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出世”的畫家,“入世”的道人

高山:“出世”的畫家,“入世”的道人

本文發表在中國最美雜誌《映像》雜誌(2017第7期)

畫家高山我聞名已久,但一直未有機緣謀面。在一個春日無風的傍晚,好友把我帶到敦煌畫家村“菩提園”高山油畫工作室,這才見到個頭高挑,身材略顯單薄,氣質超然的高山。

為了消除初相識的陌生感,在他和朋友聊天的過程中,我細細觀察了他的畫室。牆上錯落有致地掛滿了油畫作品,宗教況味濃厚,畫風飄逸灑脫。還有一些人物肖像畫和敦煌地區荒漠景象的寫生。

高山:“出世”的畫家,“入世”的道人

對於油畫藝術我是個門外漢,但,從美學範疇上去欣賞,在每一幅畫裡,都能感受到脫凡出塵的氣韻。畫室中央有健身沙袋,磚砌的西式壁爐和畫室風格相得益彰,還有一隻溫順乖巧的加菲貓,令這個空間散發著一種神秘、自我、又有點疏離感的氛圍。

高山:“出世”的畫家,“入世”的道人

牆面上一幅很大的《雲遊道士》油畫特別奪我眼目。高山向我介紹說:畫裡的兩個人物都是我。出家前和出家後的自己。畫中那輛越野車也是自己的愛車......

得知高山的這一特殊經歷,便對他為什麼要出家當道士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高山:“出世”的畫家,“入世”的道人

高山出生在甘肅省蘭州市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高平是中國著名詩人、小說《倉央嘉措》的作者。自高山1983年從西北師大美術系油畫專業畢業後,就來到藝術聖殿敦煌莫高窟工作。在莫高窟工作數年,生活上習慣於消閒淡泊,對於佛、道思想日益產生興趣。

高山:“出世”的畫家,“入世”的道人

1989年春天,機緣已到便選擇出家做了道士,系道教全真龍門派二十四代傳人,法名誠林,號‘瞭然子’。高山說,“28歲的年紀,沒有成家,也沒有什麼壓力。就是想實現孩童時想成仙得道的願望,嚮往清靜無為的修行生活,結果真是走到了那一步......那幾年,內心很平靜,很逍遙。沒有任何心理上的、情緒的不自在,或者是懷念以前的生活,一次都沒有,一點都沒有過這樣的想法。”

高山:“出世”的畫家,“入世”的道人

高山當道士後不久便開始雲遊。遍歷甘肅天水石門山、陝西樓觀臺、北京白雲觀,河北農村小道觀以及華山、武當山、嶗山等大小道觀參訪拜師,問道修習。經歷坎坷,多有奇遇。之後又返回榆林窟定居了兩年。之後又選擇了還俗。那是1992春天,敦煌研究院要複製莫高窟內八個窟洞。時任院長段文傑先生到榆林窟去了,見到高山便幽默地問道“你修成神仙了沒有啊?神仙可不是那麼好當的,我看你還是回到美術所參加洞窟複製工作吧”。

高山:“出世”的畫家,“入世”的道人

從高山的講述中得知,多虧了段先生的大度和理解,高山才得以保留了公職。“我回來工作,完成分配給我的洞窟複製任務。一年後又公派去了日本東京藝術大學留學。那時,我也孝心大發,不希望父母再為我過度操心。這時還俗的機緣也到了。也懂得了修行不能拘泥於外表形式的道理。於是決定好好工作,工作畫佛菩薩也於修道行為不違背。總之,還是因為一些責任吧。”

高山:“出世”的畫家,“入世”的道人當高山決定不再當道士後,回蘭州白雲觀找師父做了還俗儀式。就這樣,1992年還俗後回莫高窟臨摹壁畫。1994年去日本東京藝術大學日本畫科進修二年。1996年回國任敦煌研究院段文傑院長秘書。1998年段文傑院長退休,高山也再度回到美術所繼續從事壁畫臨摹工作,並在此期間於敦煌市區和同事王峰、牛玉生共同開辦了當時在敦煌的第一家畫家工作室“三元畫室”。兩年後辭去敦煌研究院工作,開始職業畫家生涯。

