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即将推广

追溯体系建设是采集记录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信息,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强化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一直被业内视作保障人民群众消费安全和公共安全的有效手段,也是促消费,稳增长、推进供给侧改革、实现内贸流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2016年1月,国务院印发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意见明确食用农产品、食品、药品、农业生产资料、特种设备、危险品、稀土产品等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重点推进的七大类产品,提出到2020年,追溯体系建设的规划标准体系得到完善,全国追溯数据统一共享交换机制基本形成等目标。随后,当年7月,商务部、财政部在山东、上海、宁夏、厦门四地开启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示范。

示范的成效已初步显现。例如,目前北京市已经实现猪肉流通追溯在9家屠宰企业、6家批发市场、680家大中型连锁超市、54家专卖店、980家餐饮门店等的全覆盖。厦门市目前已将全市3.76万家经营主体的23.82万种食品、73家农业合作社393种农产品全部纳入追溯体系,基本实现全市食品安全追溯监管全覆盖。此外,厦门市酒类追溯子系统和食品药品追溯子系统均已上线试运行。

事实上,各地追溯体系建设早已加速。例如,河南济源出台《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方案》指出,以落实企业追溯主体责任为基础,分类分级推进食用农产品、食品、药品等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石家庄下发《2018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指出将于11月底实现食用农产品快速溯源。

还有一些地方将供应链的追溯体系建设与精准扶贫工作有机结合,例如,国家级贫困县四川南江县在2017年年初启动了以丹参为主的中药材追溯体系建设。通过“公司+专合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和重点帮扶贫困户种植面积达4000余亩,构建了从贫困地区产品生产源头到流通与消费的信息化追溯链条,形成产品全程全生命周期的品控监管机制与一体化销售网络,既通过甄选优质中药材品种提升产品质量,又建立起扶贫长期举措帮助扶贫地区建设产业规模,实现提质增效。

值得一提的是,追溯体系的建设同时也是信息、互联网等技术与实体经济紧密融合、相互赋能的一个现实缩影。

例如,厦门市在试点农贸市场引入自动识别溯源秤,3秒内自动识别菜品并打印追溯小票,交易数据实时上传预警中心,并设置超卖预警,提升溯源称使用率及数据真实性等。

洪涛建议,除了信息技术应用之外,还需要加强配套诚信体系作为核心主线,包括诚信的生产组织、诚信的个人以及诚信的产品,三位一体贯穿其中。此外,还需要加强各个部门之间和政府部门与社会企业之间的协调、以及数据协同开放共享。

IOTE2018官网:http://www.iotexpo.com.cn/

物联网参展观展必选物联传媒IOTE2018!创自2009年,6万平方米,全球第一展,引领风向标!

扫描下方二维码1分钟注册VIP

扫描二维码,免费注册VIP观众

未来必将是一个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让我们携手共建,合作共赢!

分享本文将可在展会现场获得IOTE(2009- 2018)十周年礼品一份!感谢!

原文链接:http://pay.iotexpo.com.cn/RegIOTEE.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