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GDP是什麼時候超過前蘇聯的?以及當時美國的反應是什麼呢?

範文海

根據歷史數據統計,蘇聯在1978年的時候GDP達到8401億美元,而日本則達到1.01萬億美元,首次超過蘇聯。

當然,蘇聯的GDP峰值並不是1978年,而是出現在1983年的9930億美元,從1983年開始逐步走下坡路,1991年蘇聯解體時則只有7598億美元。80年代是日本的高速發展時期,從1978年買入萬億俱樂部,到蘇聯解體時的1991年,日本GDP達到3.58萬億美元,1995年更是90年代創出5.45萬億美元的峰值。

蘇聯通過石油資源的開發和重工業的發展,支撐著蘇聯經濟,但是美國通過打壓石油價格使蘇聯收入大受影響,再加上美蘇爭霸拖累了蘇聯經濟。美國會認為他們扶持日本,打壓蘇聯的計劃奏效了。

日本經濟的高速增長,直接導致的日本對美貿易順差的大幅增長,結果美國人不幹了,就聯合日本、西德、英、法簽訂的廣場協議,結果此後幾年,日本貨幣大幅升值,經濟逐漸走向衰落。

所以,美國希望西方的實力壯大遏制蘇聯經濟的發展,但是又不希望日本發展壯大威脅到自身利益,所以通過廣場協議綁架了日本。


銘蘇先生

1978年日本GDP超過蘇聯,躍居世界第二,也宣告了美蘇爭霸蘇聯決定性失敗。
之前都是蘇聯高。蘇聯GDP相對最高時是1970年,大概有4300多億美元,相當於美國的40%。蘇聯GDP絕對值最高是1985年,大概是9000億美元,1985年以後蘇聯GDP一直負增長,到1991年蘇聯GDP下降到了7000多億美元。

因為經濟結構和統計方法的差異,前蘇聯的經濟數據很難拿來和美國做直接比較。另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匯率。當年由於美蘇兩國沒有什麼貿易往來,美元兌盧布匯率也一直是個迷一樣的存在。1961年,前蘇聯確定1美元兌0.6盧布的匯率,並且在此後的30年(直到蘇聯解體)幾乎沒有什麼變化。

但當時的蘇聯實行的是徹底的計劃經濟,生產出來多少就供給多少,商品有的過剩有的緊缺。你拿著100盧布想要買100盧布的商品,不好意思,要排隊,像買個汽車什麼的可能要等個好幾年。計劃經濟的供給加上美蘇兩國之間沒有貿易,那匯率你說多少就是多少了?

一輛伏爾加和一輛保時捷都是一輛車,那統計在數據上二者就是相等的了?

按照1:0.6的匯率,前蘇聯的社會總產值在80年代超過了美國GDP。但公平點說,這樣直接比較毫無意義。還有一種說法是蘇聯的重工業比美國更發達,所以蘇聯在工業指標上很多都超過了美國,由此得出結論說就算蘇聯經濟不如美國,也不會比美國差太多,達到百分之六七十還是有的。

鋼產量:蘇聯14800萬噸,美國10380萬噸,是美國的143%

發電量:蘇聯12950億度;美國24750億度,是美國的52%

石油產量:蘇聯60300萬噸;美國43000萬噸 ,是美國的140%

天然氣產量:蘇聯4060億立方米;美國6000億立方米,是美國的 67.7%

商品煤:蘇聯65300萬噸;美國78400萬噸,是美國的83.3%

家用轎車產量:蘇聯133萬輛;美國658萬輛;是美國的20.2%

塑料:蘇聯360萬噸,美國1386萬噸,蘇聯是美國的26%

化學纖維:蘇聯117.6萬噸,美國390萬噸,是美國的30%

化肥:蘇聯2480萬噸,美國2240萬噸,蘇聯是美國的111%

水泥:蘇聯12500萬噸 美國7700萬噸,蘇聯是美國的162%

聯合收割機:蘇聯11.3萬臺,美國3.18萬臺 蘇聯是美國的355%

拖拉機:蘇聯55.7萬臺,美國27萬臺,蘇聯是美國206%

以上是1980年,蘇聯和美國的部分工業產品數據比較。數據源自蘇聯基本數字手冊。

乍一看蘇聯的數據確實很多都是比美國高的,但發電量是工業的基礎,蘇聯以美國50%的發電量生產了比美國多43%的鋼材。石油產量沒美國大,塑料和化纖竟然都不到美國的三分之一。基礎工業品產量比美國大,像汽車這樣的高端工業品卻遠不如美國。

所以這個數據還是有疑問,前蘇聯並沒有在工業指標上完全碾壓美國。根據2015年中國國家統計局和美國經濟分析局的數據,同樣是第一、第二產業佔比較重的中國,如今工業生產總值是美國的130%,汽車產量是美國的兩倍,鋼產量是美國的10倍,發電量是美國的135%……數據沒必要列太多,即使是工業產量全面超越美國的世界工廠,GDP也只有美國的60%(2015年數據),我不知道說蘇聯GDP能達到美國67%的是憑藉的什麼數據,某論壇還是想當然?

