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低散”邁向“高大全”,宿遷累計批准臺資企業263家

(速新聞記者 高媛媛 實習生 歐陽敏晴 付瑜靜) 初冬的宿遷,寒意漸濃,但坐落在蘇宿工業園區的可成科技(宿遷)有限公司內卻是一番機器轟鳴、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

“自2008年在宿遷落戶以來,可成科技先後設立了可成、可功、可發、可達四家公司,總投資24億美元,用工4.1萬人,並在2016年榮獲江蘇省‘紫峰獎’(臺資企業)納稅貢獻領軍企業獎第一名。” 11月21日上午,正在可成科技進行“上門服務”的市臺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可成科技(宿遷)有限公司的發展腳步,見證了宿遷臺資集聚逐步從體量小、層次低、產業散邁向體量大、層次高、產業全的歷程。

記者從市臺辦瞭解到,近年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對臺方針政策、決策部署,緊緊抓住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有利時機,“深耕臺灣、猛攻臺資”,全力打造“臺資集聚新高地”,吸引了以可成科技、康師傅飲品、正將自動化為代表的一批電子機械、食品飲料項目紛紛落戶。截至今年10月底,我市已累計批准臺資企業263家,總投資10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數佔全市臺資項目總數的26.24%,總投資達42億美元。

雖然我市對臺工作起步相對較晚,但在臺資集聚上已呈現出投資領域較為廣泛、投資規模持續擴大、對臺經貿頻次明顯增加等特點。目前,我市的臺商投資涉及機械電子、紡織服裝、餐飲娛樂、商業貿易、高新技術等領域,投資領域和行業分佈較為廣泛,投資規模也從最初100萬美元以內逐漸擴展到1000萬美元以上。我市還以深化“相知行動”為主抓手,先後組織開展了“臺灣•宿遷周”“臺商高爾夫聯誼賽”“百名臺商看宿遷”等經貿交流活動。每年赴臺經貿團組均保持在數百人次,來宿參訪考察的臺商臺胞近千人次,臺商投資宿遷意願明顯增強。

臺資快速集聚的背後,是一套具有宿遷特色的工作方式在提供有力支撐。“近年來,我市成立並調整充實了臺灣同胞投資權益保障協調委員會,成立臺資企業法律服務站,出臺了‘非常6+1’臺商專屬服務,開闢了臺商臺胞就醫、駕駛證更換等多條綠色通道,新建華東臺商子女學校宿遷校區,從根本上解決臺胞子女教育問題。”市臺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還定期舉辦“宿遷臺商講壇”,邀請公安、環保、稅務、人社等部門分別就臺商關心的境外人員管理、新環保法、 “營改增”、社會保險等問題進行政策宣講和業務指導,得到在宿臺商的一致好評。2012年—2017年,在電電公會發布的《大陸地區投資環境與風險調查報告》中,宿遷連續六年榮獲 “值得推薦城市”稱號。

同時,我市採取“政府+臺協會+專業輔導團隊+創業項目”的運營模式,在全省地級市率先出臺了《鼓勵和支持臺灣青年來宿遷就業創業的意見》,為臺灣青年就業創業提供全過程、全方位幫辦服務。我市還堅持“錯位發展”、“合作共贏”發展理念,依託項王故里臺灣風情街,從政策引導、載體建設、服務配套等方面入手,打造臺灣青年就業創業基地,精選在宿創業成功的臺商擔任臺灣創業青年“輔導老師”,從創業項目計劃、選擇、實施乃至生活、心理等方面全過程給予指導幫助,為臺灣青年提供“低門檻”的就業創業機會。目前,臺灣青年就業創業基地集聚了20餘個臺灣青年創業項目,今年5月正式獲批“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

“作為第一代來大陸的臺商,我們希望把我們的成就延續到下一代,用我們的資源和經驗讓來這邊創業的年輕人儘快站住腳跟。現在入駐基地的很多項目,我和我們協會的朋友都有參股。像我們這樣由臺商主導的臺灣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在整個大陸都比較少見。”宿遷臺協會執行會長、宿遷臺灣青年就業創業基地負責人江家瑋說,相信在宿遷“保姆式服務”的保駕護航下,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臺企來宿遷投資,在宿臺企也會發展得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