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邁向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規劃對接戰略協同市場統一

長三角一體化協同創新發展,風生水起。5月23日,上海青浦與浙江嘉興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上海西大門青浦與浙江北大門嘉興再“聯姻”。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已形成初稿,聚焦交通、能源、創新和環保等重點領域,明確階段性主攻方向和突破口,細化目標任務,形成重點工作項目化推進機制,明確了工作內容、牽頭單位或實施主體以及時間節點,確保各項工作順利推進

5月21日,江蘇省蘇州市與上海市嘉定區簽訂戰略框架協議,共同構建“嘉昆太(嘉定、崑山、太倉)”協同創新核心圈,在科技、產業、資源、市場、人才等領域推進同城化謀劃、聯動式合作和協同化發展。

今年以來,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在規劃對接、戰略協同和市場統一等方面加快合作,邁向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正當時

2016年6月3日,經國務院批准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發佈。兩年來,長三角城市群攜手合作協同發展,城市群建設成效明顯,同城化效應不斷顯現。今年1月份,三省一市抽調精兵強將組建了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在上海實行聯合集中辦公,長三角區域一體化迎來日新月異的高速發展。

上海,是長三角城市群發展的龍頭。近年來,上海積極發揮龍頭帶動核心作用和區域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加快推進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和科創“五個中心”建設。江蘇、浙江、安徽也爭相推進以南京、杭州、合肥等為核心的都市圈建設。

長三角城市群建設協同創新網絡建設接連取得進展,量子信息科學等國家實驗室加快建設;大科學儀器設施實現共建共享;長三角“創新券”通用通兌取得階段性成效;量子通信“京滬幹線”成功開通;高效低碳燃氣輪機試驗裝置項目獲批。

長三角地域相連,近年重大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持續推進。滬通鐵路一期項目順利推進;宿州至揚州高速公路淮安段建成通車;淮河干流航道安徽段全面開工;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電工程基本建成;三省一市搭建常態化重大信息基礎設施規劃溝通銜接機制,寬帶用戶規模、光纖寬帶接入端口、4G網絡覆蓋率均位居全國領先地位。

環保聯防聯控更是同舟共濟,落實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和“水十條”,全面實施河長制,長三角地區333條地表水國考斷面中水質III類及以上佔比較2015年提升10.8個百分點;基本完成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改造,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替代或關停等任務,長三角區域城市PM2.5平均濃度較2013年下降34.3%。

公共服務越來越便利化,2017年長三角聯動開展異地就醫聯網結算“百日攻堅戰”活動,跨省異地就醫結算醫療費用達15億元;各城市推行社保待遇資格網絡認證,協助開展異地認證10.8萬人次;每年都要聯合舉辦的長三角地區人才交流洽談會暨高校畢業生擇業招聘會,今年共有1000家知名企事業參會單位推出2萬餘個工作崗位。

編制一體化發展最新路線圖

三省一市聯合編制的《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剛形成初稿,已引起廣泛關注。未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將深度對接《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成為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在編制中,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著力轉變以行政區為主的慣性思維,聚焦交通、能源、創新和環保等重點領域,梳理排摸突出問題清單,明確階段性主攻方向和突破口,細化目標任務,形成重點工作項目化推進機制,已初步梳理了30多項重點合作事項,明確了工作內容、牽頭單位或實施主體以及時間節點,確保能夠落地。

在交通設施互聯互通方面,對各方關心的省際斷頭路問題,包括國省幹道和一般公路,已梳理出一批共14個計劃年內開工的項目;

在規劃對接方面,將重點研究制定長三角城際軌道交通網絡規劃和長三角機場群的優化佈局規劃;

在發揮市場作用方面,通過主動溝通對接,調動一批世界級龍頭企業參與長三角一體化推進工作積極性,擬在汽車、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重點領域形成若干專項行動,著力打造一批世界級產業集群和全國首位的新技術應用示範引領區等;

在信用方面,擬製定長三角區域深化國家信用建設區域合作示範區建設行動方案(2018-2020年),深化推進長三角區域信用合作示範區的創建工作;

在提升跨區公共服務便利化水平方面,提出深入實施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擴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聯網定點醫療機構數量,拓展跨省異地就醫登記備案方式,提高異地就醫便利性。

結合三年行動計劃的編制工作,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同步研究梳理了長三角區域合作近期工作要點,包括交通、環保、科技、民生、產業等十餘個方面,共63項工作。

促進要素流動和資源整合

長三角三省一市都承擔著自貿試驗區建設、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等重大國家戰略和重要改革創新任務。目前,各省市正積極行動起來,加強重大戰略和改革協同,共享改革成果,放大改革創新示範效應和帶動作用。

例如,爭取國家支持,拓展自由貿易賬戶適用的主體和範圍,對在長三角地區以及長江經濟帶設自貿試驗區的省市註冊和開展經營活動的、有跨境投融資和貿易結算實際需求的企業,允許開立自由貿易賬戶;

再如,在長三角區域大通關的基礎上,深入推進三省一市海關特殊監管區在產業准入、相關優惠政策等方面的政策銜接與協同,為企業貿易經營活動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務;

還有,立足長三角區域合作已有的交通、產業、科技等12個方面專題組,在百姓關心的交通領域,提出圍繞建設暢行快捷長三角的目標,實施長三角打通省際斷頭路專項行動;

在信息化領域,推動5G協同佈局先試先用,支持電信運營企業分步實施建網,到2020年使5G網覆蓋長三角城市群;

在民生領域,著力提升跨區公共服務便利化水平,提出深入實施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擴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聯網定點醫療機構數量,拓展跨省異地就醫登記備案方式,提高異地就醫便利性。

為構建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的長三角營商環境,營造統一開放有序透明的市場環境,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建議應重點從共同辦好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促進“單一窗口”互聯互通、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入手,以供應鏈體系、標準體系、綜合執法體系建設為重點,實現規則對接,進一步消除市場壁壘和體制機制障礙,在更大範圍更深層次上促進區域要素自由流動和資源整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