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徒步——人跡罕至的朗秋冰川,路途中只有野獸的足印!(三)

天賜之物,沙棘

突然,又有一座小木屋猛然出現在一片更加濃密的樹林縫隙處,雖然身處這樣的環境不多時,還是讓人覺得很突兀。

“這看起來應該是個小牧場了,去看看有沒有人在。”第一個發現此處的老溼向我們呼喚著。

西藏徒步——人跡罕至的朗秋冰川,路途中只有野獸的足印!(三)

伴隨著“有人嗎?”的呼喊聲,在小木屋周圍偵查了一圈,並沒有發現“活物”,只見頭頂上被成群結隊的黃色果實覆蓋~沙棘。

西藏徒步——人跡罕至的朗秋冰川,路途中只有野獸的足印!(三)

沙棘常生於海拔800-3600米溫帶地區向陽的山嵴、谷地、乾涸河床地,花期4-5月,果期9-10月。這東西似乎在內地的市場中從沒有見過蹤影,翻看過資料才瞭解到它的神奇之處。它被稱為維生素C之王,是我們熟知獼猴桃的2—3倍。

西藏徒步——人跡罕至的朗秋冰川,路途中只有野獸的足印!(三)

而且沙棘果實入藥具有止咳化痰、健胃消食、活血散瘀之功效。據說還可降低膽固醇,緩解心絞痛發作。只是最後的這句“大部分實驗還處於初步階段,尚不足被完全信任。”讓人覺得有些脫褲子放屁之嫌。

西藏徒步——人跡罕至的朗秋冰川,路途中只有野獸的足印!(三)

愛美的女性如遊玩時碰見此果實,請不要錯過。沙棘還是化妝品產業中重要的高級化妝品原料,經過先進工藝提取的化妝品級沙棘油純度、活性都很高,達到抗衰老的作用。嘗上幾顆,吃個安心,味道其實也還不錯,只是別在公共場合嘗試,面目猙獰總會使人慚愧。

朗秋河右岸

經過木屋前的小片牧場,向著河流方向行進不遠,會發現一直被纏繞的那條河流湍急了許多。有一座破爛不堪的木橋橫跨之上。遙望對面河岸,一條依稀可見的小路通向密林,而之前的小路在橋前中斷,再沒發現岔路出現,可見跨過這座橋應該是正確的。

西藏徒步——人跡罕至的朗秋冰川,路途中只有野獸的足印!(三)

橋樑上的木板大多已經腐朽不堪,踩上去總是讓人腿肚子轉筋,菊花緊夾。但是歲月的磨礪並不能掩蓋住它當年的華麗,每一塊木板都經過純手工的錘鍊,被修飾的齊齊整整。也許很多人覺得,那僅僅是比一座最簡陋的獨木橋高一個檔次的東西罷了,可是在這樣一處荒野,只借助人力,取材、雕琢、拼裝、架設,而且能夠與大自然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怎能不是一件華麗的藝術品呢。

生活或許也是如此,簡樸的幸福總是比奢華的更真實些,更純粹些。

西藏徒步——人跡罕至的朗秋冰川,路途中只有野獸的足印!(三)

西藏徒步——人跡罕至的朗秋冰川,路途中只有野獸的足印!(三)

抽象藝術的樹林

“好像鑽進了一片枯樹崗。”過橋後,老溼凝望著樹林說。

抬頭一看,光線比過河前明亮了很多,大地、樹幹上被覆蓋的苔蘚面積也增添了不少,可能是因為這邊的河灘地更廣,之前的針葉林被灌木林所取代。

“一般土匪強盜都是出沒在此種地界。”二胖又站在樹邊,正準備他的高談闊論。老溼斜著眼,從二胖身邊經過,“快走吧,一會兒再讓妖怪給你抓走燉著吃了。”我和靜哥笑而不語。

西藏徒步——人跡罕至的朗秋冰川,路途中只有野獸的足印!(三)

再往前走,眼前的情景足夠使人驚奇的下巴脫臼。這是闖進了哪位精神錯亂的抽象藝術家後院?還是爬上了梳著偏分發型的巨人腦殼?正在大家冥思苦想的時候......

“這些樹怎麼這樣?都畸形了。”二胖的這一句話才驚醒夢中人。

西藏徒步——人跡罕至的朗秋冰川,路途中只有野獸的足印!(三)

大家上前仔細的觀摩、觸摸、嗅聞。

“這些樹多是因為缺鈣,骨質疏鬆造成。”

“這一看就是精神不振,來瓶脈動,隨時脈動回來!”

