定壟斷地位替代較弱這三個條件。事實上,一般的商人在滿足上方一個條件的時候,都會採取價格歧視的策略。因為逐利是第一位的。

對於價格歧視而言,大家不要認為是商人壞,亦或者人心險惡。這種本性,如同狼去捕食的時候會顯得兇殘狡猾一樣,是一種天性。沒有任何正邪可言,只有我們的社會秩序共識是否允許,以及能不能控制兩個角度。

社會共識不允許,這是一種常態。但是大家記住,出於人,乃至於出於生物本性的東西,是不可能禁止得住的。

所以一旦有機會,商人還是會做價格歧視,有一刀宰一刀,追逐利潤最大化。

說到這裡,我們發現一個事情,此前說殺熟的互聯網巨頭們幾乎三個條件都滿足了——滿足信息不對稱,而且對消費者的情況瞭如指掌,而且都具有一定壟斷地位。

前面說,商人一旦滿足其中一個條件,就會去做這件事。如果三個條件都滿足,你想讓他童叟無欺,價格公道,這件事似乎才真是有悖常理的。

所以,有的巨頭說自己絕對沒有殺熟,我個人是不相信的。

媒體發消息,痛斥譴責殺熟的行為,這個是沒用的。原因剛才我們分析過了,只要有機會,他們就一定會這樣做。

那這件事就無解了?

從殺熟這件事本身來看,如果大家開始偽造自己的數據,比如,你是一個單身的男生,但是卻把淘寶那些女性用品,還有奢侈品這類都逛一遍,藉此偽造出你不是單身狗的假象,大數據識別你的時候,還是會造成一定困難。

當然,這只是開一個玩笑,如果為單純躲避殺熟,而刻意地去做這些事情,那不是很累?要說做數據和識別數據這件事,人能比機器快?開玩笑呢。

那就需要祭出我們的大殺器——區塊鏈。

應該說,區塊鏈技術對於殺熟的這個場景,是有一定剋制的效果的。

我們試想,如果用區塊鏈技術,所有人的信息經過加密處理,只有本人才可以用,那互聯網平臺對於三個條件中的掌握對方議價能力這一條,就不存在了。

區塊鏈確實能做到這一點。但是難度更大的地方在於哪裡呢?答案很簡單,這件事說來容易,但是誰會去做呢?巨頭們自己會做嗎?巨頭如果真做,那真是“欲練神功揮刀自宮”一般地壯烈。

巨頭不願意做,誰有動力去做這件事呢?如果是一個非巨頭的地位的,則需要有雄厚商業模式前景和非巨頭資本的支持。

另外,政府如果真要改善這件事,需要自上而下去推進發展。即,由政府強制企業上鍊來保護用戶信息。

我們一再強調,區塊鏈技術目前的使用成本是非常高昂的,有巨大的代價。而對於很多企業來說,如果沒有利潤的驅動,他們是不會去做區塊鏈這個技術的應用的。

所以就目前來看,以上兩點其實都很難。

那是不是這件事要用區塊鏈就真的無解了呢?

作為一個會計專業出身的人,筆者想起復式記賬法在早年剛剛被髮明出來的時候,幾乎花了三百多年的時間,才進步發展成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樣子。

回憶起那個時候的人,要專門請一個懂複式記賬的會計,那是一個成本多麼高昂的事情?所以很多人不願意做。而正是這個會計的語言,讓資本主義的萌芽得以真正地實現。

區塊鏈的應用,從殺熟這個角度開始思考起,對於未來的發展,包括對稅制個人徵信制度的發展影響,都需要時間的沉澱。這需要來自於政府、市場的需求等多方力量的共同推進。

總之,區塊鏈的未來,一定是值得期待的。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