高山:“出世”的畫家,“入世”的道人

通過聆聽高山的身世經歷和瀏覽他的繪畫作品,使我對這位出家又還俗的畫家初次印象深刻。

為了更多的瞭解高山,我把他在新浪的博客從頭至尾通讀了一遍。他的畫作呈現出了自己內心淡淡的憂鬱和傾訴。他沒有雕塑般的堅硬,而有一種多愁善感的柔軟。尤其是被一種自然環境的誘發,或者說,在一種天人之間的互動中,他本身就是畫,比他畫出來的畫更像畫。我深感其人異,其行異,其畫亦異。他的思維,情感以及待人接物的方式,都是一團痴迷的天籟。我想,這或許是經過修煉的畫家與沒有經過修煉的畫家的區別吧。這種既有根底,又有創意的畫風,真使我耳目一新。

高山:“出世”的畫家,“入世”的道人

在一本《高山藝術活動掠影》上,我看到了著名敦煌藝術研究學者、前敦煌研究院院長段文傑寫的一段話:“高山一直從事壁畫的臨摹工作。但他臨摹之餘,並沒有放棄他的油畫創作......都是敦煌地區荒漠景象的寫生或加想象的創作。有不少作品意境獨特,耐人尋味。大多作品都以樸素的色彩表現了山川自然的靜的境界。這與作者修習道家老子,莊子養生之道和探索老莊哲學中美學思想是分不開的。老莊哲學中的美學思想認為:虛靜恬淡,寂寞無為是萬物之本。因而必須自然無為,無拘無束,恬淡虛無,逍遙自在以達到最大的自由。這樣才能獲得最高的美。所謂‘無為而尊,素樸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老莊美學思想對我國藝術影響極其深遠。高山的作品正表現了他對老莊美學思想的探索精神。”

高山:“出世”的畫家,“入世”的道人

對於道家思想我所知不多,對於繪畫,我更是個門外漢。但透過段文傑先生對高山的評價,卻也使我對這位“出世”又“入世”的畫家瞭解一二。高山給人一種心靈的快樂。他為心靈提供快樂的依據,一是自然,二是藝術。因此很真實。造就高山真正的不凡,就是他從2836歲之間的行程。沒有“入世”當過道人的高山,就不是高山。

高山:“出世”的畫家,“入世”的道人

“我的人生經歷造就了我目前的情感世界。我自幼就嚮往寂靜遼闊的環境和非現實的世界。而當我第一次踏入敦煌這片土地時就發現,這裡的一切都與我的心境吻合。我就活在這樣一個自我營造的世界裡。這個世界廣大、寂寥、逍遙,只有佛、菩薩、神仙是這裡的生命。我常為不能真正表現好這個世界而傷感;為即使表現出了也不能永恆而悲嘆。平山鬱夫先生曾給我的畫室題了六個字‘藝術長,人生短’。是啊!所以我沒有多餘的時間再去畫那些虛假中的虛假。”

高山:“出世”的畫家,“入世”的道人

高山的繪畫生涯與敦煌緊密相連。幾十年來,他飽蘸敦煌藝術的給養,認真集成,兼收幷蓄,大膽創新,創作了一大批具有濃郁西部特色、甘肅品格和敦煌韻昧並帶有鮮明個性色彩的美術作品,在中國畫壇乃至國外引人注目,成就斐然,已成為甘肅當今中青年畫家的領軍和代表性人物。

高山:“出世”的畫家,“入世”的道人

高山的畫室裡掛滿了他多年積累的風景寫生,每張都是他的孩子。它們是一個一個地生出來的,雖出同源,但各有各的長相。“我總在這些畫前設想:假如我曾經將某一張所謂有符號的成熟模式發揚光大起來,那麼此刻我看到的就是滿牆的克隆物,是一張巨大的畫被裁成的小塊,我可能一生只畫了一幅寫生。如果辦一次個人展覽的話,幾十張畫掛在那裡一個面孔,連我自己都不想看下去,還有誰願意看呢?”只有他深知自己。他知道對於他最好的形式還是去作畫,在畫畫中修行,在修行中畫畫。這也是最美好的精神出路。讓心裡永遠滿滿盛著感動。

高山:“出世”的畫家,“入世”的道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