這蛋實在有點扯不下去了,比較靠譜的分析應該是:旁邊的山谷在春季時會經常發生雪崩,而雪崩並沒有直接壓塌這片灌木,而是被雪崩時所產生的巨大氣流將樹林撲倒所致。不知是否分析的正確,還求專業人士幫忙輕鬆解答一下。

西藏徒步——人跡罕至的朗秋冰川,路途中只有野獸的足印!(三)

如果說那位精神失常的藝術家真正存在的話,只可能是為所欲為的大自然了。

走進這片奇異的樹林,你會發現它們大多已經枯萎,沒了枝葉,團結一致的垂頭喪氣。但是身上卻幾乎都披上了綠色的苔蘚外衣,看似不毛之地卻又夾有一絲生命的跡象。身邊的這番景象打翻了一切腦海中對荒野的印象,地球原來是如此的陌生,恍惚中好像邁進了另一個世界。

西藏徒步——人跡罕至的朗秋冰川,路途中只有野獸的足印!(三)

大家帶著迷離的眼神又回到了原本的那個“地球”。突然發現一堆猩紅的物體攤在前方的路上,與周遭的顏色形成強烈的反差,煞是驚悚。都從未見過此物,三人慫恿知識淵博的老溼給分析一下。只見他將這串紅果子拎了起來,眉頭緊皺下的雙眼透過螺旋紋的兩塊玻璃片仔細端詳著,而我則從鏡片的另一端看到的是知識分子那雙充滿智慧的眼睛。最終老溼開口了:“不知道...二狗幫我裝包裡,回去研究研究...”這種孜孜不倦的精神再次感染著我們。

西藏徒步——人跡罕至的朗秋冰川,路途中只有野獸的足印!(三)

帶著豔麗的毒果,我們被這條隱秘的小路引到了一處河灘。河水在這個季節清澈見底,並且發出了玉石般的光芒;河岸兩旁樹木的枝葉已經被秋風帶走,醞釀著明年的肥料,而黃色的沙棘果和紅色的火棘果依然死皮賴臉的掛在枝頭,為這個單調的季節增添了一份西紅柿炒雞蛋的色彩;遠處的雪山剛剛發育,要等春姑娘拋灑春雪時,才能成長的更加氣勢磅礴。

西藏徒步——人跡罕至的朗秋冰川,路途中只有野獸的足印!(三)

西藏林芝這獨特的景色對於每一個熱愛大自然、善於發現美的人來說,那股力量都是能夠穿透內心,造成嚴重“內傷”的。

因此我們停下腳步,駐足在這美妙的河灘上。靜哥從包裡掏出了三腳架;老溼站在河中凸起的石頭上進入了冥想;二胖癱坐在包上望著美景,想念遠方的姑娘;我則站在一處緩坡上,心生陶醉,感慨萬千:今晚還他媽能不能趕到預定的宿營地了?衛星圖上顯示的那塊小牧場的木屋還遠的很呢...

絕世修行

西藏徒步——人跡罕至的朗秋冰川,路途中只有野獸的足印!(三)

繼續逆流而上,河右岸的樹林突然害羞的向後退,一直退到了山腰處的緩坡,閃出了兩座木屋在眼前。

在這條“朗秋之路”上遇見牧場的木屋並不是什麼新鮮事,而眼前這兩座顯然不同。在這樣的隱秘的環境中,與那些“窩囊”的木屋相比,用“奢華”一詞形容,一點也不過分。

西藏徒步——人跡罕至的朗秋冰川,路途中只有野獸的足印!(三)

幾座木屋依然使用的是榫卯的古法技藝,但工藝嚴絲合縫,十分講究。木材也被修理的十分規整,雖然走進看,表面依然坑窪不平,不過那僅僅代表著純手工製造。為了防止雨水侵蝕木板,表面刷上了防水漆,就像是一雙粗糙的手擦上了護手霜,顯得優柔而光鮮亮麗。其中一座還是兩層別墅,住在其中,定會多增加一層安全感。

西藏徒步——人跡罕至的朗秋冰川,路途中只有野獸的足印!(三)