當然也有很多經濟學家因為中國龐大的工業產量而認為中國GDP被低估,這個涉及到匯率和經濟結構問題,我們這篇文章裡先不討論。

蘇聯說完我們再來說說日本

日本似乎明白的多,沒有統計問題,經濟從1985年開始爆發,1987年GDP就達到了美國的50%。

但是這次爆發有一個背景,那就是1985年美國和日本、西德、英、法簽訂的廣場協議。簡單說一下美國為什麼要推動各國籤這個協議,主要原因是當時美國陷入了財政、貿易雙赤字。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多看看這方面資料,本文不做深入分析。

美國為了降低貿易赤字,就要推動幾個主要貿易伙伴的本國貨幣升值。其中日本對美國的貿易順差最大,日元匯率升值幅度也最高。1989年9月,美元兌日元匯率為1:250,3年後這個數字變味1:120。也就是在短短3年的時間裡,日本對美元匯率升值了一倍還多。

這個協議像一針興奮劑,讓日本經歷了4年瘋狂的“泡沫時代”,泡沫退去後則是經濟陷入停滯的“失去的二十年”。

在我看來,從4年“泡沫時代”開始,日本經濟就開始走下坡路了。這幾年日本巨頭企業憑著匯率優勢,自身資產大幅增值,和日本民眾一起開始了全球買買買模式。但同一時間各種社會成本的上升讓日本中小企業產生了大規模的倒閉潮(這也是為什麼現在日本的年輕人追求大企業追求安穩工作的原因之一)。

日元大幅升值導致日本國內資產價格暴漲,似曾相識的,其中最厲害的就是房地產泡沫(比我們要嚴重的多)。泡沫中的日本經濟是怎樣的?土地價格資產價格大幅上升,各種社會成本大幅上升,資金脫實向虛,實業受損嚴重……

至於日本的經濟泡沫是被什麼戳破的,有人說是海灣戰爭導致的油價暴漲,有人說是大藏省調控房地產市場的政策不當。這個日本股市在1990年率先崩盤,陷入了長達20年的熊市,GDP則從95年開始轉頭向下,最終被美國甩開了距離。

所以說前蘇聯和日本的GDP真的達到了美國的50%嗎,我不能明確的說沒有,但我覺得這個問題有爭議。

美國人其實不用擔心這個,因為蘇聯國情和美國不同,美國是真強,蘇聯經濟上是虛胖,甚至有假,日本更不用說了,美國的兒子。所以,想想蘇聯解體,想想廣場協議,美國人要做的就是收割羊毛罷了


猴子軍師

我想題目應該是問的日本的GDP是什麼時候超過前蘇聯對吧?

蘇聯一直拒絕加入西方的GDP計算體系,所以嚴格來說對蘇聯的經濟的估計並不能用GDP來衡量,只能估計,蘇聯在GDP總量上被日本超過,是在20世紀80年代後幾年,也就是1985-1989年這段時間。

這種情況的出現並不是什麼稀奇事,所以無論是美國還是其他國家都沒有感到震驚,因為日本經濟早在1970年代後期就已經超過了美國的1/2,而且經濟發展速度比其他國家快2倍以上,所有人,即使是蘇聯人也知道,經濟總量被日本超越只是時間問題。

那美國人怎麼想呢?正好,有一本著名的政治歷史書籍《大國的興衰》出版於1987年,作者是美國耶魯大學歷史學教授保羅.肯尼迪,這部書已經出版了30年,但仍然長盛不衰,大家有興趣可以看看,這本書裡關於日本的描述,說明了當時美國精英學者是怎麼看待日本和日本的前途的:

第一,認為經濟上有“剪刀效應”在限制日本經濟的繼續增長,剪刀的一端是韓國泰國等發展中國家的崛起在爭奪日本製造業市場,剪刀的另一端是其他發達國家如美國歐洲市場對日本的警惕和關閉。作者並且認為後者會真正對日本經濟造成威脅。(我們現在知道使得經濟相對衰落的原因是前者:中國經濟的崛起)

第二,認為日本在90年代後經濟增長會比其他大國速度更快,到21世紀初,日本將在電腦,機器人,汽車,船舶,航空航天,生物工藝方面全部達到世界第一位或者第二位,在金融方面更能統治世界。


這就是80年代末美國眼中的日本,30年後我們回首,大家感覺如何?