“你好!”我向這兩座房子還未出現的主人問候著。但幾分鐘後,沉靜並沒有被劃破,無人應答。正在疑惑時,從較小一座的昏暗門洞中緩緩出現一個人影,行動異常緩慢,當他最終完全暴露在光線之下時,身上的棗紅色僧服才向我們證明了他的身份。

與外界幾乎隔絕的修行生活,阻礙了我們之間的交流,打著唯獨各自理解的手語,也算是體面的照過面。

西藏徒步——人跡罕至的朗秋冰川,路途中只有野獸的足印!(三)

經過這座木屋,院子的左側有一條小路,繼續沿河谷前行。四人的話題一致的轉向這兩座木屋,以及那位神秘的僧人,杜撰著屬於這裡的故事。

避之不及的涉水路

左側的河灘卻在我們的閒扯中越扯越寬廣,河流也變得錯綜複雜起來,在位置較高的地方俯瞰,好像動脈分支出無數條毛細血管,不禁眼前一葷。只期盼著可以一直沿著河右岸前行。因為光著腳踏入冰冷的河水,一直是我覺得最操蛋的事兒。

西藏徒步——人跡罕至的朗秋冰川,路途中只有野獸的足印!(三)

經驗告訴我,事情的發展往往會朝著期盼的反方向發展。所以在許願的時候總要多長個心眼兒。諸如希望不要趟河這事兒,以真實願望的相反結果來祈禱,心中默唸著:“我特麼太想一個猛子紮下去,痛快洗個澡了!”

西藏徒步——人跡罕至的朗秋冰川,路途中只有野獸的足印!(三)

小路最終被一條溪流截胡,取而代之的是一根獨木橋。由於長期浸在河水中,橋面覆蓋著一層溼溜溜的苔蘚,看起來無礙,踩上去卻猶如冰面。但想想那刺骨的冰河我依舊不願放棄,加上後面三人的慫恿,我吸足了一口氣,揹著包,攥著登山杖便上了獨木橋。

西藏徒步——人跡罕至的朗秋冰川,路途中只有野獸的足印!(三)

勇氣往往是在惡劣的情形下被逼出來的,而衝動同樣如此。這是我踏上獨木橋前後得出的兩種截然不同的結論。

這橋面的光滑度不止冰面那麼簡單,簡直是冰上還摸了層油。離開岸邊越遠,拉褲子的感覺就越強,最終實在憋不住了。再往前必然是連人帶包一個猛子扎河裡,而掛倒擋退回去也許還有乾的機會。一個華麗的轉身用了十秒鐘,稍微一個踉蹌可能就前功盡棄,不過最終還是幸運的回到了岸邊。

西藏徒步——人跡罕至的朗秋冰川,路途中只有野獸的足印!(三)

又圍著河岸上下打探了一番 —— 無解!這時才深深的體會到,經驗在命運面前的束手無策。剛才的祈禱就像是炊沙成飯。

看來只能找一處淺灘過河了。靜哥和老溼已經坐在岸邊開始脫鞋,站在一旁的二胖卻是喜笑顏開,我心想:一定是這廝盼著過河,才導致這結果,一會兒必然凍失禁!

還好河水不深,有登山杖保持平衡,只無奈腳下的石子兒硌的疼癢難忍,一跛一拐的拎著鞋子過了河。冰冷河水對腿腳的刺激,只能通過登陸後聲嘶力竭的一句“刺嗷!”來平復了。

西藏徒步——人跡罕至的朗秋冰川,路途中只有野獸的足印!(三)

灌木叢迷宮

西藏徒步——人跡罕至的朗秋冰川,路途中只有野獸的足印!(三)

上岸後很容易的又找到了一條小路,時隱時現,不覺中將我們引入難纏的灌木叢。

西藏徒步——人跡罕至的朗秋冰川,路途中只有野獸的足印!(三)

“完了,好像走進死衚衕了。”靜哥無奈的向四周張望著。

“先把包卸掉吧,二胖在這休息會,我們三人分開去找路,肯定就在不遠處。” 我邊說邊卸下背囊:“灌木叢中難以辨別方向,不要走太遠,折返時沿著二胖的喊聲集合吧。”大家沒有異議,便各自出發。

西藏徒步——人跡罕至的朗秋冰川,路途中只有野獸的足印!(三)

在灌木叢中穿行就像有無數雙手在向後拉扯著,時不時再冒出幾簇荊棘,就如被蜘蛛網粘住了一般,掙脫不得。經過一番搏鬥,一條更加逼仄而遠古的小路重新出現在河床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