紅楓歷史觀

1964年日本GDP躍居西方世界第二。

蘇聯一直採取固定匯率,而且由於石油大量出口,掌握了大量外匯,盧布是強勢貨幣。世界公認蘇聯是第二大經濟體。

日本超過前蘇聯應該是安德羅波夫時代。此時美國發動石油大戰,通過石油貶值大大坑了蘇聯一把。在戈爾巴喬夫上臺後,盧布快速貶值,日本才算名義上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日本在八十年代都有趕上美國的趨勢了,在蘇聯衰弱時,趕緊通過廣場協議擺了日本一道,從此日本進入了漫長的經濟衰退時代。


鷹的家園

頭條的作者似乎都喜歡不提供任何數據而對問題任意回答,比如現在這個問題,一位作者只引用了保羅.肯尼迪的一些論點,說日本在80年代下半期超過蘇聯,但沒有任何數據支持。實際上,如果使用GDP來說明問題,你至少要提供日本與蘇聯某些年代的GDP數據,如果沒有數據,對問題的回答就靠不住。一些網友也提出了,蘇聯的GDP計算方法問題。實際上,蘇聯與過去的中國一樣,主要統計工農業總產值,許多第三產業的活動是不記入總產值的。而且,現在的網友對蘇聯的瞭解大多屬於道聽途說,只不過途徑是互聯網,這其中謬誤多多。其實,蘇聯在1970年代就變動巨大,比如,不同層次教師為各種有需要的學生提供有償補課,而且還通過廣告招攬學生,這些活動產生的經濟收入是不記入總產值的。同時,蘇聯當時的影子經濟十分活躍,蘇聯解體後,有俄羅斯與其他國家的學者研究後認為,影子經濟的總量大約相當於蘇聯GDP的25%,當然,這些也是不記入蘇聯總產值的。如果有人想了解蘇聯影子經濟的情況,可以找一本蘇聯小說看看,這本書在我國有兩個譯本,一個名為《惡風》(俄文原名就是惡風),一個叫《小偷與女人》。這本書寫得就是警察如何打擊影子經濟活動。說了這麼多就是為了說明,蘇聯經濟與蘇聯人民的生活水平並不是現在一些人宣傳的那麼不堪。當時的影子經濟已經造就了一些百萬富翁。那麼,日本到底在GDP方面超過蘇聯沒有呢?答案是沒有!提供一個數據,蘇聯解體那年,美國GDO總量5.2萬億美元,蘇聯GDP總量2.9萬億美元,日本GDP總量2.6萬億美元。而且,蘇聯GDP總量最高的年份是1989年,1990和1991年連續兩年下降後,仍然比日本高。蘇聯工業最高時為美國的80%,日本從未達到過這個高度,蘇聯鼎盛時期,有200多種工業品產量世界第一,日本也從來沒有達到過這個水平。只要認真收集點資料,這個問題並不難回答。至於美國什麼態度,在蘇聯解體前,蘇聯一直是美國的頭號對手。里根的星球大戰計劃不就是為了讓蘇聯將更多的資源投入軍備競賽?至於日本,美國一直不認為是需要認真對待的對手,雖然有個美國人寫了本《日本第一》的書,也主要是因為日本的汽車和家電工業崛起時,美國正深陷越戰,虛耗了大量國力等越戰結束,發現這些領域美國正在失去競爭力,所以才有些美國學者開始頂日本。但日本就是個沒有獨立的國家,美國通過一個廣場協議就將日本打回原形。所以,這個提問本身問題多多,因為日本從來就沒有在GDP總量上超過蘇聯,自然美國就不會有什麼反映了。


liucj2

蘇聯真實的GDP有多少那是個謎,因為它的匯率管制和貿易活動受管制,無法給出一個比較明確的GDP數值,在這種情況下比較日本和蘇聯的GDP是不公平的,如果有數據顯示日本的GDP在1978年超過了蘇聯,那麼真實的GDP超過蘇聯應該更早一些。

美國對這個估計也不會真的關注,原因就是沒有參考意義!


帝國曆史觀察者

蘇聯之所以落敗,完全因為只注重重工業的發展,忽略了第三乃至第四產業,這樣從根本就脫離了社會發展方向極其最重要的動力——人!所謂“民以食為天”大家都沒有吃的了搞毛線生產?搞毛線建設國家?所以蘇聯的失敗是註定的,直到今天俄羅斯還是缺乏很多的農產品,生活用品!為什麼一個國家擁有全世界獨一無二的自然環境,土地資源竟然喂不飽民眾?揪其原因就是因為前蘇聯留下來眾多重工業技術工,高科技技術工,重工業產業工,卻i唯獨缺少第三產業,輕工產品等生活必須品工人,農民!一個吃不飽穿不暖的民族是沒有任何前途可言,就像非洲一樣你除非每天餵飽他們要不然你不可能叫他們做任何事!中國就不同,中國的方針一直都非常對頭:把農業列為國之根本,中國各行各業搞的非常的全面!這也是國家迅速發展的原因所在!要民眾好好幹活必須要餵飽他們,餓著肚子絕對沒有生產力!


冰雪之神I

感覺gdp不代表實力 也許gdp高了看著富裕 可能也沒多大用處 現在倭國是俄羅斯的幾倍 讓它倆打一架試試 gdp高只能用到兩方面 第一保家衛國 軍事科技 第二民生 要不也沒用 臺灣省 南朝鮮高啥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